不久前,我们写了一篇预测有哪些品牌将被市场淘汰的文章《铃木菲亚特之后,奇瑞、江淮等或将成为又一批被市场淘汰的品牌》,其中北汽幻速被第一个提了出来。10天后,多家媒体曝出了“由于行业环境持续恶化,企业经营困难,公司决定停工待产40天”的北汽幻速停工待产的通知。北汽幻速成立于2014年,仅用不到三年时间就达到了60万的累计销量,震撼整个汽车行业,然而仅一年多时间却衰落至今天这般模样,这背后到底是为何?
要想弄清楚北汽幻速背后的原因,我们需要环视整个品牌的发展过程,北汽幻速品牌发布于2014年3月31日,在发布同时上市了S2/S3两款车型,前者主打5座,后者主打7座,售价分别为5.88~6.98万元和6.18~7.28万元。
对于一个新生的品牌来说,这种做法很主流,依靠低价入市,可以很快速的打开市场,并且在当时来说,S2/S3的配置在同级中相当具有优势,尤其是S3,6万的价格就能买到一台7座SUV,杀伤力非常强。又赶上SUV市场爆发,两款车型成功的一炮而红,上市9个月收获了超8万辆订单,S3 2015年全年销量超过16万台,自上市开始累计售出了22万辆。
随后北汽幻速紧接着展开了MPV布局,在2015年1月和9月先后上市了售价3.58~6.68万元的H2和售价5.58~6.78的H3,凭借着配置丰富的性价比优势,两款车型同样收获了不错的销量,其中H3还时常闯进了MPV销量榜单十强前列,在2016年累计销量突破了10万。
正是由于S3和H3强势的表现,才促就了北汽幻速在2015年和2016年的大幅增长。2015年北汽幻速同比增长164%,达到22万台,单S3就贡献了16万台,2016年继续同比增长19.5%达到26万台,而S3和H3两款车型贡献了20万台。
不过也正因如此,才给北汽幻速后来的倒下埋下了伏笔。的确,从销量数字来说,北汽幻速很漂亮,对于一个新生品牌来说,绝对拿得出手并且值得整个品牌骄傲自豪。但是忽略的是,作为品牌顶梁柱的两款车型,都是售价在5~7万元的廉价车型,在巨大销量的同时也逐渐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廉价的品牌印象。
当然,在这期间,北汽幻速是有机会可以让品牌向上走的。在2015年11月的,幻速推出了它们的首款紧凑型SUV S6,新车主打大空间和丰富配置,全系搭载了1.5T发动机,同时内外设计对比以往的产品更加大气成熟且更具时代感,与哈弗H6、长安CS75、传祺GS4等竞争,但7.98-11.68万的价格比它们要更低一些。
依靠自身的卖点和避开锋芒的定价以及市场的热度,S6的表现虽然谈不上亮眼,但也还算过得去,2016年全年累计售出了4.5万台。但对于习惯了H3和S3出众的销量表现的北汽幻速来说,S6这个成绩无疑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在2017年1月份品牌累计销量达到60万后,追求销量数字的幻速便在2017年的3月紧忙推出了尺寸小一号,价格更低的入门级紧凑型SUV S5。
不过S5最终的销量表现,并没有比S6高出多少,反而又将幻速品牌拉回了廉价的形象。而与此同时了解汽车行业的朋友会知道,去年行业谈得最多的就是消费升级,消费者青睐于更高品质、更好体验的产品,这种趋势从2016年其实就开始显现,吉利博越、荣威RX5、传祺GS8、WEY系列等产品它们的销量就是最好的佐证。在这个时候,一直只有廉价SUV和MPV的北汽幻速,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虽然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北汽幻速推出了它们的旗舰产品S7,被幻速视作由性价比转向品价比的转型作品,但已经是后知后觉的行为了。而且在产品上,除了尺寸更大一点,配置丰富了一些外,S7和S6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反而相同的定价,让S7彻底抢走了S6的市场。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明白了,幻速的失速在于它两次都没有成功实现品牌向上,一味追求漂亮的销售数字导致固守在低端市场。同时三四五线城市出现的房价成倍增长让消费者购车热度渐失和日趋激烈的竞争,让北汽幻速原有的低价位市场,被体系、销售网络、整体实力更强的宝骏逐渐蚕食,出现低不成高不就的局面,最终一点点的被市场抛弃。
如果说在品牌诞生之初,它一开始就推出S6这类定位较高的产品,或者S3之后紧接着推出S6而不是H2/H3这类低端产品,再或者S6之后不是S5而是S7,幻速应该是另外一种局面。只是,现实没有如果,市场也没有后知后觉。
不止于北汽幻速,因品牌上升失败而导致市场失意的还有江淮和奇瑞两家老牌自主车企。SUV爆发时期,商转乘的江淮依靠廉价小型SUV S3获得快速增长,但紧凑型SUV第二代 S5和旗舰轿车瑞风A60却接连失利,奇瑞也同样是转型之后轿车艾瑞泽7和瑞虎7纷纷失利,致使整个品牌上升失败。
当然,任何一件事有其果必有其因,北汽幻速品牌上不去,只能从自身找原因。而从这一点来说,原因有很多。首先在于技术、研发实力的薄弱,在核心技术上,北汽幻速至今“最强”只有北汽提供的那台1.5T,但这台发动机的实属一般,同时变速箱也只能依靠外购。等于说在核心这块,北汽幻速只能依靠外界,缺乏独立自主研发的能力。另外大家也看到了,北汽有更强的2.0T、2.3T多款发动机,但为了照顾亲儿子“绅宝”,顾不上幻速这个“干儿子”了。
此外科技水平一块,幻速同样落后于主流的潮流,作为一款去年底推出的旗舰产品,上文我们提到S7除了尺寸更大和配置丰富外,同S6相比并没有发生实质化进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丰富不等于有亮点和有竞争力,因为在它身上,找不到LED大灯、ACC自适应续航、自动紧急刹车等等这些已经越来越普及的技术。
除了产品实力,我们看来,真正羁绊了北汽幻速向上的核心原因是产品的质量,作为销量的主力产品,S3/H3的口碑并不好。不过最开始消费者并不知道,经过一段时间后,产品质量问题开始显现,时间越长出现问题越多,但这个时候两款产品已经销量巨大,由此导致了质量低下的口碑被广泛传播。
可以说后面的S6销量没能上的去,和H3/S3前期的口碑有莫大的关系,而后期作为品牌“高端”车型的S6,也同样品质缺失,车主质量投诉不断,最终落进了一个恶性循环中。
北汽幻速太急了!成立不过4年时间,北汽幻速已经推出了9款车,且在未来4年,幻速还规划推出31款,对于一个造车4年,没有自主研发实力的品牌来说,这个数量不敢想象,很明显这是幻速利用新车来冲击市场,保持品牌的关注度。但这样的方式也就带来了产品质量无法保证。
四年时间,北汽幻速从春风得意走到了瞬间失意,曾经的“幻速速度”变成了今天的幻速失速,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在消费升级市场出现变化时,缺乏提前判断没能实现品牌向上,而这个原因又是由缺乏正向研发实力、产品质量等因素环环相扣导致,正如常言所道:“走得快不重要,走得稳才最重要”在市场进入淘汰的时代,北汽幻速的失速,值得所有自主品牌引以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