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名单的缺憾,盖因标准未曾统一、理由不够服众。
文|石劼
剪辑|魏青松
就像周敦颐在《爱莲说》里说的,“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以中国汽车行业几十年风雨历程,涌现的可歌可泣可爱可敬的汽车人,也是不胜枚举。
在最近央视感恩开放四十年·致敬中国汽车人活动中,13位汽车行业“拓荒者”被遴选而出,从中国汽车工业之父饶斌等业已仙逝的先辈,到多位现任汽车集团一把手,都在这个舞台上接受了至高荣誉。
然而,这份名单并不能让所有人买账,甚至包括车企老总们自身。何哉?
其一,迄今仍是合资车占据优势地位,自主品牌还是多半居于低端位置,仅仅出现凤毛麟角的冒尖者,难言大功已成,难怪有车企老总对“致敬”二字表示愧不敢当。当然,以汽车消费进步来说,如今购置车辆已经从当年的奢侈品走向普及,自然每一代汽车人功不可没。
其二,上榜标准并不统一。仅以“拓荒者”名号的字面意义来说,在郁子冲、尤石梁时代之后,上汽集团的拓荒者头衔更应该归于一手缔造其合资架构的胡茂元所有,包括和通用换股等影响巨大的操作均系其手笔。陈虹作为“守成之将”,将上汽业务做大也堪称功勋卓著,但在开创性上并不能像胡茂元那样同饶斌、耿昭杰等比肩。从13人名单看,现任领导占比偏高,“开拓”的含金量无法让人信服。
其三,在名单里仅有郭孔辉院士一位技术专家,其余均为公司一把手领导,重官本位而轻技术,向来是中国文化的弊端之一。甚至连管理和技术之间的折中都没有做到——目前国内车企掌门人里,和技术关联最高者为比亚迪王传福,全球影响力在其他车企一把手中只有李书福可以相比,却因为比亚迪未曾报名而与榜单失之交臂,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当然,名单的缺陷并不妨碍我们以景仰的心态去回读中国汽车的发展路程轨迹。此时的批判,出发点是希望能有更公正合理的评估落脚点。
总之,无论是以媒体还是个体的身份去观察中国汽车行业,都会有一种宏观历史面前油然而生的沧桑感慨与敬畏之情。诚然,中国汽车产业未达理想之境地,但有成千上万的可敬人士将青春热血撒入行业发展步伐里。
“致敬”,虽然只有两个字,却凝结了我们能对这数十年表达的最真挚的情感。历史也将化作一盏明灯,照亮整个产业前行的路径。
文章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