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销量,看东风日产高光表现背后的危与机
睿车社 2020-05-19 16:15:47 1
5月13日,东风日产迎来第1,200万辆整车下线,产销量再度攀上新台阶。
而就在前几日,日产公布了4月份的销售数据,日产汽车在华终端销量为122,846辆,同比增长1.1%,而东风日产售出为92,394辆,同比增长4.9%,成绩斐然。具体车型来看,东风日产的销量主力依旧是轩逸家族,轩逸本月销量达到了3,8903辆,同比增长16.3%,这一成绩同时创下了该车型四月最高销量。
作为东风日产的销量常青树,轩逸再次夺冠并不意外。毕竟其宽敞的空间,舒适的驾驶体验,出色的燃油经济性和超高性价比积累了良好的用户口碑。 不仅如此,随着日产对轩逸的改进,一直被人诟病的内饰质感以及外观设计都有了极大改善,竞争力进一步加强,配合日产强大渠道迅速成为中国市场实用性和性价比超高的紧凑型合资轿车之一,其市场地位越发牢固。
除了轩逸,令人欣喜的还有新天籁。犹记得这代天籁刚换代时,就因过于追求年轻化和运动化,实际并没有被目标群体所接受,花了大力气宣传的2.0T可变压缩比发动机也因标价过高,一直是叫好不叫座。
如今,这一状况正在慢慢好转,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接受新天籁的改变。数据显示,天籁4月份销量为9,679辆,同比增长109%。连续数月都是近万辆的销售成绩,比刚上市时候好了太多。虽然,这个成绩相比凯美瑞1,3483 辆以及雅阁1,0621辆的销量还有一些差距,但差距已经缩小,未来“日系三杰”之间的竞争或将再次进入胶着状态。SUV方面,东风日产旗下销量最高的仍为奇骏,该车在推出2020款后针对配置进行了升级。但随着RAV4、探岳等车型不断升级,且皓影、威兰达等新品的入局,给奇骏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不过,好在奇骏4月仍卖出15,033辆。另外,最新换代车型预计将会在明年国产,届时将会重新让奇骏焕发活力。另一款主力SUV逍客同样表现出色,4月销量达到12,300辆,同比增长15.3%。一直以来,东风日产都号称“技术日产”,在国内积累了一定的口碑。不仅如此,日产嗅觉也极为敏锐,善于根据市场政策变化提前布局,这恐怕也是日产深受消费者青睐的原因之一。众所周知,号称“史上最严”的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一直是近两年主机厂、终端经销商以及消费者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在2019年下半年,国六标准已经开始在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落地生效。这使得许多购车者不仅要考虑车辆的综合性价比,更要考虑车辆是否具备国六排放标准。
相比一众车企因为新排放标准焦头烂额之时,东风日产则显得异常轻松。早在2019年3月,工信部首批通过国六b审核的车型名单中,东风日产旗下车型占比就接近了90%,热卖的轩逸、天籁、奇骏、逍客、楼兰等系列均已得到国六b认证。而很多车企都是基于投放换代车型和年度改款车型的方式,来推出国六标准的单一系列产品,当时能做到全系普及的寥寥无几。
应该说,东风日产目前销售势头正旺,但是东风日产背后的危机依旧存在。从4月份轩逸销量来看,其已占到了东风日产销量的42%。明眼人都能看出,东风日产对于轩逸有些过度依赖了。
应该说,集中精力打造旗下最受欢迎的车型并没错,很多车企也都是这么在做。但是,从长远看,一家车企如果长期依赖某一款车型,意味着销量结构失衡,也意味着这款车型不允许有任何一点意外发生,否则其销量会出现崩盘,直接影响到整个品牌。
要保证这点,就必须保持自身的品牌号召力和技术提升,保证旗下产品的互补性。可这一点对东风日产来说,知易行难。在戈恩时代,日产一直奉行“低成本”战略,这一举措的确帮助日产走出了曾经的低谷,但当年“技术日产”的标签却逐渐被遗忘,日产品牌影响力大不如从前。日产引以为傲的HR、MR发动机实际是十多年前的技术产物,在日系车的竞争对手面前,很多技术已经明显落后;即便是一直鼓吹安装在新天籁上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技术,拿出来也较晚,而且因为价高,目前市场接受程度一般。 纵观整个车市,和丰田、本田相比,日产在低端市场的销量明显更好,因为这个级别的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度较高,而日产正好有着更大的终端优惠。相反,在更注重品牌高度的中高端市场,日产的表现又不如丰田和本田。
日产也并非不知道这些问题,对外曾宣传2020年将会在中国市场投放四款车型,其中包括逍客、聆风的中期改款版本,还有奇骏、阳光的全新换代车型。看得出东风日产在快速推进新老产品的升级更迭,覆盖中型轿车、小型SUV等多个细分市场,尽量将轩逸的光辉也铺洒在其他车型上。随着国内疫情好转,车市也明显回暖,对于车企而言,这是机遇更是挑战。东风日产的销量拔高固然令人欣喜,但背后也隐藏着各种问题和危机。后疫情时代,品牌号召力和优质产品是两个不可或缺的销售要素,品牌力式微,将不可避免的影响到旗下产品的销售,东风日产下半年能否实现销量结构的平衡,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