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对日本的汽车氛围非常着迷,不仅仅因为他们的JDM是整个汽车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世界各地的汽车文化都会在这里生根发芽,并融入日本人对于汽车的态度,最后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分支。
和日本的其它行业一样,他们对于汽车文化的理解也是随着时间的积累越来越深刻。所以,那些经典的车型往往都是由一些比汽车本身更年长的车主所拥有。比如今天这两台在DTM历史上最令人热血沸腾的竞争对手:宝马E30 M3和梅赛德斯-奔驰190 E Evo II。当你们在日本街头看到这两台车并肩行驶的时候,仿佛回到了当年德国霍根海姆赛道的比赛周末。
鉴于这两台车的时代背景,所以这两位车主还是生活中的挚友也就不足为奇了。看看这两台车的成色,你们很难想象它们是30年前的产物。
190 E Evo II是一个让我百看不厌的车型。当一辆四门的190 E加上车身套件之后,相比起DTM赛车,它更像是日本的Kaido Racer。而E30 M3的宽体翼子板和轿跑布局使其看起来则更接近于传统意义上的赛车。所以Evo II看起来完全就像是一台改装车。
这台190 E Evo II的车主应该比我还年长几岁。虽然这是一款非常罕见的车型,但真正令人惊讶的是它还能正常地参加比赛。我指的不是那种民间的赛道日活动,而是俱乐部级别的汽车赛事。据车主所说,这是日本少数可以上路的Evo II之一,考虑到当年一共才销售了502辆Evo II,我认为这个说法比较可信。无独有偶,前段时间我和你们分享过日本的另外一辆Evo II(传送门)。如今,这样一台经典奔驰的价值至少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而且还很难买到。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位奔驰车主就是一个财大气粗的收藏家,实际上恰恰相反。凭借对梅赛德斯的痴迷,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曾经在车库里自己打造过一台W124 E36 AMG旅行版。2006年,车主希望能换一台性能更好的车型,因为他想驾驶着一辆奔驰去参加比赛。
“运动”和“手动”这两个词和现代的普通奔驰不太沾边,但经过一番搜寻,车主还是找到了一台售价非常合理的Evo II。虽然不便宜,但还不至于像当下这般已经成为了一个投资理财的产品。不过,他依然需要卖掉之前的E36 AMG。那是一辆带有旅行车外壳和AMG六缸发动机的500E。
选择Evo II的原因显而易见,这是世界上最好的汽车品牌创造的赛车机器。当车主购买这台车时,在日本还没有人拿它下赛道。在同级别车型中,大家都是用保时捷或者宝马参赛。但这台奔驰是为赛道而生的。Evo II的速度虽然不及E30 M3,但它并非无法战胜对手,只不过需要你比其他车手胆子更大,技术更好。这是最吸引车主的地方。
奔驰车主对于赛车的热爱并不是从这台Evo II开始的。早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在公路上自由驰骋。当时车主热衷于驾驶着一辆丰田花冠在道路上玩直线加速,那是他还在进行机械专业的学习时改装的作品。随着速度越来越快,车主不得不将自己对于性能的追求带上赛道。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他就开始参加卡丁车比赛。那也是他第一次与M3车主相遇的地方。那位宝马车主是当时俱乐部里速度最快的车手,但他并不认识奔驰车主。作为地区冠军,宝马车主显然会被更多人所熟知,而奔驰车主只能默默地从新手阶段开始起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奔驰车主越来越快,直到他击败了所有人。但宝马车主却说完全不记得有这么回事。
虽然在30多年前,这两位车主已经有过碰面,但直到2010年,他们在富士赛车场参加一个由共同好友组织的比赛时,才互相认识。奔驰车主驾驶着Evo II,宝马车主驾驶着E30 M3,使得那场比赛变成了“欧洲杯挑战”,
别忘了,这不是日本常见的计时赛,而是真正的场地竞赛。
从那场比赛开始,这两位车主的竞争便开始了。当他们踏上赛道,就是对手,出了赛场,就是朋友。一场比赛很艰苦,但很公平。他们俩都非常清楚,无论这次谁获胜,下一场对方都会跑得更快。你无法停止对于速度的追求,只不过他们都非常享受这个过程。每个人对于汽车的态度都不尽相同,有些人喜欢追求视觉的效果,但奔驰车主希望自己的Evo II比任何赛车都要快。
我最欣赏奔驰车主的态度就是他对于这台Evo II的打造。也许不少人会惋惜这样一台稀有的收藏品竟然被拿来改装了,但他从不会考虑这些。只要能够跑得更快,车主便会竭尽全力。
许多人会考虑这台车如今的价值,因为它们的价格正在迅速上涨。但如果车主卖掉这台车,拿什么来替代呢?既然没有合适的替代品,那么这台车无论增值多少,对他来说都毫无意义。车主非常喜欢驾驶Evo II参加比赛的感觉,因为这就是它的设计目标。车主将其保持在一个可以上路的规格,从而在街道和赛道都能享受到驾驶的乐趣。而且宝马车主的M3也是一台街车。
看看安装在2.5-16 Cosworth缸体上的进气和节气门。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你们会觉得这就是经过DTM认证的规格吧?事实上,这套独立节气门最初是安装在一台丰田发动机上的。没错,前面提到过奔驰车主曾经通过改装花冠练手的经历,所以他又回到熟悉且可靠的4A-GE上,寻找可以提升Evo II动力的方式。借助HKS F-CON V Pro的控制系统,这台梅赛德斯如今在7500转/分钟下可以输出255匹的轮上功率。
上面提到的这些都是车主自己在车库里搞定的。他如今也许不再是一名机械师,但这并不能阻止他在每场比赛前后会维护这台Evo II。这绝对是俱乐部规格的赛事里最顶级的方式。
你们问他现在的工作?看看前风挡的遮阳贴,这不是什么晦涩难懂的英文---奔驰车主现在是一家养老院的经理,这也就意味着这台Evo II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心脏起搏器”。
接下来,是时候介绍另外这辆宝马E30 M3了。
宝马车主的故事与奔驰车主的基本相似。正如前面提到过的,他也是从卡丁车开始接触赛车的,并且在1983年第一次见到了奔驰车主。在他25岁时,成为了当地的卡丁车冠军。就在这位车主处在这项赛事的巅峰时期,他将自己的热情延伸到了房车领域。
宝马车主表示,随着年龄的增大,他对于跑车的兴趣愈发浓厚,卡丁车已经无法满足自己。在驾驶了几年四驱和旅行车(他还是一位滑雪爱好者)之后,他希望得到一辆可以参赛的跑车,而且还能在街道驾驶。于是,在2000年左右,有三款车摆在了车主的面前:宝马E30 M3,E36 M3以及保时捷911。
当年,刚刚上市的宝马E30 3系在日本非常受欢迎。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日本经济泡沫。因此,看似豪华的欧洲汽车很快凭借质量和地位的象征席卷了日本市场。
日本人当时将E30视作一款商务轿车,所以在众多3系之中,类似Alpina这样的特殊版本成为了追求个性的理想之选。而且在泡沫经济的环境下,DTM和F1这类欧洲的赛车运动也开始影响了日本的汽车行业。今天这位宝马车主之所以喜欢DTM就是因为他们的赛车看起来和公路版本区别不大。而在所有的车型中,他认为E30 M3是当时最好看的。所以,在许多年后,当车主需要一辆跑车时,他立即想到了E30 M3。尽管他同样会去改装。
宝马车主入手这台M3已经是20年前的事了,在那段时间里,这台E30已经发展成为地球上最全面,最完成的M3之一。你们也许会说,直接买一辆Group A的赛车更快也更便宜。但宝马车主并不想要一辆只能用于赛道的车辆,他希望每天都能驾驶这台车,无论是否在赛道上。
这台车目前保持原厂的部分不多,但车主一直很谨慎,不会加装太多有损M3性能的部件,因为当他没有和奔驰车主同场竞技的时候,很有可能正在一条山路上飞驰。
你们也许没有意识到,这台M3的“原厂”翼子板已经被加宽了近40mm。可以说,这是一个微妙的细节,更重要的是,它使得车主可以轻松地安装一套TE37SL轮毂,而且不必担心任何刮蹭,也不用通过姿态风格解决问题。只有当你们俯视翼子板时,才会注意到它们有多宽。
宝马车主非常喜欢原厂E30 M3的外形,所以在对其进行任何调整和改装的时候都尽可能的减少对外形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何他永远都不会在尾部装上巨大的GT规格尾翼,那不是他的菜。
宝马车主永远都不会停止改装这台M3。最初,他只想在路上更快一点,但是随着参加的比赛越多,加上和奔驰的对决,他们俩互相挑战,不断改进,就是为了让自己比对方更快一点。这个竞争从赛道上延伸到赛场外,但他们会将这一切放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和奔驰车主的想法一样,宝马车主清楚自己的M3同样升值了不少,但这对他来说并没有特别的意义。因为车主并不会出售这台车,他非常享受驾驶这台车的感觉和它的历史积淀。
汽车的流行也是分时代的,如果你是一名真正的车迷,无论你开什么车,你都会爱上你的选择。就像今天这对Evo II和M3一样,如果这两位车主只是买来收藏,那我也不会将它们分享出来。就像我总在说的,汽车本身是汽车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是汽车背后的人才是让这个文化如此迷人的关键。
图片及资料来源:
Speedhun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