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辣辣的7月,迎来的不仅是广式闷热对于北荒人的炽热考验,更重要的是,广州限外了。
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这么说倒是也不公平。广州政府自17年大范围加装龙门架式摄像头就已经给足了暗示:亲们我要限外了,该拍该买就快一点。
然而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进惯了市区,这一两万的拍牌费是肯定不会出的,一辈子都不会出的,这种心理暗示周而复始,拍牌这就事就这么耽搁着。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我们学会了一个新成语:开四限四。
限行这件事,在中国来说并不稀奇,前有北上深成兰等诸多城市“珠玉”在前,为何独广州使用了这样一个看上去十分别扭的方式?
因此,有些人会说,广州限行是有温度的限行,看似是有四天是不限制你的出行。
有这种想法的话,怕是太低估职能部门的算盘了,因为这个规则妙就妙在其精确打击的彻底性、毁灭性。并且同时立了牌坊,且听我说。
(1)拼车出行可解决?绝对不可。
有些人说你们住得近,互相拼车不就可以了?
如果说高峰期限行是鼓励拼车的话,那开四限四就是断了你拼车的后路了。
不妨举个例子,A,B两个外牌好基友,同在一个公司、同在一个部门、同时间上下班、都是宅男没有业余社交活动、还同住一个小区,够理想了对吧?
那我们来拼车出行把:周一至周四,开A的车,周五至下周一,开B的车;下周二至周五,开A的车,下周六到第三周周二,开B车....以此循环。
广州交警推出的“开四限四助手小程序”,这个体系早就想完善了。
发现什么了吗?拼车先开谁的车,谁就吃亏!
工作日开了A的车,A周末不能正常享受自驾的权利,B周末却依然可以享受愉快的私人用车时光。搁你你愿意?
有些杠精忍不住就要说了。再多开几周,开到第四周,第五周甚至更久,不就权利互换了?
这就是全时段限行的可怕之处,你们必须像瑞士钟表、C罗健身一样精确,你不能有任何计划外的出行,否则你将影响到你和基友的通勤排期。
偶尔有个事,想要等晚一点再开自己的车回去,已经不行了。
现在明白为什么是四天、全时段限外了吧?
灭式比心般得开四限四
(2)不开车,公交出行行不行?还真不行。
广州的外牌车主大多工作在限行区,住的话就五花八门了。
在广州生活过的人都明白,广州公共交通资源都集中在老三区那狭小的范围当中,这与广袤的限行区域完全不成正比。
如果恰好你没有住在(外牌车大多也住不起)老三区,其实是没有办法公共出行的,方圆几公里,一个地铁站都没有,这太平常不过了。
就算是非常中心的天河区,没地铁、少公交的面积也是比比皆是,再远一点的地方,如果你不自己开车去地铁站,那不好意思,你连地铁站都去不了。
不要觉得我有夸张的成分,笔者身边就有忍无可忍卖掉增城的自住新房,回市区租房的案例。
广州的郊区,那可是真的郊,别说地铁站,有些连铺装路面都没有,不开车,难道走路?
大面积的白云、海珠、天河无地铁无公交区域躺枪
(3)那好了,我自己开四天车,打车四天行不行?
行,那费用和难度也会十分感人。
在四大一线城市当中,广州具有村落在市区交错的独特个性,因此在市政、配套、公共交通等方面,都落后、畸形很多。
偏偏广州的停车费还是自治的,路边位16块一小时,月保800+那是家常便饭,这是前提。
那么开四限四,你必须给自己的爱车找一个稳定的、安全的、长期的停放之处,生活在大城市的人都明白这件事的难度。
在广州生活的人,也明白这样做的费用。
(4)不是说有个跨市通勤免罚么?我就是临市外牌,行吗?
也不行。
首先这个政策在上个月已经截止了,其次你看看限制条件。
你的车在珠三角其他城市、并且在该市有房产、且你自己不能是广州户籍也不能有摇号资格、在18年有不少于三个月的社保记录。
这就非常扯淡了,18年有社保、还不能多于两年(超过两年就有摇号资格了)。
感情是真的在广州稳定工作的就不能申请,去年毕业且一毕业就买车买房还不把户口迁到广州的应届生才能申请,这也太逗了...
你身边有申请成功的么?
(5)算计了一番,如果我开四天车,再打车四天的话,这费用太过高昂,肯定会把眼光转向拍牌或者第二台车。
先说拍牌,作为外牌车主,这用6万来拍牌,对于大多数人还是比较困难的,毕竟我的GK5超跑也就7万对吧。
于是,绝大多数外牌车主把眼光瞄准了第二台车,用几万搞一台二手车再上个外地牌,自己开还能解决家庭其他成员的出行需求,岂不美哉?
当你辛辛苦苦解决了周边城市的上牌问题,你会发现你的邻居,你的邻居的邻居,都是这么做的。
本来车位就不够用,这下连月保都不给了,只卖不租,30万一个。
要么6万买块儿铁,要么再多买台车,你选择哪一个?哦对了广州牌你要是花钱拍了,还不能像上海那样再卖回去,这是一锤子买卖。
(6)现在人群画像已经立体了,被打击的,大抵是有这几类人
1、本地人,为了省拍牌费而部分车上了外地牌的
由于他们住在老三区也大都至少有一辆粤A车,因此虽然这群人在射程之内,实则没什么影响,换车公交出行两相宜。
伤害指数:☆
2、新广州人,还买了郊区房的
由于他们居住地的限制,是一定要开车的,拍牌买车至少得二选一,热门点的小区还得赶紧买个车位,再拖连月保都没地方缴去。
伤害指数:★★★★★★
3、新广州人、外地人,没买房的
由于他们遵循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原则,找一个好停车的地方倒也不是难事,用几万再弄一台车就可以了。
伤害指数:★★★
(7)分析来分析去,被限的还是穷人。
要被迫买多一辆车、拍牌、买车位的这群人,也都是穷人,就像笔者这种。
时刻被关心的,往往都是困难群众。
(8)广州限行,本质上不是交通压力,是经济压力。
只要分析了被精确打击人群,无论他们最终选择哪种解决方案,都免不了贡献一笔了。
正是这群为这个城市贡献新鲜血液,交着税、或为本地人交着房租或为本地财政还着房贷的战士们,肩膀上的空气又重了一些。
文:皆电 宗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