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貌是凌驾于所有天赋上的最高天赋”。抖音上漂亮的小姐姐、帅气的小哥哥让人目不暇接;《创造101》青春洋溢的可爱女团、《偶像练习生》中的阳光型男,无不依靠俊朗的外表给自己博了个很高的印象分。没有好看的皮囊,是根本不会有欲望去触及有趣的灵魂的。人如是,车亦然。在国内市场销量浮浮沉沉的韩系车算是想明白了,全新悦动也Get到这个点了。
![]()
提及悦动,可能大家第一印象是那个基于伊兰特的换壳车。毕竟,2008年第四代伊兰特在国内上市就叫悦动,之后第五代车型是朗动,第六代车型叫领动。在此之后,全新一代悦动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领动换代,但其实虽然命名回到起点,实际上此“悦动”非彼“悦动”,而是由韩国现代主导并出生于烟台研发中心的全新车型。
![]()
新车型、新面貌。Get到颜值要义的悦动所采用的现代全新设计语言确实很好看,近两个月六七千两的月销成绩,也算是对全新外形设计的回报。去年始发的全新悦动不久前迎来了小改款,2018款车型对产品序列进行微调,取消高配手动挡车型的同时,新推低配自动挡车型,其余车型则降价增配;搭1.6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5款车型官方指导价区间为7.99-11.59万元。
![]()
韩系车近5年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真可谓大起大落。自2002年韩系车进入中国市场开始,凭持着设计与技术方面的优势,迅速赢得市场占有率;2013-2016年的北京现代更是连续四年销量突破百万台,一时风头正盛,无其左右。
然而,2017年对于韩系车却是一个拐点,一定程度上受非产品因素的政治风波影响后,韩系车在国内市场遭受销量腰斩。抵制也好、挤压也罢,至少在2017年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韩系车的颓势令现代起亚叫苦不迭。车辆滞销、经销商退网,韩系车的前景蒙上阴霾。
迫于形势,以悦动为典型代表的韩系车基本上都是一个打法。
价格倒逼自主车 降低姿态换销量
![]()
陪伴现代品牌以及韩系车捱过销量寒冬的法宝之一就是降价促销,以一个几乎令人惊掉下巴的低姿态去冲击合资品牌固有的价值体系。这其中,有起售价跌破五万、四万九千九起售的现代瑞纳;有不到12万起售的紧凑级SUV——北京现代ix35;更有悦动、朗动与领动三兄弟把8-15万区间塞到满满当当。
价格触底 韩系车为何作贱自己?
![]()
其实并不是韩系车作贱自己,而实在是销路滞涩下的迫不得已。韩系车突然在国内市场“不受待见”令产销双方措手不及。一方面,厂家产能溢出,资金成本白白流失;另一方面,经销商批货囤积,资金不能及时回笼令人叫苦不迭。因此迫不得已降价促销,企图挽回颓势。
节节败退 韩系车缘何堕落至此?
重销量 轻品牌
![]()
“韩系车其实地位很尴尬,一旦市场出现波动,最容易受到冲击。上有强势合资品牌压迫,下面的自主品牌也很凶猛。”彼时韩系车还处于增长高峰之际,一位韩系车内部人士便表达过如此担忧。不料一语成谶,韩系车此前遭遇的销售困境正好反映出这个问题。过于重视产品销量而忽视品牌建设让韩系车在华栽了跟头,同时自主品牌迅猛崛起与日系江山日益牢固,让韩系车腹背受敌,境况尴尬。
降价一时爽 秋后来算帐
![]()
现代的低价战略曾取得过阶段性的成功。一度因低价冲到月8000辆销售高峰的全新瑞纳在2018年出现了断崖式下跌,今年2月、3月,其销量都没有超过1000辆。尽管现今又逐步爬升至月销3千左右水准,但难回巅峰的全新瑞纳只是韩系车对销量执念的一个缩影。
车型多代同堂 产品谱系混乱
![]()
韩系品牌在中低端市场习惯于密布产品,同时疏于规划,出现了伊兰特三代同堂这样的尴尬又无解的局面。短期来看,多生孩子好大家,这样的抱团战术可能略有成效;但长期来看,这样的做法榨取了品牌价值,无异于饮鸩止渴,得不偿失。
自主崛起 冲击韩系
![]()
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着实给了合资车企不小的冲击,韩系品牌的市场份额更是侵吞严重。以悦动所处的紧凑型轿车市场而言,帝豪/帝豪GL、远景以及艾瑞泽等车型均月销过万,从侧面折射出国产品牌继续壮大的希望。
国产当自强!韩系品牌在华的销量困局却成了自主崛起的一个注脚,而现代起亚等在发展过程中走的弯路,给予了自主品牌理念经营方面足够的警示作用。当韩系车已经放低姿态和一众国民家轿拼价格时,恰恰说明我们的产品强大到足够引起重视对其产生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