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朋友跑来跟茶哥诉苦,意思大致是他上个月买了台新车,假期在路上却被1.4T的“破大众”给欺负了,然而,他自己的车明明排量更大、动力参数更漂亮,这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
在反复确认过人家的“破大众”不是蓝色指针、尾标下也没有字母之后,茶哥忍不住问候:你个坐满人的SUV跟人家小轿车比哪门子加速?这不明摆着找崩?开个玩笑。作为车主的你是否也同样困惑:自己的车子明明排量更大,马力也多出二三十匹,为啥还是被人家虐?即便同样是轿车/SUV,难道是开车的姿势不对?
![]()
问题确实不在排量和马力上,因为影响汽车动力感受和加速能力的,不仅是发动机的马力、扭矩,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汽车动力好不好、加速快不快,还得看以下几个因素:
聊动力的时候,很多人只关注发动机最大马力和最大扭矩,这其实也没什么问题,毕竟它们俩是决定动力性能最直接的因素,但大家可能忘了另一个重要参数——最大扭矩转速。
与年代久远的发动机不同,今天无论是自吸还是涡轮发动机,车企都会尽量将最大扭矩出现的“时间”延长,老司机都知道,时间肯定是越长越好,所以,我们通常又称之为“最大扭矩转速区间”。
![]()
举个例子,如果A、B两台发动机的最大扭矩都是250N·m,但A发动机最大扭矩输出区间为1500-4500转;B发动机最大扭矩输出区间为2000-3500转,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你觉得谁的动力表现更好?答案无疑是A,其一,它的最大扭矩来得更早,也就是低扭更强;其二,它的最大扭矩输出持续得“更久”,一直到4500转才衰退,是不是更有“后劲”?一般情况下,涡轮发动机的低扭表现会比自吸发动机更有优势,比如:丰田C-HR搭载的2.0L发动机拥有171马力、203N·m(4400-4800rpm);而大众探歌搭载的1.4T发动机拥有150马力、250 N·m(1750-3000rpm),前者比后者的马力更大,但后者比前者的低扭表现更好。
![]()
有人曾这么描述过扭矩和马力:假设人是发动机,人在后面推一台车往前走,这个人推动车子的力越大,车子就越容易动起来,这就像扭矩大的发动机;而推动车子向前走的人跑得越快,车子的极速也就越高,这就好比马力大的发动机。虽然这个比喻不是很准确,但至少能说明,车子动力好不好不能只看马力大小。
![]()
除了发动机本身的因素外,传动系统的影响也不小,发动机的动力需经由传动系统传递到车轮,在这个过程中,若动力损失太多(传动效率低),那么发动机数据再漂亮也没用。所以,在汽车加速过程中,变速箱的表现至关重要,目前主流的三大自动变速箱种类为CVT、AT、DCT,一般情况下,大家认为DCT的传动效率最高,CVT则相对低。
![]()
所以,当你发动机动力不弱,加速却还是比不过人家时,就得想想人家的变速箱是不是比你牛,如果自己车上的是CVT变速箱,那还是省点心吧,省油和平顺才是你的优势。另外,别忘了车子有好几个驾驶模式,如节能、普通、运动等,哪天你硬要开个ECO模式跟别人比加速,那有什么办法......
对于发动机来说,汽车自重就是最大的负担,因此,若发动机的调教和压榨已经到达了极限,却还想车子跑得更快,那就得减重,用官方一点的说法,便是“车身轻量化”。同样的动力,1.6吨和1.4吨的车重,跑出来的加速成绩肯定是不一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你车子太重,那么即便马力比人家大也是无济于事。
![]()
车身轻量化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还有利于降低能耗、减少排放,这又不仅仅是提升加速的问题了,同时车身轻量化也涉及到技术和材料方面的提升、涉及到成本,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就像豪华品牌用的“全铝车身”,并不是所有车型都玩得起的。未来,轻的车子并不代表廉价和偷工减料,它们反而要卖得更贵,因为做减法比做加法更难。
最后一点是风阻系数,我们常说轿车在加速上与SUV相比有着先天性的优势,除了因为SUV相对笨重外,还因为SUV本身风阻系数较大,空气阻力对汽车加速有着重大影响,而且车速越高影响越大。然而,一台车子风阻系数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它的外形设计,车身低矮流畅的跑车,风阻系数自然就低。
![]()
根据市场上车型的表现,轿车的风阻系数通常为0.28-0.4左右,但近段时间比较火热的轿跑SUV——传祺GS4 COUPE,其风阻系数也低至0.295,算是一个小突破。不要小看风阻系数,在速度竞技中,0.01秒的时间就能决定胜负,而这0.01秒的差距或许就因为空气阻力,很多时候,确实不能单以马力论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