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在全球蔓延的境况下,车企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从美洲到欧罗巴,当下车企如何在困境中寻找新的生机?且看车企们的花式自救方式吧。
![]()
欧洲工厂陆续复工
当中国疫情整体得到有效控制之际,2月中下旬,欧洲开始爆发新冠疫情。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发布的数据,今年3月份,欧洲乘用车市场新车注册量下降明显,同比跌幅达51.8%。自3月中旬开始,欧洲大多数国家开始采取严格的封锁措施,汽车经销商店面也纷纷关闭。
![]()
不过好消息是,随着德国等地区疫情好转,包括大众、奥迪在内的一些车企已经开始逐步复工。在4月底时,匈牙利杰尔工厂的发动机生产量已逐步开始提升。奥迪德国工厂将随后实现全面复工复产。
![]()
而供应商们也在努力为复工做着准备,供应商伟巴斯特受到了疫情的严重影响。日前该公司宣布,其位于德国、罗马尼亚和捷克的工厂已经从本周开始恢复生产。值得一提的是,在3月份的时候伟巴斯特还从德国采购了价值100万元的医疗物资,捐赠给其武汉工厂所在地的蔡甸区人民医院用于前线医务人员防护。
![]()
除了欧洲本土车企,像丰田这样的"外来户"也开启了复工计划,据外媒报道,丰田汽车已经重启了法国瓦朗谢讷工厂的生产工作。这家工厂主要负责生产丰田YARiS车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工厂已经停产五周时间。
![]()
虽然多数车企都已经逐步复工,但停产的影响依然存在。根据相关机构的预测,欧洲汽车销量将同比下降23%至1100万辆。而大众和戴姆勒两家公司也都呼吁德国政府介入,帮助车企提升市场需求。
丰田:削减日本工厂50%产能
丰田在欧洲的工厂复工了,但本土的情况却依旧不容乐观。丰田汽车计划将日本工厂5月产量削减50%,6月产量削减40%,此举将涉及丰田日本18家工厂和数十家供应商。如果减产计划持续,丰田维持全年300万辆的日本生产规模恐较难达成,对相应零部件厂商影响也将增大。
![]()
目前,丰田在日本已经实施减产措施,4月上半月丰田将旗下5家日本工厂的生产线停工数日,希望能使新车供应与下滑的海外需求相匹配。据悉,5月和6月的减产举措将使丰田在日本国内年产量面临降至300万辆以下的风险,而300万辆是丰田制定的一条所谓的产量"红线",如果低于这条"红线",丰田将会考虑裁员。
![]()
此次丰田日本工厂减产将涉及丰田普锐斯、4Runner等车型,雷克萨斯旗下部分车型也将受波及,产量和销量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美国:停产裁员、复工遥遥无期
作为目前全球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世界汽车的主要消费市场之一,美国的情况牵动着太多利益链。
![]()
产量、销量双双下跌,大量工厂停产、项目暂停,裁员显然成为了车企们的一条自救之路。FCA已告知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工作的近3000名合同工中的2000人,由于工厂停产需要节省资金,该公司将暂停部分项目,提供外部支持的分包公司也已被要求暂停运营。
![]()
而特斯拉也要求无法在家办公或未被视为"从事重要岗位"的员工们,则被要求强制休假,没有薪水,并且特斯拉已经要求终止所有外包人员的工作合同。
![]()
针对疫情发展的情况,美国多州均在考虑延长"居家限制令"。虽然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菲亚特克莱斯勒(FCA)纷纷计划于5月18日开始重启生产。丰田、大众、宝马等汽车制造商也在美系三大巨头之前就已经决定在5月初复产。但是复工似乎要比各企业想象中的更加困难。
中国:转线生产口罩等抗疫物品;放宽汽车限购政策、实施新车消费补贴
再来看看我们的汽车市场,在经历过疫情前期带来的阵痛后,基本控制住局面的中国市场正在逐渐复苏。虽然汽车市场仍然处于下滑的态势,但多项扶持政策还是让车企们充满信心。
![]()
日前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发布了《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该通知针对促汽车消费政策实现了落地化。包括从免征购置税及财政补贴两方面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延期国六排放标准、畅通二手车流通交易等措施,都在鼓舞着汽车市场。
![]()
与此同时,多地也都发布了放宽汽车限购政策的措施。例如深圳就发布了放宽个人新能源汽车指标申请条件、纯电车型补贴2万元的政策;海南也推出促进汽车消费临时性措施,购新能源车奖励1万元。
![]()
当然,在疫情期间中国车企们也没有闲着。包括上汽、比亚迪等车企,纷纷转向生产口罩等疫情需要的物资。比亚迪的口罩甚至出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拿到了10亿美元的巨额订单。
![]()
写在最后:新款疫情的影响是世界范围的,全球车企都要面对不同程度的销量下跌。但疫情终将过去,市场总会回暖,只要保持善良、积极的态度,这次疫情又何尝不是一次新的机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