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升华,要么毁灭。
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每天早上睁开眼,都是一个见证奇迹的时刻,“魔幻”两个字已经不足以形容内心的猝不及防了。除了感慨,还得慌不迭地更新知识库:与病毒狭路相逢的前世今生、原油期货为什么会出现负值、马尔萨斯陷阱3.0……
在漫威的《复联3》中,灭霸可以用一个响指毁灭半个宇宙,让许多超级英雄灰飞烟灭。而他那饱含哲学的世界观(维持生态平衡),其实刚好暗合了马尔萨斯陷阱所提出的人口理论,即物质生活的贫乏和人类繁衍需求之间的矛盾。
在漫长的几千年,马尔萨斯陷阱频繁出现,但人类解决危机的方式,似乎只有战争和疾病。
直到200多年前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技术进入快速迭代期,英国被认为是第一个跳出马尔萨斯陷阱的国家;不到100年后,时间来到了19世纪中后期,以欧洲多国和美国、日本等联手,共同促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化到了电气时代;又是不到100年后,第三次技术革命在美国发起,但这一次,日本占据了舞台中最显眼的位置。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每当科技革命步入尾声,便是可预期的下一次萧条,世界陷入低增长,人类便会滑入“马尔萨斯陷阱”。
现在探讨电气时代什么时候终结,似乎还为时过早,然而跟随着时间的钟摆,人类又确实来到了又一个技术革命的零界点,站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周期底部,张望着新的拐点和新的不确定性的到来。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仿佛撕裂了整个世界。
以汽车工业为例,全球汽车市场目前除中国境内之外,主流车企几乎无一幸免地被疫情困住,接下来难免滑入长时间的停滞状态。在欧盟境内,由于工厂的关闭迄今已影响了欧洲汽车制造业约40%的产业线工人,大量车企员工面临就业难题。
根据穆迪(Moody's)的预测,预计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将下降14%,这一数字远高于其2月份估计的约2.5%的降幅。有汽车分析师甚至预测,欧洲乘用车市场可能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
暂停,重启,一个现实是,当世界汽车坠入“至暗时刻”之后,全球汽车将加速陷入零和博弈、存量厮杀的危险边缘。
如果按照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理论,世界经济发展是一个轮回,自然界留存着一个让先行者等落后者的机制,那么在错失了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遇之后,这次中国是否将等来一次站上潮头、一雪前耻的机会?
当全球其他市场纷纷按下暂停键时,中国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各大车企诺亚方舟式的存在。不止一家汽车厂商目前在中国市场以外,没有收入;遭遇全球性停工的马斯克,想必特别庆幸去年被“中国速度”加持的上海超级工厂此刻的机器轰鸣;而受日本本土工厂和供应商停摆影响,滞后效应逐渐显现的雷克萨斯,又会不会对一直坚决不国产的选择产生动摇?
再看看在很长时间里处于世界工业引领地位的欧洲,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其实一直走在衰退的道路上。不紧不慢的生活方式无可指摘,但也不可避免地给人一种停滞不前的感觉。有调查显示,在过去40年间,在欧洲创立的公司没有一家如今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而在中国,却有多家企业做到了这一点,包括华为、阿里、滴滴出行等,正是这些企业的创新,让国人的生活触摸到了现代文明的新高度。
欧洲是发明汽车的地方,但在以“智能化”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之前,欧洲的仓惶与老迈无处躲藏。
如果说欧洲汽车还在转型的道路上举步维艰,那么美国汽车工业的如日中天则已经成为了昨日黄花。假如没有特斯拉的出现,作为美国骄傲的汽车工业,恐怕难逃英雄凋零的寂寞。
从2019年开始,全球汽车增长走向低迷,车企将厮杀重点转向存量争夺,再加上今年疫情所带来的突然停摆和重启,整个汽车行业会陷入更惨烈的争夺,头部角色排位有可能在今年发生乾坤大挪移。
最好的机会通常在最黑暗的时刻来临。而现在,无疑是年轻的中国汽车奋起逆袭的最佳机遇。但这种机会也是稍纵即逝的。要么升华,要么毁灭,或许正是2020年发生的这一系列魔幻事件,所推开的时间之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