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 | 张克环
编辑 | 林晓娟
作者 | 阙思成
来自汽湃(GREATAUTO)的报道
不少人或许已经快忘了,中国汽车市场还有江铃陆风这个品牌的存在——在与路虎长达13年的诉讼之后,江铃陆风已经许久没有登上过“头条”。
在SUV牛市中,江铃陆风一度达到8万辆的年销量,然而在SUV热潮褪去、车市进入寒冬之后,2019年江铃陆风仅剩下12555辆,原主打车型陆风X7停产,陆风荣耀月销量也仅有200多辆,已经处于市场边缘。
就在新冠病毒疫情肆虐的时候,江铃陆风却再一次以特殊的方式受到了关注。3月中旬,网上盛传的一纸通知,将江铃陆风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在传言中,江铃陆风的母公司、江铃控股全面停工停产,在停工停产期间对所有员工收入(基本工资+业绩奖)进行下调。江铃方面很快回应:这是因为受到武汉地区上游零部件供应商断供影响而出现的临时性措施,并不是企业经营困难导致的降薪危机,更不存在长期停产化可能。
在这一看似负面的消息中,其实亦能看出江铃陆风“卧薪尝胆”之志——在下调员工收入的同时,执行副总裁及以上级别员工下调40%,是下调幅度最大的。高层领导能够身先士卒,与基层同患难,毫无疑问,江铃陆风并没有放弃努力。
事实上,江铃陆风的突围战役早在一年前就已打响。去年8月,江铃集团、长安汽车、爱驰汽车三方正式宣布达成关于江铃控股的合资合作协议。对江铃进行了重组,新江铃控股由爱驰汽车、江铃集团、长安汽车分别占股50:25:25的股比重组而成,其中仅爱驰汽车就增资17.47亿元。根据计划,爱驰将聚焦高端新能源,而在燃油车领域,江铃陆风将继续凭借性价比打拼市场。
去年11月份的广州车展上,江铃陆风推出了全新SUV陆风荣曜,这是基于全新CSPA可拓展高性能平台打造的新车,其全新平台拥有可拓展性、轻量化、舒适构架,以及搭载先进动力总成等优势。原本,陆风荣曜被寄予厚望,但面对疫情,仍然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
面对后疫情时代的巨大挑战,原本就处于风口浪尖的江铃陆风要如何应对,才能脱困求生?为此,陆风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潘欣欣在首届中国汽车“砥砺行者”大会上,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的答案是:全球化。
后疫情时代的来临,我们作为中国汽车人,需要更加冷静的思考,我们未来的出路在哪里,也需要更加冷静的思考供给侧改革的更深层次含义。
尽管2019年是中国汽车市场28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但是我们始终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面对的是一个9000万规模的全球化的汽车市场,那么中国汽车市场的规模呢,是其中的30%还不到。那么我们需要用更多维度的视野和更多的思考来谋划,我们全球市场的布局的可能——无论是单纯的汽车出口贸易,包括二手车的出口,还是在更有潜力的市场进行KT化的生产,甚至选择一些新兴的市场,从客户培育开始,建立长期的发展战略。
总之,全球化的视角和市场的意识,是我们眼前需要去重新审视的。
在后疫情时代,在入门燃油车领域具备性价比优势的江铃陆风,或许应该扬长避短,在海外市场加快布局。江铃陆风的思考,或许能够给更多自主品牌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