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东风汽车宣布与雷诺重组东风雷诺合资公司股份,雷诺拟将其持有的东风雷诺50%股权转让给东风汽车,东风雷诺停止雷诺品牌相关业务活动”消息曝出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和看到娱乐圈一对明星夫妻离婚一样,过得好好的,怎么说离就离了?
如果我们可以了解他们从结婚到离婚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一切事件,或许就不会对他们的离婚有太大反应,因为这是可以明显预测的结局,一直关注东风雷诺的业内人士,也早已看透了东风雷诺的危机所在,唯一出乎意料的就是疫情的到来加速了东风雷诺的解体。
![]()
目前坚持留在中国市场的标致、雪铁龙、DS情况还没有好转,如今加上东风雷诺解体,法系车在华可谓全军覆没,法式浪漫为何没有被中国用户读懂?如果法系车现在积极解决问题所在,还有没有机会翻盘?法系车的遭遇对其他车企来说,能形成哪些前车之鉴?一切值得深思。
法系车的“团灭”
2013年,东风雷诺成立,2017年,东风雷诺达到巅峰,全年销量7.2万辆,从此跟随车市寒冬一路下滑,2018年下滑至5万辆,2019年累计销量仅为18607辆,同比下滑63%,销量的下滑也带来了利润的亏损。
据东风汽车集团公告显示,按照比例合并法下,于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财务年度,东风雷诺的资产、收入占集团总资产、收入的比例为1.0%、0.5%,2019年东风雷诺的税前利润为负值。鉴于国内汽车市场下滑及东风雷诺的经营状况,东风汽车集团表示,计划对东风雷诺进行转型升级。
![]()
雷诺此前也意识到了东风雷诺合资公司的问题所在,在2019年11月20日,路透社报道,雷诺临时首席执行官科罗蒂尔德•德尔博斯表示:“不排除退出部分市场或产品,作为对中期目标评估的一部分。因为市场在变化,我们必须适应。”
任何一家车企在遇到销量下滑导致利润大出血时,第一反应都是先止血,雷诺撤出合资公司的举措也是意料之中,而且相比长安PSA和DS品牌,雷诺没有等到销量跌至三位数才有所反应,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再看看神龙汽车,从2017年累计销量70万辆直线滑落,2019年时累计销量仅为11.36万辆,同比下降55.17%,神龙汽车一直想重回赛道,然而现在连活下去都成问题,至此法系车已全面溃败。
![]()
翻盘无力
“已经没有机会了!”在谈及法系车未来能否通过对自身的重新审视,解决所有问题,重新夺回市场份额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给出了这样一针见血的回复,由此可以看出法系车的处境已极其危险。
在车市寒冬下,外方从合资企业中撤退的消息已屡见不鲜,从菲亚特、铃木、DS先后完成撤资,这是汽车行业洗牌进行时的真实写照,能够继续留在中国市场的车企,都必须付出加倍努力,而法系车并未如此。
雷诺可以为自己在中国市场折戟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例如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关系紧张或者是戈恩事件,当然其核心问题还是出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规划,这也是法系车的通病。
![]()
“法系车的品牌宣传力度不够,例如雷诺品牌,普通老百姓都不大了解,而且在产品竞争力、技术实力、销售方面,法系车也没有做好。”前述汽车分析人士表示。
本田在研究发动机、日产在研究沙发、奥迪在研究灯、大众在研究中国消费者,在这些网友日常调侃取乐的段子中,为何没有雷诺在研究什么?这是一种品牌知名度不足的体现,与此同时法系车的技术实力略显落后,例如PSA集团的动力系统,2.0T发动机至今未搭载到量产车型中,当CVT和双离合这些先进变速箱技术成为主流时,它们依然“坚守”AT。
寒风下的车市,早已没有让新人加入的空间,同时在存量之争下,落后者翻盘也并非易事,劣势巨大的法系车,现已翻盘无力。
![]()
法系车的前车之鉴
法系车的遭遇,是一个值得其他车企研究的失败案例,在中国车市的激烈竞争中,如何避免落后甚至被淘汰?首先必须有足够强大的技术实力,这样才能保障产品竞争力,其次在为消费者提供产品时,必须了解市场需求,这是外资品牌与合资品牌需要重点注意的,法系车的折戟与外方代表不了解中国市场有很大关系。
在做好产品之后,品牌营销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助理王超表示:“现在产品之间的差距已不明显,品牌营销的比拼显得更加重要,这是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的投入的无形资产,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
![]()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3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04.5万辆,同比下降40.4%,2020年1-3月,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301.4万辆,零售同比累计下降40.8%,受春节时点提前和国内新冠疫情爆发的双重影响,一季度销量损失约209万辆。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相比2月份-78.7%的同比降幅,3月零售同比降幅环比2月缩窄了38个百分点,同时3月零售量环比2月增速达到300%。
由此可见,在逐渐复工之后,被疫情强制暂停的车市淘汰赛继续进行,我们不排除在未来某一时间点,法系车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卷土重来,但那时“已是百年身”,所以今后各大车企需全面强化自身,积极借鉴成功案例,反思失败案例以及自身不足,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