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车市回暖超预期,但全年仍将承压
在2月份触底的中国车市,迎来迅速反弹。
2020年4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今年3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2.2万辆和143万辆,环比增长399.2%和361.4%,同比分别下降44.5%和43.3%,降幅较2月分别收窄35.3和35.8个百分点。
2月份产销只达30万辆级,3月产销双双突破了140万辆。中汽协表示,3月份市场回暖表现超过了他们的预期。
1-3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47.4万辆和367.2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5.2%和42.4%。
此外,据中汽协掌握的23家企业集团(204个生产基地,年销量占比超过96%)最新复工复产调查情况统计,截止4月9日,204个整车生产基地复工率为99.5%,员工返岗率86%,复产情况达到去年平均水平的75%。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得到有效控制和各地企业的陆续复工,3月份的国内车市正逐渐回暖。
中汽协预计,仅考虑国内因素影响,下半年汽车行业应该可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但仍然难以弥补一季度和上半年的损失,全年汽车销量或呈负增长。
01.
车市仍将承压
伴随生产经营有序恢复,汽车产销降幅收窄,但乘用车市场产销降幅依然较大。
数据显示,在乘用车方面,3月产销分别完成104.9万辆和104.3 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36.5%和365.8%,同比分别下降49.9%和48.4%,降幅较2月收窄33和33.3个百分点。
▲ 3月汽车产销情况
从1-3月乘用车产销的整体情况来看,SUV产销表现明显好于其他车型,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3.1%和39.6%。而轿车的产销量则同比分别下降50.4%和47.6%,MP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70.4%和63.3%。
其中,新能源车方面,1-3月产销分别完成10.5万辆和11.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0.2%和56.4%。
此外,缘于国家以基建拉动消费增长和国三车型的持续淘汰,商用车板块降幅收窄较为明显。数据显示,1-3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79万辆和79.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8.7%和28.4%。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国外疫情暴发时间晚于中国,从目前来看,海外市场受疫情影响还不明显(中国汽车出口主要集中在中东和非洲市场)。
数据显示,3月份,汽车企业出口再度增加至9.1万辆,环比增长103.8%,同比增长0.8%。其中,乘用车出口6.8万辆,环比增长97.6%,同比增长21.9%。
随着海外疫情蔓延,未来,诸如港口关闭等疫情防控措施升级,也将导致中国品牌汽车出口受损,直接影响全年销售。与此同时,由于海外消费者的收入受到疫情影响,也将进一步引起消费能力的下降。
据知名研究机构IHS Markit 预测,2020年美国汽车销量将达到1440万辆,同比至少下降15.3%。欧洲市场销量将下降近14%,全球汽车销量预期将同比下降超过12%,至7880万辆,比十年前经济大萧条期间8%的降幅还要大。
02.
政策恐难救市
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央部委以及多地纷纷出台汽车激励政策。
2020年2月3日,佛山市率先推出相关政策,当地号牌车主凭旧车售卖发票或汽车报废注销证明购买新车,每辆给予3000元补助;对同一消费者一次性购买5台及以上的大、中、重型客运、载货汽车(车辆单价不少于50万元),每辆车给予5000元补助;消费者购买新车,每辆车给予2000元补助。
以此为始,广东、深圳等地相继跟进,据不完全统计,超过20个省市出台了各有侧重的相关扶持政策和建议。
▲ 部分地区刺激车市政策主要内容
对此,中汽协助理秘书长许海东认为,这些专门针对汽车消费出台的政策,一定会带来一些作用,但具体效果短期内还不好判定,要结合市场环境来看。
与此同时,许海东进一步表示,汽车的消费不能完全靠政策来拉动,因为它是和整体宏观经济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因此,想要真正促进汽车销量,提高老百姓收入是关键。
目前,国内疫情对中国的运输业、旅游业、餐饮业、制造业等多行业形成了巨大冲击。
据有关数据显示,1-2月全国有24.7万家企业倒闭;天眼查数据显示,2月1日-3月15日,全国有10万家企业提交了注销申请。此外,随着海外疫情的加剧,外贸出口企业也将面临3个月到半年的停工,从业人员收入将受到严重影响。
此外,全球疫情蔓延导致的群体消费信心不足,也是汽车消费受到抑制的重要原因。
-THE END-
商务合作
微信 | lgz13311288569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帮宁工作室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有品质的汽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