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取消新能源补贴的口号喊了很久,但最终还是成为了一口“毒奶”。
2020年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为促进汽车消费,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购置税政策延长两年。在“新冠肺炎”和“销量滑坡”的双重打击下,可以说这是政府部门为了稳固新能源汽车行业采取的「临时措施」。
实际上,自2009年国家开始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以来,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一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这和一些利好的政策自然分不开关系,比如现金补贴、免除购置税、不限行、不摇号等等。正是因为有了国家的大力扶持,新能源车的销量在前十年持续增长,形势俨然一片大好。
然而,事情的转折点出现在2019年6月。
随着各地方补贴退出、国家补贴降低50%,部分车企和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信心明显不足,以至于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严重下滑,甚至直接影响了全年销量。2019年,是新能源车市场近十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近三年来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销量,数据来自中汽协
补贴取消对销量的影响有多大,我们通过数据来说明。
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万辆和12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但如果只看2019年1-6月数据的时候,产销却增长10%以上。这就意味着补贴减少的当月,由政策产生的影响就显现在了新能源车的销量上。
显然,有关部门高估了人们对于新能源车的热情和需求,同时也低估了人民群众对于车辆价格的敏感程度。此次事件再次验证了一个事实:人们对于新能源车的热衷程度并没有像销量一样持续增长,只是因为有国家的补贴在帮新能源车“强行续命”。
本来人们对于新能源车的接受度就不高,补贴又在持续下滑,再加上今年的疫情,这些负面影响叠加到一起的效果显然超过了有关部门的预计。2020年,前两月新能源车市场平均下滑幅度超过了40%,可以想象3月、4月,甚至到第二季度的产销数据也不会太乐观。
在此期间,有一些厂商甚至开始用闲置的设备生产口罩。虽然说国家提出了相关的需求,但新能源车市场的行情惨淡已经摆在明面上了。
▲许多厂商在疫情期间都开始生产起了口罩
再次有了政府部门撑腰,很多厂商也算是松了一口气。就连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都在微博上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并称2022年将会是智能汽车的拐点,可以和政策无缝接驳。
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的延长,从国家层面的规划来看,是可以预见的。从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和疫情影响来看,也算是在意料之中。
毕竟,新能源车在国内发展之处就更多偏向于“政策化产物”。国内新能源技术虽然有了突破,但仍然不能算世界一流水平。许多成本尚未得到很好的控制,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力也还存在许多不足。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特斯拉的入华、降价就显得异常刺痛国内厂商的神经。
▲Model 3的降价对国内新能源车市场也有一定冲击
此外,近些年涌现的「新势力造车厂」也一直饱受资金困扰。还有新能源基建设施(充电桩等)的建设准备不足,没达到规划初期的预估效果。这些都是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型信心不足的原因所在,而国家自然也不希望前几年大量的财政补贴打了水漂,所以在如今这个关键节点上,选择了再“喂一口奶”。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认为:“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五年增长,政策具有了推动作用,但市场力量还比较小。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还尚未达到由“市场需求驱动”不断发展的环节,如果想在2025年实现占有率达到25%的目标,未来两年仍需要有充足力度的补贴政策。”
尽管有了相关部门的领导做背书,但补贴延长2年之久仍然引发了行业内外的热议。这次补贴,会是后新能源时代国家的最后一口奶吗?如果不是,这样的补贴何时是尽头?再引申说,长此以往对于新能源车的发展是否利大于弊呢?
●补贴的最终目的还是刺激市场消费
无论是国家补贴、地方补贴,还是不限行、不摇号的优势政策,最终的目的就是刺激市场,让消费者能够将新能源车列入购车清单之中。
这其实是一种良性循环:国家补贴→厂商推出新产品→消费者买单→厂商赚钱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买单→厂商再研究更新的技术和产品。
当整个产业链成熟,新能源车的优势已经足以替代燃油车之后,国家的补贴自然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只可惜,现在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还需要发展时间。平心而论,即使“车企大佬们”持乐观态度,但我仍然认为两年的时间有些短。
时间短怎么办?等待国家再次补贴吗?也不用,只不过需要厂商“放点血”而已。
●除了国家补贴,厂商也要敢投入巨资研发才有翻盘的可能
回想起补贴政策最“巅峰”的时刻,纯电动乘用车每辆的补贴可以高达6万元,插电混动车的补贴也有5万元的补贴。久而久之,“泡在蜜糖罐”里新能源厂商会不愿意投入资金研发新技术,靠着老技术“蒙一个算一个”,这也就是“骗补”这个词的由来。
这种态度显然无法维持消费者与厂商之间的关系,虽然说新能源车的研发比燃油车理论上要更困难一些,但对于新技术毫无探索,总归不是长久之计。
好在,国内许多新能源厂商已经踏上了“技术研发”这条路。比如上个月,比亚迪就发布了一款全新的刀片电池。整个产品的完成度已经非常高,比传统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更安全且续航里程更长。
▲比亚迪发布的刀片电池
这款产品的背后,显然是比亚迪斥巨资堆积起来的。如果各大新能源厂商都愿意拿出这份勇气,国产新能源车的进步一定会更快。大家不妨仔细想想,从国内新能源车发展之处到现在,每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不都是厂商投入了无数成本换来的吗?
●下半年几款重要的新能源车
聊完了政策相关的事项,最后咱们来梳理一下今年下半年几款重要的新能源车。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的上半年几乎已经等于过去,下半年的新车表现如何,才是新能源车市场能不能回暖的最重要因素。
特斯拉Model Y:对于国内而言,这也许是最重要的一款新能源车。在Model 3降价之后,特斯拉已经具备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条件。如果国产Model Y能够将价格拉到与Model 3相同的水平线,也许这辆车会真正对合资品牌、豪华品牌构成威胁。
▲特斯拉Model Y
小鹏P7:在所有的新势力造车厂中,小鹏汽车的创始人可能是最“不懂车”的。也正因为如此,工程师在研发车辆的时候,会避免走一些弯路,小鹏G3就是很好的例子。小鹏P7很可能会成为下半年最重要的国产新能源车,而且与特斯拉不同,作为国产新能源车,小鹏P7肩上的担子更重。仅以刺激国内市场而言,它的意义甚至要大过特斯拉Model Y。
▲小鹏P7
大众ID.3:尽管上市之前遇到了一些软件问题,有叠加了新冠肺炎又在全球肆虐,但大众前几天仍然表示ID.3的交付不会延期。这是传统车企不为积分,真正为消费者打造的一款新能源车。而且大众官方已经确定ID.3的市场表现,会决定该车是否替代高尔夫的C位。由此可见这辆车不仅仅对中国市场,即便是对全球市场都是一款极为重要的产品。
▲大众ID.3
福特Mustang Mach-E:没错,福特野马也有纯电动车了。只不过这并不是一辆跑车,而是一辆中型SUV。它的直接竞争对手,其实就是特斯拉Model Y。这辆车出自福特自主研发的Global Electric电动车平台,作为强势的传统车企,它的表现同样值得期待。
▲福特Mustang Mach-E
写在最后
“新能源车还是襁褓中的婴儿”,这句话我们听了太久。这次国家延长补贴两年,就是为了稳固此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新能源市场,让它各种打压下不至于垮掉。但还是那句话,如果技术迟迟没进步,消费者仍然不会主动选择跳进“火坑”。
换句话说,在新能源车对比燃油车没有巨大优势的前提下,选择燃油车的人还是大多数。想要弯道超车,我们要走的路还很远,这并非补贴延长两年能解决的问题。
由衷希望所有的新能源厂商,已经在准备超车的路上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