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价提车,就是你想要买到心仪的车,必须付出比官方指导价更高的价钱才能拿到车,常见的加价五千或者一万甚至更多……
![]()
最早掀起加价风潮的,是大众,毕竟品牌高级,粉丝众多,愿意买账。而近些年日系这么玩的比较多,前有加价超过10年的汉兰达,后有上市以来一车难求,直到机油门事件,加价才有所收敛的思域。当然,自主品牌也没闲着,最近网上不是有媒体曝出传祺GM8也要加价提车了,在紧跟时代步伐这一点上,咱国产车坚决不能落后!
![]()
要说这些车为什么加价?厂家给出的解释出奇一致:产能不足。当然这里面得分两拨看:有的车型产能不足是暂时现象,扩大产能,能治!而有的车型却是常年“产能不足”,在特工看来,这就自相矛盾了。
![]()
产能不足,消费者加钱就能够提高产能了?这两点毫无因果关系,明白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厂家和经销商唱的一出双簧,说好听点,叫饥饿营销,说不好听,就是吃相难看。
![]()
是不是可以做这样一种假设:那些常年加价的车型(不针对哪一款车,只做推测),是车企主动降低产能,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一来可以给市场传达该车非常热门抢手的假象,二来可以大幅度提升单车利润。类比一些房地产商捂盘惜售、暗中加价,不得不感叹,天下套路是一家。
![]()
那些成天抱怨说产能不足、发动机/变速箱供应不上、生产线饱和的,大概率是扯淡!五菱月产5万台,哈弗H6也能月产5万台,难道他们就不存在产能不足的问题?屁话!五菱东奔西走甚至找上川汽野马,就是为了分担产能压力。再看那些加价玩的最6的车企,你觉得他们没有这个实力?不存在的!归根结底,人看重的不是销量,而是如何最大化的挣取钞票。
![]()
当然,企业的第一目标肯定是攫取利润,这无可厚非。而且那些常年加价的车型,很大部分确实拥有出色的产品力(可靠性高、保值率高),才能在同价位级别中有加价的底气。但在官方指导价上再离谱加价(比如说加价10%),纵使车再好,性价比也会大大下降,倒头来伤害的还是客户(准客户)的感情,所以特工从来不推荐购买加价车型,且不说值不值得买,这毕竟是消费者向厂家欺瞒专横行为表现出的妥协和软弱,不是我们想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