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联全盛时期从西方进口过汽车吗?当然进口过,不仅进口过西德制造的汽车,也进口过日本车。
![]()
![]()
1970年,苏联远东哈巴罗夫斯克林业联合公司花了4000万美元进口了2000辆日本半挂卡车、起重机以及自卸卡车,用于森林树木采伐工作。
![]()
![]()
和半挂拖车相比,自卸卡车进口的数量少一些,有四个型号,分别是 日产PTL81SD、日野TL24、五十铃 TD50-D和Fuso T335LD。
![]()
这些卡车不仅参加树木采伐工作,1970年苏联的技术人员还对日本卡车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并写出了使用和测试报告。
![]()
Fuso T335LD
当年苏联技术专家是怎么评价这些日本卡车的?这四个型号卡车中首先到货的是50辆Fuso T335LD,不久后其它三个型号的卡车也陆续交付。哈巴罗夫斯克政府委托当地的汽车专家进行测试,看看当年苏联汽车专家是怎么评论这些日本卡车的吧,先说结论:“日本卡车不适合在远东的林场中使用,其维护以及质量不符合现代车辆的要求。总的来说,日本卡车在维护和可靠性方面远远落后于苏联制造的同类型卡车,进一步购买日本卡车是非常不明智的……"日本卡车这么差?这和70年代中国对日本进口卡车的印象完全不一样啊。
![]()
这些车在苏联的测试和使用中是各种不顺吧,参加测试的10辆车在林场行驶了8000到24000公里时只有三辆还处于可行驶的状态,其它车都在等配件。为什么会这样?林场把这些日本卡车的维修委托给了苏联远东进口机械联合公司下属的汽车修理厂,但是该修理厂既没有储存配件也没有相应的技术修车工,他们按照修苏联卡车的方式修日本卡车,结果可想而知了。
![]()
日产PTL81SD
报告中苏联司机和维修工都对日本卡车给出了负面的评价:“日本卡车不适合在林场中的坎坷道路中行驶,悬挂不够结实,日野卡车和日产卡车大灯的灯光太暗。” 报告中还特别注明:“日本卡车没有助力转向,在林场中的小拐弯路时拐弯非常困难,甚至专门要为这些日本卡车修一条更方便拐弯的新路,这点远不如我们苏联制造的 ЗИЛ-ММЗ-555 卡车和 МАЗ-503卡车。”
![]()
报告中还提到:“日本卡车轮胎的非常不耐用,有的轮胎在车辆行驶了仅仅10000公里就不行了,用的最久的轮胎不过23000公里,轮胎的侧面布满了深深的裂缝。而且,在远东的冬季,虽然日本自卸卡车配有预热器,但冷启动困难。” 报告中关键的一点:“日本卡车的底盘使用的是低质量普通碳钢……”
![]()
这么多负面就没有正面评价吗?也是有的,比如日本卡车的驾驶人机工程比苏联卡车好,公路行驶速度更快等等。负责采购日本卡车的哈巴罗夫斯克政府领导看到这份测试报告后非常不愉快,领导们决定由更专业的苏联汽车工业部专家重新进行一次测试。为此又买了购买了三辆五十铃,日产和FUSO卡车,这几辆卡车到货后被移交给苏联汽车研究所进行场地和道路测试。然而,苏联汽研所的汽车专家对日本卡车的评价仍然是非常消极的,这就造成了一个严重的负面结果,其后十几年里苏联不再批量采购日本自卸卡车了。
过往已发内容链接:
最有情怀时期的宝马7系 起步动力就是8缸
奥迪A8的前身 1992年款奥迪V8
接着聊 抗日剧中的这款吉普是哪儿的?
中国第一款批量进口的日产豪华车
卡玛兹卡车车头两边的整流罩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