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开始的车市寒冬,经过这次疫情的催化,已经向汽车行业的基层从业者们发出了最严峻的威胁和挑战。自从三月份以来,已经有包括上汽集团旗下各子公司在内的多家车企曝出了降薪裁员方案。
网上先是流传出了上汽大通“关于2020年薪酬及福利调整说明”的文件,从3月份起公司将调整绩效奖金发放比例,原本占工资35%的绩效奖金都要打折扣,级别越高折扣越高;取消年休假补贴、服装费等福利。
随后,上汽集团其他子公司的降薪潮也陆续掀起。截至目前,上汽集团旗下已有上汽大众、上汽大通、上汽汇众、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泛亚至少5家公司被爆将采取降薪措施。
比如网上流传的一份上汽大众降薪的手机聊天截图显示,上汽大众将取消双薪,底薪方面,管理层降25%,员工降15%,总体降约40%。
上汽集团与通用汽车合资成立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也被曝迎来苦日子,包括员工薪酬下降、全体员工将有一定比例被动离职率、管理岗位也有一定比例的淘汰率要求,同时暂停所有晋升、招聘,取消加班费等。
如此大规模的降薪,确实与销量惨淡有直接关系。上汽集团2月汽车产量为32260辆,仅为去年的十分之一,销量为47365辆,同比下滑86.9%。此外根据上汽集团2019年年度业绩预告,2019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约为256亿元,同比减少约28.9%。
企业不赚钱了,少发一些工资本来也是情理之中。不过社会上也出了另一种声音,比如降薪方案虽然看起来领导层比普通员工的折扣要大,但是也有网友指出车企高管的工资本身也不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但是普通员工是要靠工资养家,降薪打击会很大。如果高层年薪80万,就算降30万依然有50万的收入,无非是少存点存款;而基层员工年薪只有15万,降3万都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还有声音认为上汽的研发成本高更多是因为日积月累的供应链关系户太多,导致采购成本居高不下,根本没法和其他对手相提并论。言外之意,本该属于员工的企业利润被,某些领导的关系户拿走了不少。
第三种声音认为以2018年上汽集团的营收财报为例,集团营业收入为9021亿元,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0.09 亿元,而同年的研发支出则为153亿元,相比奔驰宝马大众动辄5-6%的研发投入占比,上汽只有1.79%,更别提在车企工作过的人也都清楚人员成本对于庞大的研发支出来说只是九牛一毛。所以车企其实赚了很多钱,但大部分还是进入了资本家的口袋,这次的大面积降薪也许可以能让投资人关注的财报稍微好看一些,但对普通员工来说真是个不小的打击——在企业社会责任感和资本利益面前,上汽还是没有坚守住前者的底线。
相比之下,广汽的做法则似乎更得人心一些。面对疫情带来的经营挑战,多家车企宣布降薪,但广汽集团表示不跟。3月16日,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广州通过网络发布会表示,由于新型肺炎疫情爆发,导致上月生产停滞,公司将下调今年汽车销量预期目标,由原来增长8%降至增长3%左右;同时强调,集团不会通过减薪渡过难关。
不过在公开表示不会对员工减薪之外,广汽集团也采取了系列措施控制成本,包括压缩管理费用、降低出差住宿和交通标准、设计开销等更加务实的举措。同时,在确保员工加班费用的前提下,加班加点生产弥补人员缺乏造成的产能不足,未来员工将加班加点,每周六日工作。
这种大家撸起袖子共同面对危机的做法,也更能让广大员工感到企业与自己在一条战线上,也会激发其共克时艰的真诚信心。潮水褪去后,才能慢慢感受到“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这句口号谁是用心在喊,谁又只是走走形式。
面对空前的经营压力,有人选择降薪裁员,有人选择共克时艰,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