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朋友和我说,最近是打卡网红餐厅的最好时机,人少。
我苦笑,平时总感叹网红餐厅排队长,各种消费项目花枝招展地吸引着年轻的社畜,我们俩的收入经常月光。到了疫情的关头,方才清醒地意识到,“消费”二字本身,是多么伟大的一种贡献。
凋敝的街道,冷清的店面,生活的安全感第一次被彻底抽离。当巨大的社会机器被按下暂停键,你才会深刻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
汽车行业自然无法幸免。网上购车毕竟还不现实,客户到店意愿直接决定了销量。乘联会已经公布了,2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80%。辛辛苦苦十几年,一觉回到解放前。
但我不想把疫情这样的黑天鹅事件放大来说,我不是经济专家,无法给出宏观的解决方案。而且对汽车圈而言,这几年的坏消息已经足够多。即使没有新冠肺炎,这个行业里,已经充斥着焦虑之音。
我,一个“49年加入国军”的理工男
“雪上加霜”的双重打击之下,作为一名普通的从业者,我也许可以从一个微观的切口,聊聊自己的看法。
我大学专业是车辆工程,入学时师兄说,某北方车企一年发了不止十几薪,而是几十薪。年少的我无比相信,成为一名快乐的理工男,既有踏实的技能,进了车企拿着高收入,也能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当年学机械制图的样子还历历在目
后来的故事你也听说了,汽车行业从我毕业那年起,出现了28年以来首次销量下滑。
理性地说,年轻人似乎都不太需要一台新车了,本身人口就在减少,有互联网,宅家里能干许多事。而且汽车越来越耐用,收入也越来越趋于稳定,换车的周期也不断被拉长。
我必须承认这是大势,但还是会怀念那月月双薪躺着赚钱的日子。
短短四年多,我的专业从校内其他学院热衷转入的热门专业,变成了学弟学妹嚷嚷着要转出的“夕阳”专业。我的同学也开始活络了起来,有人凭着大学里不务正业的经验去做游戏策划,有人去研究大数据,有人去搞咨询,有人去当HR。反正,恰饭要紧。
车企的人情味
我也曾感叹时运不济,但是依然选择坚守,也常劝一些想离开车圈的朋友再等等。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有人情味的行业。
汽车行业不比互联网,没有996,不会把每个人的剩余价值压榨殆尽。任何一个企业进入微利时代,内部的分配制度都变得格外的公平和均衡。
但是,纪录片《美国工厂》告诉我们,企业的生存,才是对员工的最大保障,也是一切“人情味”的底线。疫情当下,再有人情味的车企,降薪,也在所难免。
比如这次,我听说上汽大通“降薪”了, 或者其标准说法是“薪酬福利调整了”。
其实,这只是上汽大通面对下行的市场环境,紧跟市场、围绕市场动作当中的一环而已。如果从更高的视角看待整个车圈所面临的难题,你会发现,这家成立九年的企业,体现出了国有制车企严密的社会责任逻辑和优秀民企的市场化运作。
首先,是面对全社会的共同困难,即疫情本身。上汽大通年初一第一时间复工,生产60台由V80改装而成的负压救护车,迅速驰援武汉抗疫一线,响应速度行业领先。只有疫情快速缓解,市场才能重新复苏,上汽大通抓住了这一主要矛盾。当然,更是体现了高度的企业使命和责任感。
其次,是经销商合作伙伴的困难,上汽大通推出九大举措缓解压力,包括考核、资金、促销等三大维度。保护经销商利益,让合作得以细水长流,是上汽大通在自己的体系内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
谦逊的中国人一直强调先人后己。企业也有自己的“人格”,而“坚决但有人情味”,是大部分像上汽大通这样的车企对外留下的印象。
相比简单粗暴的裁员,薪酬福利调整、与企业经营紧密挂钩是更有“共济”性质的选择。在这次的薪酬福利调整策略上,上汽大通采用区别对待的方法。高层领导绩效奖金面临腰斩,而销售一线和基层员工的薪资收入,则保持基本不变。这一做法极大地保护了普通员工,也确保了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懂得变通,方能转危为机
人情味固然珍贵,但是要化解困难,转危为机,需要理性的路径和方法,和全面拥抱市场和用户的大胆和坚决。
我之所以坚持在车圈,还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自己——汽车并不是一个夕阳产业,但是需要改变。“变”是不变的真理。只有灵活面对市场的企业,才能活,才能活得好。
改变从哪里做起?首先,是企业的战略心态。
疫情带来的竞争加剧,是中国车企优胜劣汰的催化剂。行业格局的调整,将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过程,企业唯有强化市场竞争意识,积极降本增效,革除弊端,方能提升整体竞争力。
上汽大通就选择打破“大锅饭”式思维,积极拥抱这一变革,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快企业适应市场化的转型,激发所有员工的求生欲。例如,引入了营销合伙人制度,鼓励员工前往营销一线,加强收入与企业经营业绩之间的关联,最大程度发挥所有员工,尤其是积极进取的年轻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当年的小岗村,责任到户,多劳多得的模式,用在当下,依然有其强大的借鉴意义。人, 都愿意为自己拼命!
扩张与精耕,走出内卷循环
与战略心态调整相匹配的,还要有符合当今车市格局的“战术”。
在我看来,这几年车市的问题,在于“内卷”——中国车企造的车不是不够好,而是好得“出人意料”,但是汽车消费的蛋糕没有相应地扩大,因此车企生存才会愈发艰难。
解决内卷的核心手段之一便是扩张。竞争意识虽不可少,但是从战术上,开辟出全新赛道,将会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当沃尔沃已经从中国向欧洲出口S90和XC60,宝马宣布要在沈阳为全世界生产X5时,中国汽车工业的实力,早已毋庸置疑。走出去,是中国成为汽车强国的必经之路。
去年,长城、吉利纷纷加速海外市场拓展,上汽集团去年更是实现了海外销售35万辆的成绩。其中,MAXUS品牌实现海外销售21635台,同比大涨32.77%,累计销量超6.4万台。
难能可贵的是,MAXUS品牌海外销量中,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销量占60%以上。新西兰一位名叫戴夫的大叔,驾驶MAXUS V80日行1200公里,已累计行驶100万公里无大修。
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些积极向海外市场扩张的车企,这些有代表性的事例,就像几十年前日韩车企所走过的路径一样。过程难免布满荆棘,但最终能让中国的汽车品牌,成为享誉全球的“金名片”。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虽然市场趋于饱和,但是一些细分的用车市场,依然还有很大的空间值得扩展。
以大众、丰田为代表的大车企,在成熟的平台化技术下,正在努力快速填满各细分市场,乃至推出一些剑走偏锋的跨界车型。以面向主流市场的产品扩张,带动用户基数的扩张,在强势的品牌力基础上,这或许是一种有效的思路。
而以上汽大通为代表的车企,则走出了另一条路线。
上汽大通进一步开发功能型产品,以满足更多用户(尤其是需求相对稳定的大客户)特定场景的需求。例如,G10/G20两款MPV车型多次在重大场合亮相,成为国产高端MPV车型的代表,D90满足越野发烧友高强度的探险需求,皮卡则满足军用、警用、抢险等各种公共市政场景,而大通的房车则已经成为细分市场内国产首选。
我有一个亲戚就与我说起,退休后他想开着大通的房车环游中国。随着汽车消费场景的升级,这类具有功能性的产品,用户群体也将持续的扩张。
努力扩张是一面,内部技术和流程的优化,持续的精耕细作,也是车企能够持续发展的根本。
借助先进的平台技术和数字化工具,MAXUS品牌同样也向主流市场持续发力。
乘用化平台下诞生的G50/D60,凭借蜘蛛智选C2B定制模式,将用户的需求精确地反馈到客制化的产品之上,为主流家庭用户购车带来了新意。这一措施在红海市场中另辟蹊径,取得了出色的成绩——2019年,G50实现年销28446台的成绩,位列细分市场第四名。
我相信,没有任何产业是真正的夕阳产业,困难只是暂时的,从上汽大通身上可以看出,方法和路径,也是明朗的。
后记
我的女友从事着旁人眼里高大上的互联网大数据工作,我虽然经常被调侃“49年加入国军”,但我依然为自己所处的行业自豪。
汽车是我所热爱的行业,也是一个从未让我失望过的行业。它让我看到感情和理性的交织,有患难与共的真情,有柳暗花明的希望,也有拥抱市场的决绝。
或许有人会在寒冬中倒下,但是像上汽大通这样的行业灵活者坚韧者,没有悲情的诉求,只有全体动员,脚踏实地的加快转型步伐。经过市场化的洗礼,蜕变出的个中强者,方能有实力代表中国汽车工业逐鹿全球。
一切困难,都将过去。汽车行业依然值得最顶尖的大脑加入,为改变人类出行的美好愿景,付出智慧和汗水。
共度时艰,同舟共济,惟愿明天醒来,现世安稳。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