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0年,整个中国汽车市场在市场惯性和突发因素的影响下,乘用车市场出现了非常明显的销量下滑,1月份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超过20%,2月份乘用车销量下滑超过80%,轿车、SUV、MPV没有一款新车销量过万,整个乘用车市场在突发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一片萧杀的景象,这也让很多汽车厂商在本来市场表现就不好的情况下,整体情况更加艰难。而且市场一旦低迷,经销商渠道也将受到特别大的影响,所以汽车市场的低迷是全行业、全产业链,没有一个环节可以独善其身,对于自主品牌尤其如此。
![]()
2019年整个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对于自主品牌并不友好,很多三四线品牌难以为继,自主一二线品牌同比持平或者大幅度下滑。如今遇上近10年以内最差的乘用车月销量,对于很多底子不够厚实的自主品牌来说,更是举步维艰。当然对于处在和合资品牌硬碰硬“前线”的自主一线品牌而言,市场也并非多么乐观。
![]()
在这样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汽车厂商在今年都很难完成年初制定的销量目标,这是必然的。所以在这个时候降低全年销量目标,对于减轻经销商的压力,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之前几天,长城汽车超过100家经销商联名致信长城汽车,我们以为是经销商不堪销量持续下滑,向长城汽车发难,结果并不是,事实上这些经销商只是向长城汽车吹了一通“彩虹屁”而已,可见在这个时候,经销商对于长城汽车相对比较信任,但是在我们看来,不信任又能怎么办呢?在自主品牌领域,还能有比吉利、长城、长安这样一线车企更有希望的品牌吗?唇亡齿寒的道理,经销商们比谁都清楚!
![]()
当然长城汽车面对突发因素,销量锐减,以及经销商充满“诚意”的吹捧,迅速做出了响应。日前长城汽车调整了2020年销量及净利润目标:2020年销量目标从此前的111万辆下调至102万辆,净利润从此前的47亿元下调至40.5亿元。这对于减轻经销商的销售压力,还是很有作用的。
当然长城汽车销量目标削减的数字还是很有意思的。我们看到,长城汽车的销量目标下沉了9万辆,利润目标下沉了6.5亿,而1月份,长城汽车的销量为8万辆,所以长城汽车销量目标下沉的数字,正好比1月份多一点点,也就是说,长城汽车“放弃”了2月份和3月份一部分的销量数据,为经销商渠道进一步“释压”,而且还可以看出,长城对于这两个月之外,其他月份的销量依然充满信心。而另一个方面,9万辆销量目标下沉带来6.5亿利润目标下沉,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长城汽车对于单车利润的定位6.5亿除以9万辆,每辆新车利润为7222元?
![]()
2019年,长城汽车总销量为106万辆,同比微增0.69%。在整个自主品牌销量大幅度下滑的前提下,整体的表现算是比较抢眼的。但是在我们看来,2020年111万辆的销量目标,就算没有现在的突发因素,也不可能完成,因为整个中国车市的销量预期是下滑的,对于长城这种百万量级车企来说,想要同比增长,基本上市不可能的。但是这样的销量目标,对于刺激厂商营销团队和经销商,还是比较有意义的。当然如今降低销量目标,同样是为了让营销团队和经销商轻装前行,不要背负太大压力。
![]()
但是长城也存在自身的问题,就算它的销量是百万级别。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便是对于部分车型过于倚重,新车市场爆发力比较差。众所周知,哈弗H6是长城汽车绝对的销量支柱,这款车也是中国SUV市场数十个月份的销量冠军,但是从2019年很多个月份的销量数据来看,长城汽车月销过万的车型还是只有哈弗H6、哈弗M6、哈弗F7,要知道,M6和F7都可以称得上是H6的衍生车型,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也不存在新平台、新技术。而且现在长安CS75 PLUS对哈弗H6的霸主地位虎视眈眈,1月销量相差仅有六七百辆,而且哈弗H6一旦出现类似全新帕萨特那样在中保研一撞成渣的情况,情况可能就会迅速恶化,因为这个品牌没有其他畅销车型。
![]()
与此同时,长城当初放弃轿车产品,现在看来也并非明智,首先,魏建军声称,SUV不做到全球第一,不出轿车产品,几乎已经不可能实现,长城SUV不可能成为全球第一,现在从SUV总量上来看,吉利已经在很多月份超越了长城,长安也是虎视眈眈,而南北大众的SUV产品销量加起来,对于长城SUV就是整体碾压。所以押宝SUV现在看来并不是很成功,而且丧失掉了轿车这一很有成长机会的细分市场,要知道,以长城的口碑,推出轿车,至少不会比帝豪、逸动、荣威i5差,这些车型可以畅销,我们相信长城的轿车也可以,但是长城却放弃了,一条腿走路,对于长城而言,始终充满危机。
![]()
总而言之,长城在这个时候下调销量目标和利润目标,是一个相对明智的选择,对于稳定经销商渠道情绪,减轻销量压力是很有效的。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长城汽车在2019年销量同比微增,现在减轻相关渠道的销量压力,长城汽车潜藏的某些危机就解除了,再看我们看来,一旦出现未知情况,可能长城的情况就未必如现在这么乐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