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50万余元,耗时近半年,辗转6家4S店,下订、退订手续无数……朋友M君怎么也没有想到,去年为了“奖励”自己一台某豪华品牌轿车竟费了如此周折。以至于今年3月初终于得以提车的他,已全然没有了开心,反而有一种烦扰结束的超脱感。
在人生的每个不同阶段,大家可能总会遇到这样的囧境:努力实现和达成目标之后,却又因为这个“目标”而不胜其扰。比如在买车、买房这些相对耗费财力物力的大事情上,在期间乃至事后出现的各种麻烦和纠纷,总让实现目标的人欣喜不起来。
![]()
随着国内汽车社会的到来,在汽车消费领域这样的例子更是不胜枚。在过去的一年,除M君之外,我身边有不少朋友都在这件事上吃了苦头,有些是在买车环节,有些则是在其后的用车环节。
而类似的遭遇,几乎每天都在全国各地出现。而来自官方的统计数据,更是证实了身处困境的汽车消费者不在少数。据中消协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的2019年,国内汽车及零部件类投诉高达34335件,同比增长25.1%。
汽车投诉的同比大幅增幅,对比国内汽车市场过去两年整体的下滑,实在是有点讽刺意味。据中汽协公布的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下降7.5%和8.2%。
![]()
汽车产业发展的周期性因素、主力城市汽车限购、国五切换国六等等成为业界分析中的2019年车市下滑的客观因素。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一部分车企并未在车市不景气的周期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急功近利的心态更是导致了不少汽车投诉案例的产生。
尽管汽车产品质量问题多年来一直是车企以及监管部门共同着力解决的问题,但多年来在汽车核心部件方面的缺陷问题始终屡禁不止。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2019年召回信息显示,发动机、电气设备、车身、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气囊和安全带等核心领域,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问题。
![]()
更为关键的是,这些问题并不仅仅出现在个别汽车品牌身上。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现实,过去的一年,国内共发起汽车召回208次,涉及72个品牌,491个车型,主流车企车企业和品牌几乎都没能幸免。
对于朋友M君乃至更多的消费者而言,产品质量、售前售后的服务,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对于一个品牌的喜好度和忠诚度。比如,M君在订车过程中,亮度放弃自己喜爱的订车品牌,转向价位相同但质量和服务更好的竞争品牌。
当下国内汽车消费者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性,这也使得消费者对车企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上升到来一个新的高度。如果车企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跟不上,甚至在某些核心缺陷问题面前搪塞推脱,在售前售后环节缺乏诚信,自然会被大多数的消费者抛弃。
![]()
随着国内汽车产业逐渐进入到一个相对成熟的发展周期,汽车市场竞争也逐渐渗透到产品、技术、服务、营销等各个环节。在逐渐被热化的竞争态势下,车企不能单纯依靠降低成本来提升价格竞争力,通过更好的质量和服务提升整个品牌的口碑和影响力,最终实现量质齐升似乎才是永续发展之道。
也正因于此,为进一步助力绿色汽车消费生态构建,《一品汽车》在今年“3·15”期间也推出重磅专题报道。我们将站在消费者的立场,重点曝光当下集中出现的汽车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在消费环节经常会遭遇的困境,以及在售后环节遭遇的问题和博弈……
尤其是在国内车市进入存量之争的淘汰赛阶段,产品质量以及消费者权益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关键。因此,无论是自主品牌、合资品牌抑或豪华品牌,都必须将产品与服务质量放在首位,才能真正实现量到质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