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与中国汽车巨头吉利汽车正式签署全面电动化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引发行业高度聚焦。据《一品汽车》了解,这已是两家企业自2013年建立合作关系以来的又一次重要升级。
![]()
据悉,新协议聚焦三大核心领域,即动力电池技术协同、产品平台融合与供应链体系建设。对吉利而言,这是在自建电池产能同时构建的“双轨并行”战略;对宁德时代来说,则是巩固其全球38.2%市场份额的关键布局。
十一载合作再升级
回溯历史,宁德时代与吉利的合作始于2013年,至今已有十一年历程。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双方的合作深度随着产业变革不断演进。在合作初期,宁德时代主要为吉利旗下几何系列提供高性价比电芯方案,助力吉利开拓主流电动车市场。
![]()
随着时间推移,合作范围逐步扩展至吉利多个品牌:从几何系列到银河系列,再到高端品牌极氪。2023年,双方合作达到新高度——极氪001全球首发搭载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支持超快充与高能量密度,奠定了高端纯电轿车市场标杆地位。
![]()
随后,领克900搭载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实现了高效油电协同,显著提升混动车型续航与经济性。具体到后续合作落地层面,《一品汽车》了解到,作为此次深化合作的首个落地项目,极氪9X大型豪华SUV将搭载宁德时代6C骁遥电池,刷新行业性能纪录。
两巨头的三大战略深度协同
事实上,此次战略协议的核心内容明确指向三个维度,每个维度都直指行业痛点。
在技术协同领域,双方将联合研发800V高压快充技术,目标将充电时间缩短至15分钟。同时融合吉利安全防护与宁德CTP3.0技术,提升电池包体积利用率至72%,实现成本降低与性能提升的双重突破。
![]()
同时,在产品平台融合层面则更具创新性,宁德时代的“巧克力换电块”将适配吉利多品牌车型,实现“一电多车”的灵活配置。双方目前已共享超过300座换电站,并计划在2025年将这一数字扩展至5000座。
供应链建设上,吉利获得宁德时代2024-2026年不低于100GWh的电池供应保障,占其年产能的15%。借助宁德时代海外工厂布局,吉利将加速欧洲市场本土化供应,优化全球战略布局。
在《一品汽车》看来,二者的合作模式已从单纯的供应关系跃升为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这种协同效应将大幅缩短技术商业化周期,为消费者带来更安全、更持久、更智能的出行体验。
吉利的电池自主布局与突破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在与宁德时代深化合作的同时,吉利正积极构建自主电池供应体系,形成独特的“双轨并行”战略。2024年,吉利电池自供率已达18%左右,主要通过旗下极电和耀宁两家公司实现。神盾短刀电池已成功应用于银河E5等战略车型,助力银河E5上市45天即交付2万辆的亮眼成绩。
![]()
2025年4月,吉利整合旗下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等资源,成立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电池业务的唯一主体。具体而言,吉曜通行定位为独立科技公司,采用“社会化分工+产业化合作”模式,通过开放技术授权和数据接口,与外部伙伴共建生态。同时探索车电分离、换电模式及电池银行等新商业模式。其战略目标是提升电池自供率至30%,增强成本控制与供应链话语权。
对此,《一品汽车》认为,这种布局反映了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的战略选择,既通过深度合作保障供应链安全,又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避免在关键零部件上受制于人。此外,这场合作对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的影响正在显现。
行业统计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达38.2%,连续11年位居行业榜首。深化与吉利的合作将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同时为吉利实现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40%的目标提供支撑。
在全球拓展方面,双方将共同开拓欧洲市场。借助宁德时代海外工厂,吉利将加速欧洲本土化供应,优化全球布局。这一布局对应对美国IRA法案限制中国电池企业进入北美市场的地缘政治风险具有战略意义。
写在最后:
动力电池寡头与车企巨头的联姻,既是技术攻坚的联合,也是市场份额的共谋。随着5000座换电站网络的铺开和100GWh电池订单的交付,这场合作将重塑中国电动车产业链的竞合逻辑。
新能源汽车行业“淘汰赛”加速之际,吉利自建电池产能与外部供应双轨并行的战略,折射出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的生存智慧。当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与固态电池通过吉利多品牌车型大规模落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获得定义下一代技术标准的筹码,进而影响全球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