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在零几年的爆发性增长开始,每年都会出现一些爆款车型,在这些车型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有着不少共同点——品牌过硬,品质不错、空间实用、价格实惠。正常来说,品牌过硬的合资品牌很难做到价格实惠这一点,除开那些从诞生之日起就拥有着好口碑以及高销量的全球车型,合资品牌要想卖更多的车,就得另寻他法了。
于是,在中国的汽车市场,就出现了一个特殊的车种——“中国特供车”。
对于国内汽车车型比较熟悉的人,应该不会对“中国特供车”感到陌生,从十多年前开始,那些“弄懂了”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合资品牌,就已经开始用“中国特供车”来布局市场了。在那个时候,合资车企们推出的“中国特供车”,因为有着金字招牌,因为足够实用,且价格低廉,所以在国内市场中的销量都有着较好的表现。
比如以前(甚至现在)消费者耳熟能详的朗逸(老款)、新桑塔纳、凌度、福睿斯、现代名图、新赛欧等等车型,无一不在各自的细分市场有着良好的销量表现。这些车型,有的可能平台落后,有的可能配置不足,但他们总有一些同级别车型所不具备的优势来让消费者们为其埋单。
当然,国内车市一直在发展,即便最近已经连续几年销量下滑,但中国仍旧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合资车企们其实早已经不再推出那些“来路不明”的车型来掏国内消费者的钱包,在我看来,他们越来越重视中国消费者的感受,因为最近的“中国特供车”,几乎都带着合资车企最新、最好的技术,以前靠噱头,现在靠实力,下面这几辆爆款车型,绝对堪称目前的“中国特供车”的代表。
关注日系车的朋友对皓影应该有很大的印象,想想那场在朋友圈和汽车圈都传为佳话的伴随着日出的发布会,从一场发布会的用心程度也能看出广汽本田对皓影寄予了多高的期望。事实上,作为“中国特供车”,皓影拥有与师出同门的CR-V同样的机械素质,同样的动力系统,同样的安全配置,同样的科技装备,可见虽为“中国特供车”,但其在整体素质上一点也不含糊。
与此同时,广汽本田为了增加皓影的综合实力,在外观设计上为皓影赋予了在同级别车型中可谓站在金字塔顶端的颜值,特别是BLACK EDITION幻夜版车型的魅力,足以在普通车型吸引年龄稍大一些的消费者的同时,吸引到更多年轻消费者,完全做到老少通吃。
皓影作为新生代“中国特供车”,已经全然没有了以前中国特供车的那种以一般品质和低价搏销量的做法。皓影的动力系统是本田最新的1.5T发动机,以及第三代i-MMD高效混合动力系统的搭载,都表明了皓影在市场中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并且坐入车内,明显能够感觉到它正在摆脱日系车不注重内饰质感的观念,用料厚道、质感出众的内饰,绝对是皓影身上的加分项。
去年广州车展有不少值得关注的车型发布,广汽丰田威兰达便是其中之一。在上个月底,威兰达已经正式上市,作为一汽丰田RAV4的兄弟车型,威兰达不仅仅是一个后来者,同时也是地道的“中国特供车”。
虽为特供,但威兰达却有着让人无法忽视的优势,目前市场上同级别的SU车型,在配置或动力系统不同的情况下,一般会拥有两种四驱系统,而威兰达直接提供了三套四驱系统来共消费者选择,无论是混动的E-FOUR,还是燃油版车型中那套能够在后轮间分配扭矩的DTV动态扭矩矢量控制四驱系统,都绝对是丰田目前顶尖的技术(另一套四驱系统比较常见),这就是能体现现在合资车企对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视的一种表现。
除开前面说到的三套四驱系统之外,威兰达在车身尺寸方面也有优势,对比RAV4,在三围及轴距上都有一定优势。与此同时,威兰达的座椅乘坐质感在同级别中属于一流水准,座椅设计很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可以说完全能够做到久坐不累。而内饰的颜色搭配以及设计,都给人一种向德系车靠近的感觉。
我在这里说到朗逸,可能很多人都会吐槽,但无法忽视的是,从朗逸诞生起,它几乎就徘徊在国内A级轿车的销量前三甲,无论如何,这都能证明消费者对它的接受度和喜爱程度。当然,老款朗逸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平台,比如配置,比如空间,但这些都随着全新朗逸的出现得到了改变。
全新朗逸作为MQB平台的产物,在动力总成、车身尺寸、安全系数等方面,都与老款朗逸不可同日而语。在国人以大为美的观念当中,朗逸Plus的出现更是充分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大”的需求。试想,当一款挂着大众标的A级轿车,尺寸已经完全超越了大众上一代B级车,并且科技配置与安全配置都属于主流地位,价格却依旧比较厚道,谁能不心动?前年正式上市之后的持续热销,便是全新朗逸成功的最好证明。
朗逸的推荐理由最简单——400个人选择它,有可能是这些人不懂车,4000个人选择它,可能有不少人随大流,但是,40000个人选择它,那么它一定有值得被选择的理由,几乎每月都有40000人去选择的全新朗逸,难道不值得被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