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相信早已家喻户晓。作为汽车真正意义上的发明者,奔驰汽车也是最早一个百年俱乐部的成员。基于百年的信仰以及自身的品质,奔驰在国内的影响力也步步高升,甚至说有太多人这辈子的愿望就是能够开上大奔。而在去年的车市寒冬之下,奔驰位于国内的合资企业北京奔驰表现十分亮眼。
北京汽车包括北京品牌、北京奔驰、北京现代、福建奔驰四个业务板块,其2018年的收入与利润的增长仍主要来自北京奔驰的贡献。据北京汽车发布的业绩数据显示,2019年北京汽车共完成收入229亿欧元(约人民币1792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北京奔驰方面的收入就已经达到201.77亿欧元(约人民币1579亿元),同比增长15.7%,足足占到了北京汽车收入的88%。
![]()
一年就能收入超1500亿人民币,这也不禁让人想起了上个月的"奔驰4亿事件"。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许多车企都无法准时复工,而北京奔驰为了能够顺利经营下去,向天津市政府请求特批供应商复工,同时还在信中声称如果再不复工,每天损失将近4亿元。从奔驰去年一整年的收入来看,一天损失4亿确实不是说大话。
![]()
其实,奔驰这么赚钱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看看人家的销量就知道了。2019年,奔驰在全球的销量为233.9万辆,同比增长1.3%。值得一提的是,光是中国就贡献了69.3万辆,同比增长6.2%,占奔驰总销量近30%。一年能够卖出将近70万辆真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毕竟这是一个豪华品牌。而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光是奔驰E级就卖出了15万辆,虽然说数量看起来和其他合资热卖车型差不多,但若是具体到价格,你会发现一辆奔驰E级车都能卖人家两台车的价格了,你说这数字累计下来奔驰还能不赚钱吗!
奔驰在国内混得是风生水起,不过它却一直处于"冰与火"之中。毕竟一面是走高的销量和利润,而另一面则是不断被投诉的质量以及召回。
可以说,奔驰担得起"召回王"这一称号。事实上,召回,对于车企而言其实是很常见的一件事情,但放在奔驰身上,这次数似乎就过于多了。数据显示,整个2019年我国乘用车市场共发布召回公告148次,涉及品牌39个,累计召回车辆673.18万辆,同比减少45%,然而奔驰的召回数量却"逆市增长"。
![]()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自2019年3月12日奔驰首次发布召回公告后,其累计发布召回通告24次,平均每个月2次,召回总量高达145.82万辆,要知道的是2018年这个数字是17.8万辆,而召回的"重灾区"还是国产奔驰C级和E级等主力车型。
多次的频繁召回也能看出奔驰对于产品品控方面的不足以及对国人的不重视。比如最早从去年初就爆出的减震变形和断裂频发,让大家一下子就关注到了奔驰,而其频繁爆出的减震器断裂以及变形事件几乎涵盖了奔驰热销的奔驰E级及GLC车型,甚至奔驰C级也有涉及。于是在众多的舆论重压之下,奔驰进行了召回。据悉,在去年5月底宣布召回的57万辆"减震器易断车"中,有30万辆为国产E级两驱汽车、27万辆为国产和进口C级两驱汽车。
除此之外,奔驰"爆胎门"也很令人气愤。从网站上投诉的爆胎情况来看,奔驰E级和奔驰C级是被投诉得最多的。而它们轮胎爆裂的位置多为胎壁靠轮毂唇部位置,以此看来这应该是与奔驰使用的扁平轮胎有关。再加上后来曝光的奔驰"错装乱装"事件,更是让人看到了奔驰在品质方面的不用心。
或许对于许多追求奔驰的人而言,它最核心的价值或许不在产品本身,而在奔驰百年的品牌积淀、设计以及定位上,奔驰的产品无形附加值更大于有形价值,这也是奔驰在去年虽然负面新闻多多却仍旧能够在销量上不落下方的重要原因。然而,再好的品牌也经不起质量的一次次摧残,毕竟造车,还是必须要脚踏实地,以质量为本,这才是万丈高楼牢靠的地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精选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
国五清库恶果:国六滞销,库存压得4S店透不过气
![]()
他说:“续航并非越长越好!”这下全网炸锅啦
![]()
日本氢能车进入“量产阶段”,我们的“弯道超车”抄错方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