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40医院护士,第一批进驻火神山医院的医护人员之一。
在进驻火神山医院之前,陈敏一家刚从山东烟台老家风尘仆仆赶回兰州。
陈敏赶回兰州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部队递交《请战书》,申请前往抗疫一线。
![]()
作为一名曾经的联合国驻刚果(金)维和医疗队队员,陈敏在防控疫情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她曾在非洲与疟疾和埃博拉病毒正面遭遇;在国内又加入了抗击H7N9甲流的阵营。
![]()
如今,当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席卷全国,她不顾一切,再次站到了最前线。
临行前,8岁的女儿冰冰寸步不离,非要跟陈敏一起收拾行李,一边收拾一边哭:「妈妈,你要记得戴口罩,你要好好的回来」。在给陈敏准备的护手油盒子上,冰冰写到:「上天开眼,妈妈平安;天战疫情,我们胜利!」
![]()
送别时,当军车驶出军营,冰冰又哭着喊着:「妈妈,我等你平安回来」!看着渐行渐远的车队,陈敏的丈夫李涛也情不自禁流下了不舍的眼泪。
前方病毒肆虐,谁也不清楚等待陈敏她们的究竟是怎样的环境,结果更是未知数。
「既然选择了逆行,便要风雨兼程。」
陈敏早已做好直面一切未知的准备,管它是好是坏!
2月2日凌晨3点,陈敏乘空军某部运输机从兰州前往武汉,第一时间进驻火神山医院。
2月4日上午9时许,火神山医院开始收治首批新冠肺炎患者。
3月5日,在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1个多月里,火神山医院已累计治愈新冠肺炎确诊患者1000余人。
至此,陈敏她们已经取得这场战“疫”的阶段性胜利,但战斗仍在继续。
![]()
战疫在一线的陈敏,每天要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使劲勒紧口罩工作十几个小时。
「每天穿上这身装备,防护服又不透气,捂得身上的汗排不出来,如在大雾中行走,里面的衣服都是湿的,口罩勒的耳朵生疼,但她从来没叫过苦」,陈敏的丈夫——上汽大通销售运营中心陕甘宁大区员工李涛说:「在抗疫的战场上,她已经是一个“老兵”了,但是在生活中,她却仍是个普通人。」
疫情面前,她心系病人,也挂念家人。
每次通话,陈敏总要叮嘱家人:「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少出门。」
面对女儿,纵有千言万语,但在视频接通的那一刻,也全都变成了:「要听话」、「要按时上课」、「要保质保量完成课后作业」等这样最普通的话语。
李涛心里十分清楚,女儿是妻子最放心不下的挂念。
![]()
为了更好地照顾女儿,也为了让妻子心安,李涛从烟台老家将父母接到了兰州。
「妻子驰援武汉后,我们家最难的事情就是孩子的问题」,李涛坦言:「现在上网课,没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力真的不行」。
陈敏和李涛的女儿冰冰,今年8岁,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受疫情影响,现在的学校基本都通过网络授课,这给李涛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李涛的工作,出差是常态。
从2000公里外的烟台接父母来兰州照看女儿,也是无奈之举。
![]()
尽管公司给了李涛在家办公的权利,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经过妥善的安排,李涛终究还是提着心将父母接到了兰州。
「疫情当时那么严重,老人万一传染怎么办,如果不来,孩子就没人管了,当时真是纠结了很久。」
李涛说:「没办法,只能为老人做好各种防护,口罩,消毒液还有护目镜,都用上了,到了兰州隔离14天后没问题,这才放心了。」
如今,陈敏依然坚守在火神山医院,与其他医护人员一起,竭尽全力与病魔战斗。而李涛则与父母一起,肩负全部的家庭重担,尽可能地让妻子心安。
作为上汽大通的一份子,李涛和妻子陈敏都是与众不同的大通人。而事实上,还有许许多多如他们一般的人:
他们或是放弃春节休假,第一时间返工支援负压救护车生产;
或是冒着生命危险,第一时间逆行,肩负负压救护车配件的运送任务;
或是直接前往武汉,为重点疫区提供医疗支持;
或是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为生命和家庭坚守。
不管是逆行者还是坚守者,他们都是最美、最与众不同的大通人。
在这许许多多与众不同的大通人中,不乏像陈敏这样的巾帼英雄。她们不计回报,义无反顾,用身躯,抗住病魔的疯狂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