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一词恐怕是近两年汽车行业被提及最多的,无论是新势力车企还是传统造车企业都在竭尽全力地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他们都试图把自己标榜为“变革”的引领者。这届北京车展上,这股“变革”之风表现得更为突出。
![]()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的北京车展共有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家参展商共1022辆展示车辆、105辆全球首发车、64辆概念车、174辆新能源车参展,来自全世界几乎所有的汽车品牌带来了最新的科技产品,几乎每家车企都在自己的站台上宣称要重新定义汽车。
不可否认,随着智能化、电动化、共享化和轻量化被认作汽车产业“新四化”,全球的汽车产业也正处于一个季节交替之中。
从本次北京车展中大家可以看到,除了那些耳熟能详的中国品牌和国际品牌,还集中出现了一批全新的品牌。汽车+互联网、造车新势力、电动车、智能网联、无人驾驶等这些变革的力量,在一次次冲击传统汽车产业的神经之后,变成了一件件落地的产品,而本届北京车展,可以说是这些变革力量的一次汇报演出。
的确,技术带来了新的变革,但对于汽车行业,技术从来都只是引领者,推动变革的中间力量另有其人。
回顾百年汽车行业史,在机械的森严壁垒下,汽车行业的核心技术一百年来从未发生过实质性的变化。老牌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垄断核心技术,跟随者无限逼近,却永远无法超越。行业价值链从零部件到整车,从整车到经销商,层层传递严格衔接。
如今,推动汽车产业变革的恰恰就是来自外部的新势力。以小鹏、拜腾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新造车势力的崛起正在给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也折射出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100多年来最为深刻的变革。
车展同期,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公开表示,“汽车产业的变革,听上去很美好,但挑战无处不在。一切都在变,全新的技术和产品、新的资本、新的产业生态,一切没有先例可遵循。如何才能顺利实现这一伟大的变革?我想唯有创新”。正如王侠所说,变革的本质就是创新,如果没有创新一切变革都是空谈。
此时,在回过头来看看那些顶着“变革者”光环的车企们,谁是真变革,谁是走过场也就不难看出了。
事实上,无论是新势力车企还是传统车企都有做出变革的筹码,虽然那些新势力车企曾经引领了这股变革之风,但在聚光灯下,有很多新势力似乎开始变得不那么“新”了。反倒是已经缓过神的传统车企们,倒有一股后来者居上的气势,这么说并非没有依据。
对于传统车企来讲,虽然与造车新势力起步就谈生态链相比,传统车企老大们的生态圈打造尽管来得有点晚,但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仍使传统车企具有后来居上的机会。
新势力也好,传统车企也好,在变革面前,任何企业都没有捷径,只有创新才是变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