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在某媒体爆料的一份声明中看到,贾跃亭老婆甘薇在网上发文要离婚,并像贾跃亭讨要40亿的天价赔偿金,马上就有网友跟帖逗乐道:原来老贾还有40亿啊!
按照现在95后的年轻人来看,我就是他们眼里的“天真星球来的小公举“,我们总是被贾老板的一次次套路刷新三观,但问题是那些人还真相信了。尤其是那些曾经入过贾跃亭套路坑的那些大老板们,我很好奇他们得知真相时的表情是怎样的!
不过话说回来,我还是想跟大家扒一扒贾跃亭一路走来的那些套路,有些内容可能会存在被“和谐“的可能,能不能看到就看小伙伴们的缘分了。
故事将分为两个篇章,第一篇的故事要从乐视网进入我们的视线时说起,那时的贾跃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有过梦想呢,还是一开始就有了套路的打算?
贾老板想要“自由”
2004年就成立的乐视网,是中国目前为止唯一一家盈利过的视频网站,但围绕着乐视发生的故事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商业史上的一道伤疤,也是资本界、创投圈、互联网行业的耻辱,无数财技高超的行业大佬,身经百战的知名投资机构、证券公司都被贾跃亭这个来自山西小农村大专毕业的会计玩弄于鼓掌之中。
比如马云的云锋基金、孙宏斌的融创中国、韬蕴资本的温晓东、中信银行、华融证券都曾经因为信了贾跃亭,投资或借款给了乐视,至今他们都还是讨债未果。见过大风大浪的孙宏斌,曾经给乐视打款150亿人民币,但钱进去就被贾跃亭转走了,半年之内账上一毛钱都不剩。
孙宏斌在17年9月的融创中国业绩发布会上,摘掉了眼镜哭的像个两百斤的孩子,他说:“老贾连一片羽毛都不肯放弃。”而贾跃亭本人早在乐视崩盘初期就金蝉脱壳,并且远赴美国造车至今未归,所以贾老板的一句“我下周回国”就成了他代表性的金句!
就在一两月前,贾老板又打开了新套路时间表,他在美国正式申请破产重组,企图借此赖掉37.7亿美金的债务,而这番操作极有可能帮他从欠债状态切换为美国自由,当然他依然是不能回国的,国内的债他还没想好怎么赖掉。
那么,我们从头来看,乐视网是怎么在贾跃亭手里被嚯嚯掉的呢?贾跃亭为何会欠债这么多?贾跃亭拼了命也要在美国造车的意图是什么?贾跃亭一手打造的商业帝国真的就是一场资本腾挪的骗局?我想很多人都对这些问题等着吃瓜呢,那我们就一一来讲!
刚创业的小贾
说到乐视,那就要从贾跃亭的背景说起。1973年2月,贾跃亭出生在山西省襄汾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他有一个哥哥叫贾跃民,一个姐姐叫贾跃芳(这俩都是贾老板很好的帮手),他是家里最小的儿子。
少年时期,贾跃亭因为贪玩,高考只考了一个本地大专——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他读的会计专业,毕业后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垣曲县地方税务局担任网络技术管理员,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网管。
在税务局任职期间,贾跃亭结识了当地副县长李广彬的女儿李莉,并很快与之结婚。一年后,心思活络的贾跃亭决定下海,成立了山西垣曲县卓越实业有限公司,那时中国的工商系统还是注册制,直到2014年3月才改为实行认缴制。
过去的注册制是需要实际出资的,你注册一个100万资本的公司,就要有100万现金在账户上来让工商验收,而现在的认缴制则是,你规定一个期限,只要在这个期限前把钱打进公司银行账户让工商来验收就行。(比如你认缴100万,把期限填50年后,这期间你不用实际真正有这么多钱。)
国家这样做是为了方便启动资金不够的人创业,降低门槛以促进民营经济的活力。但当时的贾跃亭只是一个公务员,月薪不过200块左右,他哪来的启动资金呢?
当然是靠岳父,为成立卓越实业,岳父李广彬为贾跃亭提供了40万,李广彬可以算是贾跃亭的第一个天使投资人,而妻子李莉则是他的第一位合伙人。
贾跃亭的卓业实业最早是搞“洗精煤”的,也就是对优质煤进行进一步加工,再高价卖出去赚个差价。除了洗煤业务,此后他还从事了印刷、运输、钢材买卖、电脑培训学校、双语培训学校等业务。
那时候商业环境还相对宽松,竞争也没有现在激烈,只要你肯努力做什么都能赚到钱,而只要能挣钱贾跃亭什么都愿意涉猎,摊子也就自然越铺越大。在这个过程中,因为经营理念不合,引发了婚姻上的矛盾,贾跃亭跟李莉离婚了,他还将卓越实业的股份也转让给了岳父李广彬,自己则带着50万现金离开了垣曲县。
2002年,来到太原闯荡的贾跃亭突然开始了一项全新业务,卖通信基站配套设备,并为之注册了公司——山西西伯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大家看到这应该就懵逼了,贾跃亭之前能干的无非是洗煤、办培训学校等中间商之类的活儿,而现在这项新业务的同行却是华为、中兴这样的企业。
而数电、模电、材料几门课程的基础知识是必须的,而贾跃亭一个会计,你懂通信么?这跨界这么大,里面有些什么猫腻呢,贾跃亭自己给出了解释,当然是忽悠那些风投了。贾跃亭曾经在一个有10几个VC(风险投资)参与的饭局上,就有VC好奇贾跃亭,在山西为什么突然改行做通信了?
贾跃亭解释说,只是从邻桌上听人说到了“基站配套设备“这个名词,从而意识到电信业的迅速发展,而基站蓄电池在当时没人做,于是他就成立了以做基站配套项目为主的山西西伯尔,并在一年时间内,拿到了中国联通在山西大半的业务,这是没有任何通信行业经验的贾跃亭第一次尝到赚大钱的甜头。
野心太大也不好
时间来到2003年5月,贾跃亭带着核心团队前往北京,成立了北京西伯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正是西伯尔联合通信(北京)有限公司的前身,也就是后来在新加坡上市的Sinotel Technologies的前身,至于他为何选择北京,有两个原因!
一是有了初始资本,再加上贾跃亭的野心比较大,北京是个钱多、适合创业的地方,二是当时背后指点他的高人就职了央企,办公地址在北京,贾跃亭过来可以拿到更多资源。
在他2004年筹备ST(西伯尔科技)新加坡上市的同时,视频网站苗头出现,得到指点的贾跃亭立刻决定也要搞视频平台。于是,脱胎于北京西伯尔移动业务部的乐视网也在当年的11月份成立了。
贾跃亭的商业套路也是从这时开始浮出水面,ST和乐视网是两条线,我们一一来看。先说ST,贾跃亭从04年就开始准备上市,直到2007年才在新加坡上市成功。而选择在新加坡上市的主要原因是SGX(新加坡证券交易所)那边上市门槛低,综合手续费低。
SGX对想要主板上市的企业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即可:一是过去3年税前利润累计超过750万新元,二是企业税前利润近一年或者两年累计超过1000万新元,三是上市市值达8000万新元。
而从07年往后,因为新交所市盈率太低的问题,不能很好的反映出企业的价值,很多企业不再选择在SGX上市,中国企业都陆续退市,转向美股或者A股上市。贾跃亭的ST是在07年上市的,他本人直接和间接持有共计80.5%的股份,是第一大股东。
但是,ST在16年就从新交所退市了,原因是贾老板从07年到11年做的财报太假,每年都是大赚,而公司业务本身是不行的,后面明显无法掩盖问题了。11年还是盈利,从12年开始ST亏损问题日益严重,最终被迫退市。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10年的时候,精通财会的贾老板在新加坡搞了一次增发,2800万股,每股0.4087新元,说要装进一些乐视的业务,而且还增发成功了,赚了一笔钱。不过到了14年年报出来之后,ST增发这条路算是走不通了,没人会再为一个业务不明、日渐亏损的公司买单了。
通过这些年报,我们可以看到ST主要客户自称是移动和联通,早期净利率很高,好的时候30%,差的时候也有15%,然后突然连续亏上几年退市,很可能是贾跃亭在财务造假,疯狂从新加坡股市捞钱。
有钱不够还要地位
回到乐视这条线,ST虽然捞到了不少钱,但并没有给贾跃亭带来社会地位,尤其是资源和业内认可度是他迫切需求的东西,而且贾跃亭也知道,这事实干不长久的。04年11月创立乐视网后,贾跃亭就逐渐把公司业务的重心放到了乐视身上,当时市面上的竞争对手只有搜狐宽频和PPTV两家。
这时,商业嗅觉敏感的贾跃亭明显感觉到,视频领域未来的竞争是版权之争,他并没有采取市面上的盗版内容+广告的路线,而是率先尝试了自制剧。乐视成立的第一个月,就投资制作了中国第一部手机电视剧《约定》,该剧就是由贾跃亭的现任老婆甘薇(已是前任)主演,这部剧最终因为太烂没人看,没产生任何水花。
失败之后,贾跃亭不得不放弃自制路线,转而走向版权采买。此时的乐视开始改走正版+付费路线,因为当时视频大战还没开始,国家重点监督的还是音像制品,对互联网内容还不够重视,加之各家平台都在搞盗版,这时能有个到处买买买的主儿已经是不容易了。
于是,乐视开始用白菜价采购各种内容,在上市A股时的招股书显示,2007年乐视采购电影、电视剧的均价为1.74万元每部,2008年为2.68万元每部,2009年只有1.47万元每部,这三年的版权采购费用加起来也只有5850万元。
截至2010年4月,乐视拥有电影版权2324部,电视剧版权4.31万集,形成了行业壁垒,也成功避开了和土豆、优酷等巨头的正面交锋。这些版权采购的钱都是从ST公司和中国联通来的。
2005年,乐视成为了联通的流媒体内容提供商,当时手机还没进入智能机时代,为确保手机业务抵达用户终端,乐视还独家包销了LG C950手机,并因次让乐视赚了一大笔。随后,乐视又拿着和中国联通合作的成功案例,开始了与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影集团的合作。
但步子迈的太大扯到了蛋,2006年乐视的资金几乎断裂,裁员多达80%。但是在2007年ST在新加坡上市后,乐视网也撑了下来,之后乐视开始了盈利之路,2007年-2009年收入从3691万元增长到1.46亿元,增长295%;净利润从1469万元增长到4447万元,增长203%。
而在2007-2010年四年间,付费用户收入占整体营收的比例从86%降至41%,而广告及用户分流收入则从14%提高至32%,原来为零的版权分销收入占2010年营收的22%。也就是说,早期乐视的版权采买战略还是有作用的,很多其他平台想要买某剧的版权,得从乐视这里买。
眼看土豆和优酷各自融了三四轮,贾跃亭是一直想找VC入场的,因为有钱就能更快的扩大规模以及购买更多版权,但可惜当时并没有人认可贾跃亭的商业模式,加上贾跃亭的乐视所占市场份额并不靠前,即使是盈利状态,也没什么说服力。
不过在2008年,乐视网还是获得了深圳创新投资、汇金立方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南海成长精选基金三家共计5200多万元的投资。并且在他们的帮助下,乐视顺利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中国在线视频网站第一股,优酷、土豆都排在乐视之后才上市。
一起都是为了套现
上市之后的乐视网就没了那么多顾忌,股东的股权未来几年都可以陆续变现,这时的贾跃亭又开始搞新的幺蛾子了。在同行纷纷跟进版权之时,贾跃亭再度进入自制剧,自建影视公司。2011年9月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成立,年底又成立了乐视影业,并且邀请了电影界颇具影响力的张昭加盟。
2012年1月,乐视达成了与CNTV(中国网络电视台)的合作,乐视推出的互联网电视机顶盒与CNTV之间完全绑定,每台互联网电视机顶盒将拥有广电总局发放的唯一编号。乐视体育频道也在这年上线,之后贾跃亭又将刘涛、孙红雷、周迅和王宝强等11位明星拉为股东,在明星效应的背书下,乐视体育获得A轮8亿元和B轮80亿元的融资,估值迅速攀升至215亿元。
自此,乐视有了平台+内容,而终端+应用还需要布局,于是贾跃亭邀请了联想的梁军加盟,担任乐视网副总裁兼乐视TV事业部总经理,开始涉足电视领域。6个月后,乐视事业部从乐视网分离,成立乐视致新,开始了烧钱补贴的方式,电视亏本送,但看内容要买会员,用这个商业逻辑来入侵硬件市场。
2013年3月,贾跃亭正式宣布乐视将联手富士康,一同打造超级电视和乐视盒子等产品,形成全面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生态系统,贾跃亭还针对乐视的生态系统创了一个现代汉语词典上查不出的词——生态化反。
生态化反、生态闭环一度了乐视的代名词,乐视也是在此时开始被业内同行嘲笑,说这就是个PPT驱动型的公司,产品跟不上发布会,只会讲故事。同年11月,已经合并的优酷土豆、搜狐视频、腾讯视频和乐视网四家联手向百度、快播等公司进行了盗版诉讼,版权之争进入白热化。
而不缺钱、大规模扩张和不断开展新业务的背后,是贾跃亭刻意对外营造出的形象。这一年,贾跃亭和他的姐姐贾跃芳,两个人在十几个月的时间内开始了多达33次的股票质押、解押活动,两个人被质押股票占个人名下股票总数的比值在38%-84%之间大幅波动。
对于股票质押融资,简单来说就是股票抵押给信托或者券商机构,获得一定量的现金贷款,等到股价升高再解押,因为有质押率的存在,所以不断质押、解押的过程就像滚雪球,可以获得越来越多的现金,但条件是股价要一直上涨,如果中间乐视股价低于某个值,贾跃亭的股份就会被券商卖掉,那对贾跃亭来说就可能失去乐视的控制权,所以贾老板也是个赌徒。
看到这我想应该有人明白了,为什么贾跃亭要在13年开始,疯狂造出各种概念,一向低调的贾跃亭要频繁出席各种发布刷脸,就是为了讲故事,已获得市场更多的关注度,以此来推高股价来不断进行股票质押融资,此时的乐视已经出现了现金流问题。
乐视的盈利情况其实相当蹊跷,别的视频巨头都在赔钱,而乐视居然能在上市前三年都挣钱,但三年后现金流出现了问题,跟前面的ST公司情况是不是很像,乐视自己的解释是,业务收入来源于运营商的点播以及版权分销收入,但始终不公布细节,无法解释上市前三年的财务数据与经营成本之间的自相矛盾。
华兴资本的CEO包凡,在业内名气很大,曾经作为FA(财务顾问)主导了美团、大众点评的合并,58、赶集的合并,去哪儿、携程的合并还有滴滴、快的的合并等等,他在评价乐视的时候很直白:业内排名第十七的视频网站,有着第一的财务指标,变戏法啊!贾跃亭你骗的一时,骗的了一世么?
写在最后
贾跃亭说过:”我们所吹过的NB,正在一一变为现实”。这一篇的故事至少说明了一点,贾老板确实很牛逼,该赚钱的时候一点也没手软,不管你是谁!
下一篇我将继续给大家说说贾跃亭是如何从乐视的烂摊子中解脱的,他又是如何用造车计划赢得去往美国的机会,贾老板又是如何计划从赖账困境中解脱?
未完待续......
撰文 ⎮ Sam
编辑 ⎮ Sam
图片 ⎮ 品牌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