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车王》:福特是生产垃圾车的垃圾公司?
新车新技术 2020-02-17 17:52:47 0
记者丨张一弛
责编丨听雪煮火锅
《Ford VS Ferrari》这部电影在去年上映之前就想和大家聊聊,因为这是个在车迷之间很容易产生共鸣的话题,同时背后还有许多让人津津乐道的桥段。后来想了想,还是说等上映之后再聊好了,但前两天的奥斯卡颁奖季让这部电影再一次成为新闻,于是终于没忍住刷了一遍《Ford VS Ferrari》![]()
看完之后,我坐在屏幕前回味了很久,心里的感受有点复杂。没错,这是部很棒的电影,两个半小时中没有给我上厕所的理由,但是和我所预想、所期待的很不一样。这有点像。准备去吃一席正宗的川菜,可到头来去是一桌地道的粤菜,不知是好是坏,总归有些奇怪。在我脑中《Ford VS Ferrari》应该和题目一样,法拉利是当时勒芒赛场的霸主、孤独求败,福特则是手握屠龙刀的挑战者,而且是以门外汉的身份进入勒芒赛场。接下来福特如何运用手段和战术去扳倒法拉利,是一个大逆袭,是双方斗志斗勇,有点2004年底特律活塞干掉洛杉矶湖人那种意思。![]()
但电影却是以卡罗尔•谢尔比为主线,或者说是从他的视角来讲述这一场经典的战役,最终以肯•迈尔斯的离世作为结尾。所以我的观影感受就如先前所说,很复杂,有时候看着看着就出戏了。其一,我心中总想着福特和法拉利针尖对麦芒,双方叉招换式大战三百回合,结果法拉利的戏份实在太少了,缺少“打戏”的情况下,我只能脑补法拉利了。其二,为了故事情节的推进,所以对人物形象和事件细节做了艺术加工,这无可厚非,只不过在熟悉背景的情况下,就觉得有些别别扭扭了。![]()
来说几个细节,影片中把福特公司刻画成一个极端官僚主义、办事效率低下的公司,并且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勒芒的赛场上。即便不太熟悉这段历史,但只要了解赛车那么也能够知道这段内容中加入了很多的艺术加工。赛车是一项团队竞赛,从研发、生产,到车队运营、管理,最后到策略和车手,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而我们看到的只有赛车和车手,一台快车加上顶尖的车手,冠军便唾手可得。事实上,有台快车加顶尖车手未必会来带胜利,这一点法拉利车迷应该深有体会,去年的比赛车队总能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把一切搞砸。![]()
福特此前对勒芒完全没有经验,想要击败法拉利难度可想而知,如果内部还勾心斗角那么更加成功不了。就好比国足一直被韩国按在地上摩擦,有一天我们要反击战胜韩国队,那一定是天时地利人和均在我方,上场前教练和球员还在吵架这种事怎么可能呢。剧中的“坏人”里奥•毕比实际上没有那么糟糕,1965年福特惨败,谢尔比当时并不被福特二世看好,是里奥•毕比将这个项目持续了下去,这才有了1966年的完胜以及后续的荣誉。另一位主角肯•迈尔斯始终贴着悲情、怀才不遇、政治牺牲品的标签,可实际上也是为了刻画人物所做的艺术加工。![]()
要说政治斗争,我觉得这个词更适合法拉利,本来意大利人就是有点狡猾、心里喜欢捣鼓点事情的形象。1966年福特在勒芒夺冠,从法拉利的角度看,除了对手强大自己的原因也不少。当时法拉利P3赛车的极速不如福特GT40,但是法拉利更轻、弯道性能更好,同时燃油消耗量也低于福特。所以法拉利的策略是不追求极致的单圈成绩,而是要稳定性,利用少进站的策略取胜。不过,这套策略还有个前提,法拉利需要一个诱饵,它的任务是在赛道上疯跑,榨取赛车的所有性能,引诱福特追击从而打乱他们的节奏。![]()
诱饵的工作应该交给谁呢,自然是最强的车手了。剧中一直在刻画肯•迈尔斯车技精湛的形象,但是法拉利这边也不是酒囊饭袋,其中约翰•苏提斯可是F1的世界冠军,我觉得名望和水平至少不在肯•迈尔斯之下,他也是法拉利的王牌。所以计划中约翰•苏提斯就是那个诱饵,但就在比赛即将开始的时候,约翰•苏提斯宣布不会参加比赛,本人的说明是“政治原因”。![]()
约翰•苏提斯1964年F1车手冠军,并且他还拿过世界摩托车锦标赛冠军现实是法拉利的车队经理对约翰•苏提斯并不感冒,即便他是F1世界冠军,是最佳的“诱饵”,但依然遭到了排挤,最后这给任务交给了别人,约翰•苏提斯一气之下就转身离开了赛场。这个桥段有没有很熟悉呢,没错电影了也有,只不过安在福特这边。![]()
当然,法拉利的失败不能归结于约翰•苏提斯的离开,即便他在也无法扭转乾坤。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法拉利的问题,车队内部是有矛盾的,至少不像电影中那么平静。其实在我心中,福特和法拉利的形象正好与电影中相反,法拉利对于比赛的诉求是复杂的,可能有很多场外的因素夹杂在内。反而福特是单纯的,单纯的像个赌气的孩子,只要击败法拉利就可以。以上就是我自己的一点小感想,电影还是推荐的,故事发展的很紧凑,细节处理很到位,无论是否喜欢赛车都可以看看。也许我就不太适合看这些有历史背景的电影,之前看大导演诺兰拍的敦刻尔克也是如此感受。![]()
最后再说几句勒芒吧,其实之前很多期内容都有提到这项赛事。比如聊捷豹有说C-Type、D-Type在勒芒如何强大,这是1950年的的事,也就是在法拉利与福特故事之前;而在聊保时捷博物馆时谈到的917正是终结福特连胜的选手。说到保时捷故事又来了,电影中把法拉利塑造成勒芒扛把子的形象,如果站在今天看,保时捷才是大魔王,从1979年到1987年这9年保时捷拿了8个冠军,加上后来的保时捷919的垄断,感觉只要保时捷参加别人就别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