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下眼前上海的垃圾分类,上海现在的公共垃圾桶是四色垃圾桶。红、蓝、棕、黑四种颜色,分别装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湿垃圾、干垃圾。费了半天劲按色分桶投放的垃圾是不会混在一起处理的,每种垃圾由不同的垃圾车来运,对号入座。不同垃圾搭上自己的垃圾车,走的路线也都不一样,湿垃圾要拉去资源化利用;有害垃圾要被垃圾车送到废危垃圾处理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干垃圾要装车送到焚烧厂用来发电或者送去填埋场填埋。玻璃瓶、旧报纸、塑料罐这类可回收垃圾,在上海可以变积分兑换小礼品。
我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垃圾车还和上海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它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三轮车造型,底盘采用的是上海581三轮摩托底盘,熟悉上海581型三轮车的朋友一定知道,这玩意个头不大,由这个底盘制造出来的垃圾车载重量特别少,不到3吨,需要靠人力装卸垃圾。581三轮车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诞生并广泛在民间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名副其实的国民车,仿制日本大发三轮车,为什么叫581?是因为在1958年1月量产,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在街头活跃。
当然,后来很快咱们国家的垃圾车又出现了一种挂桶式垃圾车。这种车我小时候印象还挺深的,这车必须有专用的垃圾桶,车的右边有一个链条式的车梯升降系统,专用的垃圾桶往上一推,就自动升高,把桶里的垃圾往车斗里一倒,完事再放下,这垃圾车收垃圾时动静特别大,所以,容易引起围观,这就是我为什么对它印象深刻的原因。后来这种车也见不到了,因为这车消耗能源过多,配套的垃圾桶也特别容易坏。
现在咱们收垃圾大部分还是靠人工介入,但实际上在国外,垃圾车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实现得还比较早,早在20世纪50年代,登普斯特(Dempster)公司发明了前式装卸垃圾车,车有一个机械臂可以将车前的大垃圾箱拿起和放下,车的承载是35到40立方米的容量。当然还有一种后压缩式垃圾车,这车压缩垃圾的能力特别强,所以特别能装垃圾,也被广泛使用。
所以,您看,在垃圾车这么一个专用车型上,咱们的智能化和机械化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不过随着这轮垃圾分类热潮在全国陆续启动,咱们也可以看看今后会不会有高级的垃圾车出现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