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家看到这篇F1中国大奖赛观赛游记的时候,下一站的巴库大奖赛正在进行中,今天是排位赛,明天就是正赛开始。
作为一个从小热爱汽车的F1车迷,在屏幕上看了十几年的F1却从来没到现场看过一场F1比赛,说起来还有那么点愧对“车迷”二字。在今年的F1中国大奖赛上海站前的半个月,也不知道哪来的念头,突然想到要不就今年去现场看一次吧。于是就有了你们现在看到的这篇F1观赛游记。
今年正值F1中国大奖赛15周年,也是F1这项赛事被“自由媒体”这个公司接管后的第一年。凑巧的是,CCTV也在阔别F1多年后也重新拿回了F1的转播权,今年大家可以在CCTV体育频道观看全年21站F1比赛的直播了。所以今年的上海站还是挺有纪念意义的。
周五是整个比赛周末的第一天,共有两场自由练习赛,上、下午各一。人不多,因为大部分观众不会选择在周五前往赛车场,毕竟周五是工作日还得上班的嘛,练习赛的资讯在网上看看得了。然而我还是在周五下午来到了上赛,一来能够多感受感受现场气氛,二来可以先踩点探路。
周五前往赛场的一大好处是,拍照打卡会比较轻松。除了大家刚才在封面图里看到的那个全新的F1 LOGO之外,这个红色的头盔也是打卡合影的大热门。不过我看到这个头盔之后的第一反应是寻觅今年F1赛车上新增的那个看起来像人字拖名叫Halo的东西,这是今年F1的一大槽点,可惜主办方并没有这个想法。
让我们回到赛场周边,场外有不少展位,一些与F1关联的品牌会在这里做相关展示和互动,其中最值得参与的大概是这个换轮胎的比赛。几年前F1比赛取消了赛中加油,因此进站要做的就只有换胎了,所以换胎也成为了各家车队不容出错且争分夺秒的环节,为了极致的换胎速度导致失误的情况也常有发生,目前F1车队换胎最快的时间在2秒左右。
其他展台的互动项目大多数都是电子游戏,诸如图中马石油展位的仿真赛车游戏或者是VR体验等。我倒是觉得,好不容易大老远跑来看个F1,这些普通商场和游戏厅里也有的项目就不必在这体验了吧,排长队也老花时间了。
其他展台有一些车辆展示,奔驰带来了几辆AMG,在展台灯光打得不错,拍照效果棒棒的。猜个车呗,这辆磨砂灰的V8 BITURBO 4MATIC+具体是哪款车型?猜对无奖^_^
这边是阿斯顿·马丁展台,显然这是跟了红牛车队的团,他们带来了最新款的Vantage,旁边还有一辆DB11。部分时段车迷还可入内合影,这在车展上可是几乎见不到的。
雷诺展台就不太走心了,除了摆放了一辆旧款的F1赛车之外,民用车是清一色的白色奶爸车,这可不够接地气啊,毕竟这是赛车场,怎么地也得弄一辆鲜黄色的梅甘娜R.S.来嘛。
对于老外来说,看赛车与喝啤酒是分不开的。今年F1上海站的主赞助商是喜力,在喜力的展位前,有一长条队伍正在等着买啤酒,队伍里90%都是老外。
说了这么久,怎么还没见着活的F1赛车啊?行,现在我们就去主看台。虽然我买的票是大直道末端的H看台,但在周五这一天,只要你有票,都能到主看台去观摩,铂金区除外。
好嘞,车来了。我还没适应F1赛车这速度,追不上焦啊。
这两张效果稍微好一些。其实在看台上想要拍出满分的F1赛车照片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好的机位都留给官方摄影师了,其次F1赛车速度之快,对于摄影技术和硬件设备的要求都比较高。要让赛车实而背景虚,双手的角速度就得跟上赛车的线速度,而且这个线速度是不均匀的,得多次尝试总结经验。
购买主看台的票最大的优势是能够看到维修区的动态。有经验的车迷甚至还会买到自己最喜欢的车手的车房正对面的位置,这样一来在围栏上悬挂其车手所属国籍的国旗也会更容易引起车手的注意。
而主看台的劣势也非常明显,几乎不会在视野范围内看到超车的画面。首先一号弯距离主看台已经有几百米了,其次一号弯是个回转角度非常大的弯,而且是个高速渐变低速的弯,入弯之前没有合适的超车机会。在上赛道一号弯发生过的最经典的超车是2006年舒马赫超越刚出站的费斯切拉,那一年的上海是场雨战,也是车王舒马赫职业生涯最后一个分站冠军。
车王舒马赫2012年末第二次退役后,2013年初遭遇了一次滑雪事故,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以植物人的状态躺在病床上。直到现在大概也没几个人知道车王的真实近况。每一场比赛的转播画面里都能看到为车王加油的标语,上海站也不例外。加油舒米!
周五下午的第二次自由练习赛末尾阶段下起了中雨,各家车队都提前结束了这一阶段的练习赛。天气预报显示周六的排位赛和周日的正赛都不会下雨,所以各车队就不必继续在雨天进行练习来收集数据了,万一不慎Duang上墙了还得连夜修车呢。
在练习赛里,练习的内容不仅仅是在场上收集各种数据,车手进站的时候也会模拟正赛时的进站程序,为的还是在正赛进站换胎的时候能够尽可能熟练来节约时间。
既然练习赛结束了那么我也暂时打道回府了。第一天来主要是探路,并且趁观众还不太多的时候看看场外的一些互动项目。其实外圈还有一些相关活动,不过这一天没时间了,第二天再来逛。
往地铁站走的路上发现了一个非常非常糟糕的体验:黄牛巨多!!!一路听见的不是车迷们对于现场观赛的感想,而是:“门票回收门票回收,明后天不来看的可以把票退了啊!”心想哪来的这么多黄牛,而且真的会有人只来看了周五练习赛不看周六日的排位赛和正赛么?
周六这天我就不能去主看台了,得按门票徒步到非常遥远的H看台。周六这天的上座率还是比较一般,也许大多数观众还是要到正赛才到现场来看比赛?
H看台位于大直路尾端,也是整个上赛道最容易出现超车的位置,这也意味着这个地方也容易出现撞车事故。对于观众来说,赛车们各安其位绕圈圈是没什么意思的,有超车才好看,如果能有撞车,那就更是沸腾了。
当然了,排位赛里通常不会出现什么撞车事故,车手们都会保持一定的车距来保证自己能有足够开阔的空间创造最佳单圈速度。即便有事故,通常也是单方面失误撞墙的那种。
44号梅奔AMG赛车,英国车手汉密尔顿,说实话我个人还挺希望他能拿下中国大奖赛冠军的,毕竟这个赛季前两站的冠军都是法拉利车队的维特尔,如果开季就让维特尔三连冠,那今年总冠军大概率是他了。不过在拿下周五两次练习赛第一之后,汉密尔顿从周六开始就不那么顺利了。
不过我个人并不是汉密尔顿的忠实粉丝,图中这辆7号法拉利才是我最支持的车手——基米·莱科宁,然而从2014年第二度加盟法拉利以来就没有再夺过分站冠军,这对于法拉利车手来说挺说不过去的,只是如果大家对法拉利车队这趟“浑水”有所了解的话就不难理解了,种种原因。目前莱科宁是现役F1车手里最老的一位,唯一一位70后。
有自己喜欢的车手当然是没问题的,但与此同时不能以贬低其他车手及其粉丝为基础,对其他车手当然也得尊重,毕竟不能盲目追星。当我多年前还是个小车迷的时候,我也不是没有贬低过其他车手及其粉丝,但后来长大懂事了就会开始觉得那种行为实在是幼稚。人嘛,谁没有傻过呢?
图中这辆是威廉姆斯车队的赛车,两三年前威队的实力还能稍微跟梅奔抗衡,今年的处境甚为糟糕啊,争取不垫底成为两位年轻车手的目标,说到底,还是缺钱,没钱没法研发。嗯,F1就是个烧钱的运动。
这几位外国友人是红牛车队的支持者,每当有红牛的赛车经过时他们都会起身招手。在周六上午的三练中,红牛车队的里卡多遭遇了引擎故障,技师只有一个中午的时间来修复赛车。终于在第一节排位赛的最后三分钟,里卡多重新驾驶赛车回到了赛道上,这几位外国友人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喏,这就是红牛车队的里卡多,他几乎要失去排位赛资格,如果技师没来得及修复赛车,正赛就只能排在末尾发车了。然而命运就是如此弄人,中国大奖赛的结局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话就还是留个悬念吧。
解答个问题:为啥F1赛车尾部常冒火花?因为F1赛车的离地距非常小,赛车在高速行驶时在空气产生的下压力下会进一步下压,尤其是在胎温未达到理想值时,胎压也未达到正常值,木制底板与赛道摩擦就产生了火花。
这辆身上同样印有红牛标志的是红牛二队的赛车,今年小红牛与迈凯伦车队互换了引擎供应商,迈凯伦总算是摆脱了“猪一样的队友”本田。然而小红牛换上了本田动力单元之后,车手嘉斯利在上一站比赛里勇夺了第四名的好成绩,这可是迈凯伦和阿隆索过去几年都无法企及的成绩,造化弄人。不过话说回来,本田引擎的声音跟别家还真不一样,比别家更难听。
说了这么久,还没说现场看和听F1跟电视上有啥不同呢。最大的区别其实在于声音,的确,现在的F1用了V6的小排量增压机之后,声浪的舒爽程度远不如从前的V8和V10,据说以前看现场都得准备耳塞,现在不带耳塞也是没压力的。以前V8和V10的时代没有来现场看过,但现场听V6的声音会有一种赛车自带大功率功放的效果,尤其是在大直道末端听着赛车远远地开过来的感觉。所以以前的V8乃至V10甚至V12是什么感受,我很想知道。
排位赛结束,法拉利继巴林站之后又一次包揽了前两位,然而在巴林站,法拉利没能把这个完美的起跑位置转化为完美的胜利,不知道中国大奖赛上表现如何呢?
走,我们继续逛赛场去。这张图的拍摄位置就是草地J区,这里的门票是全场最便宜的,草地票不设固定座位,想要好的位置就得提早来占位。这个草地区域角度非常好,但距离赛道比较远,加上围栏比较高,看得不是那么的清楚。
周日我还看到草地J区有人直接在上面搭帐篷看比赛的呢,这显然是个资深现场观赛的车迷,会玩儿!草地票的最大弱点是万一下雨就相当不好办了。
与周五一样的是从H看台往主看台走的路上,一路都有黄牛在“嗡嗡嗡”地问门票卖不卖。这个体验真心太差了,不知道门票实名制的话能不能治理这一现象?这是主看台的一角,能看到颁奖台。
在F1比赛周末期间,上赛道周边靠近水景广场的位置还举办了上海汽车文化节。这听起来像是个为弘扬汽车文化而设的活动,我们进去看看是怎么个弘扬法。
都说我们国内缺乏汽车文化,然而汽车文化到底是个啥呢?这也是个很虚的概念,以我个人的理解,当汽车不再单纯地作为一个工具出现时,或许汽车文化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图中有几辆不同流派的改装车,改装车在国内处于灰色地带,近年来都说要合法合规化,但一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改装车见过不少,像这辆甲壳虫的改法却相当鲜有。不说好看不好看吧,至少这表达了一种态度,而且目测车主也不会把这车开上路。
看到“耀莱成龙”四字就知道这是成龙大哥的产业了,但这并不是演艺部前来参展,而是一个车队。了解WEC耐力赛的同学们肯定知道这支车队,组建于2015年,是第一支代表中国参加WEC的车队,在2017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获得了LMP2组的冠军,让五星红旗在勒芒赛场上随风飘扬。
在汽车文化节展区里依然不乏各种电子游戏,想玩的话同样得排队。
我还没在路上见过活的RS 3呢,五缸四驱小钢炮,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选装比后轮宽的前轮。图中这辆大概是专门用来跑直线加速赛的,见右上图中尾翼就知道了。
这辆GT-R与刚才那辆RS 3在同一个屋檐下,这辆车能更确切反映跑直线加速赛的用途,后视镜都拆掉了,尽可能降低风阻。
与整个汽车文化节最格格不入的大概是这个展台的歌舞表演,是那种山歌,配合这样的服饰,大家可以脑补一下场面,这大概是嘉定这边的传统文化。我们当然尊重不同的文化,只是真不是任何不同的文化碰撞在一起都能产生“化学反应”的。
关于汽车文化节这部分的内容比较少,不是因为我懒,是因为这个所谓的文化节规模本身就小,而且商业气息相对较浓,颇有一种为了举办而举办的感觉,还得加油啊。
接下来是周日的正赛了,我们从去往赛车场的路上说起。前面才说到雷诺展台应该搞一辆梅甘娜R.S.去撑场面呢,这一天我就在嘉定新城见到了一辆梅甘娜R.S.,不知道车主是不是也把车停这坐一个站去看F1呢。
地铁站遇到的这几位橙色主题的外观友人显然是有阵营归属的,红牛车队33号维斯塔潘。外国人看F1很潇洒啊,啥都不带,轻装上阵。
到达上赛,安检队伍浩浩荡荡。今年负责F1上海站安保的保安公司似乎闹了不少笑话,辱骂观众的、对中外观众区别对待的传闻不少。别误会,说的是对外观观众极其友善和宽容,对中国同胞十分苛刻。我在排队进场的时候也观察了一下,安保人员见到外国友人时脸上的确会多一丝微笑。
对外国友人送去微笑当然不是什么问题,只是在此同时若是对中国同胞送来臭脸的话难免会有崇洋媚外之嫌。我真的希望这些传闻仅仅是传闻。
这是赛场内的饮食价目表,大家随意感受一下即可。
在通往H看台的路上有两排车手简介,信息量不大,主要是供车迷合影用的。红牛车队里卡多这块板子边上甚是冷清啊,他最大的喜好是登上领奖台后把香槟倒进鞋子里再往嘴里灌,据说这是澳大利亚人的传统,叫做“Shoey”,可译为“鞋饮”,可之前也没见澳大利亚车手这么喝香槟啊。
另一位红牛车手维斯塔潘,17年就成为了F1正式车手,随后国际汽联规定必须年满18岁方可开F1,所以他这个最年轻的纪录以后就没有人能打破了。维斯塔潘的驾驶风格非常强硬,他进入F1以后的时间里,场上发生的不少经典事故都有他一份。
迈凯伦车手阿隆索,人称“头哥”,作为场上能力最强的车手之一,也作为两届总冠军,头哥在过去几年一度成为赛场上的最佳段子手。缘起这几年他得不到一辆给力的赛车,比赛中与车队之间的无线电通话总是不经意间就爆出“金句”。今年迈凯伦换了雷诺引擎,然而成绩却没什么起色。
梅赛德斯-AMG车手汉密尔顿,对待车迷也相当亲近。在比赛周末前的周四晚上还“偷偷地”去到了外滩为幸运的车迷送礼物。为什么是幸运的?因为他都是把礼物藏在某处,再把视频发到微博上让车迷去寻找,和车迷玩起了捉迷藏。遗憾的是当晚我也在外滩,可就是没刷微博!!恨啊!!!
还是按门票上的座位来到H看台,看对面K看台上的国旗,那是阿隆索和汉密尔顿的车迷坐到了一起。07年那会儿,这两位共同效力于迈凯伦车队的车手闹起了内讧,两人关系一度跌至冰点。多年后二人却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那句老话说得好,最大的对手是队友,不当队友之后都是好朋友。
赛道边上站的这一排是赛道工作人员,通常大家亲切地叫他们“马修”,这是英文单词marshal的音译。当赛道上出现事故,他们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清理赛道,一场成功的赛事离不开他们的工作。
周日的上座率比周六高了不少,不少车迷都早早地来到现场。至于午餐怎么解决?有的选择在场内消费,有的则是背了一大包零食。
在比赛开始前的一个多小时是车手巡游环节,不同的分站比赛会有不同的巡游形式。有些分站是每位车手分别乘坐老爷车绕场一圈,有些分站就像图中这样所有车手都集中在一辆拖挂车上边接受采访边巡游。也可以把这辆拖挂车叫做“拉猪车”。拖头是奔驰的,看来奔驰给F1充值了不少啊,当然了,比赛是公平的。
安全车和医疗车也都是奔驰的,分别是AMG GT R和AMG C 63 Estate。向来对AMG GT系列不太感冒的我看到在赛道上疾驰的安全车竟然有一丝丝心动,而且这安全车的V8声浪可比F1赛车的V6好听多了,尽管音量小得多。
比赛即将开始,这时候看台上就已经密密麻麻的了,关于这场比赛的内容我就不多说了,毕竟直播回放在网上都能找到,我挑几个有意思的片段掰扯掰扯得了。
起跑的顺位本来是法拉利、梅奔、红牛非常整齐的分列前三排,法拉利占据前二是非常有利于在比赛过程中施展队友配合战术的,然而……
杆位起跑的维特尔在五盏红灯熄灭之后第一时间向自己的队友莱科宁的方向挤压,导致后者失去良好的入弯线路,被后方的梅奔车手博塔斯趁虚而入,维特尔自己是守住了第一。
从这个航拍视角来看,维特尔对队友是毫不留情。
上赛道的1-4组合弯俯视起来真宏伟,对于车手来说,这套组合弯的难度也极高,是一个高速渐变低速且带有高低落差的组合弯。
发车阶段的争斗暂告一段落之后,场上的精彩画面逐渐减少,虽然偶有超车场面,但都属于那种意料之内的典型超车法。现场观众们也开始坐下边吃零食边围观,直到……
小红牛的两位年轻车手竟然内讧了起来,全场沸腾!看吧,我就说得有撞车场面才会沸腾。其实内讧发生在小红牛这样的车队里一点都不意外,因为小红牛车队存在的意义主要就是挖掘年轻车手,为大红牛车队输送优质人才的,竞争非常残酷,稍有不慎都会被踢出局。大红牛现任的两位车手,以及曾经在红牛夺过四届总冠军的维特尔都是从小红牛培养出来的。
碰撞导致赛道上留下了不少碎片,很可能导致其他车辆爆胎,这种情况下,安全车就要出动了,刚才亮相过的马修们也开始干活!
讲真,这时候的对比就显得安全车的声浪比后面二十辆F1赛车都要好听得多……
安全车出动意味着比赛前半段各车之间的差距将化为乌有。大红牛车队的两位车手在安全车出动期间进站更换了新的软胎,而其他车手仍使用着旧的中性胎,看起来这场比赛正要开始变得精彩,红牛要逆袭了吗?
果然,安全车退场后两位红牛车手上演了一场超车大戏,其中小将维斯塔潘在超车的过程中两度发生险情,在超越维特尔的时候还上演了一场双车华尔兹,现场再度沸腾!
最终红牛车队里卡多获得2018中国大奖赛冠军,梅奔AMG车手博塔斯获得亚军,法拉利车手莱科宁获得季军。嗯,澳大利亚人夺冠了?隐约有种预感……
分列二三的两位芬兰人第一口香槟总是自己先“验毒”。
没错!Shoey来了!插播一个故事,F1中国大奖赛结束后里卡多回到英国总部后发现嘴唇有感染,接受了一个小手术。你说这感染会不会跟Shoey有关呢……
我的第一次F1观赛之旅到这也就基本结束了。来现场观赛的确能感受到那种热烈的气氛,而且更有参与感,以致于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因为在家里看电视总是觉得他们怎么绕了那么久才这么几圈啊,在现场则是一下子就结束了。
往外走的路上再次经过车手简介的板子,这时候里卡多的介绍板就异常热闹了。我在路上还看到有外国的里卡多车迷效仿他将啤酒倒进鞋子里喝下去了呢,可惜没拍到,真是狂热粉丝啊。
来一趟不容易啊,尤其是像我这样的外地观众。比赛结束了就得马上往机场赶,尽管心里还是想要多待那么一会儿,但考虑到散场人流,还是赶紧撤吧。有缘再见了,上赛!
你看看这撤场的人流量,密集恐惧症了简直。好在组织有序,否则这么密集的人流量会造成安全隐患。
到达虹桥机场之后,遇到了不少同是看完F1就直接赶着飞回自己生活的城市的“同路人”,大家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却因为F1相聚上海。有点后悔没有买一件F1周边的衣帽穿戴在身上,但胸前挂着门票也足够让素不相识的彼此迎面遇上的时候相视一笑。很想对他们说一声:See you next year!
这次F1观赛游记到此就结束了。啊……计划晚上8点50起飞的航班竟然延误到晚上12点,这一趟也是不容易啊。
《特别报道》| 作者:陈厚泽
以下是《特别报道》栏目的近期精选:
☞ | 看不懂F1比赛?没事,读完这篇文章就算半个F1车迷了
☞ | “美国春晚”最让我期待的不是明星中场秀,而是汽车广告
欢迎订阅车辙微信公众号:cartracks
世界纷繁,我们只呈现有价值的思考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