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体量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正在遭受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需求萎缩,批量市场呈下滑态势已经一年有余,更不乐观的是,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到任何复苏的迹象。
中国如此,全球范围内,很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汽车市场同样如此。面对这种形势,在汽车行业掀起了一波“自救”的浪潮,“整合”、“抱团取暖”成为最常用、也是最直接的手段,一是为了当前能够“活下去”,二是为了未来能占得先机。
这当中,尤其头部车企之间的“强强联合”为人所津津乐道,这厢边,奔驰与宝马放下了百年的恩仇,两个自诞生以来的宿敌如今紧密的团结在了一起;那厢边,PSA与FCA的一张联合声明昭告天下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诞生了,而且还得到了法国政府的的大力支持……
不光这些全球范围内“有头有脸”的车企之间合纵联横,国内自主车企当下也在进行着一系列的紧密团结,先是一汽、东风和长安等企业联合成立T3出行,后有上汽与广汽也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余的还包括吉利与戴姆勒联合打造“耀出行”,丰田与滴滴、长城与德国安顾集团布局出行领域等等。
除了整车企业,如今零部件供应商也“按捺不住”了,比如,日前有外媒报道称,美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博格华纳决定斥资33亿美元(约228.9亿人民币)收购英国零部件企业德尔福科技,双方合并后,未来将在内燃机、混合动力以及汽车电动化系统等领域打造更全面的产品组合。这次收购将以全股票交易的方式进行,收购交易将在2020年下半年完成。届时,博格华纳将持有合并公司84%的股份,而德尔福则持有合并公司16%左右的股份。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美国通用独立出来的德尔福曾一度是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霸主,在本世纪之初更是实力碾压博世、大陆等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但是在2004-2005年前后,德尔福开始走下坡路,并不断剥离资产和进行业务重组。先是在2008年将内饰和门锁事业独立分拆成恩坦华,后又在2009年将底盘和悬架业务卖给了京西重工,紧接着又将排气系统出售给了克康,而后在2015年马勒又将其空调业务收入囊中。
轻装上阵也并没有让德尔福过得更好,遂又在2017年干脆进行了拆分,其母公司改名为安波福,并持有原集团大部分业务和资产,研发方向集中于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而德尔福尽管保留了原来的名称,业务范围则主要聚焦于内燃机、软件控制以及电气化。如今,德尔福科技的业务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传统的内燃机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变速器控制系统、电控ECU等;二是电控模组,包括电池管理系统、高压变频器、集成驱动模块等。
博格华纳之所以收购德尔福科技,原因在于博格华纳如今一直坚持走内燃机、混合动力和电驱动同步走的策略,并期望通过收购和研发来更快地实现电气化转型,而德尔福科技就是相对比较理想的“对象”。两者之间的产品群或业务存在高度互补关系,比如博格华纳的涡轮增压器、尾气排放系统以及恒温器等正好与德尔福科技在传统内燃机研发领域形成互补;而博格华纳的电子驱动桥、P2混合动力模块、“三合一”电驱动系统等也与德尔福科技的电控模组不谋而合。
说白了,博格华纳就是看中了德尔福科技的产品群和技术,而江河日下、长期负债的德尔福科技也急需一位“金主”的支持,两者也可谓是共同利好,双赢合作。
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无论是车企之间的抱团取暖,还是零部件之间的抱团取暖,都折射出在全球汽车市场处于低迷之际,和汽车行业在向电气化变革之时,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都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技术和财务负担,在重压下前行,强强联合才是最正确的经营模式。
当全世界都横行四冲程时
我们却很不知趣津津乐道第五冲程
欢迎加入车友超级群
找同类互撩!
如何联系我们
工作QQ:3420627535
Tel/微信:18602326609
法律顾问:李林新 律师
入驻平台
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新浪看点|汽车之家|搜狐|爱咖
天天快报|百家号|凤凰|易车|网易|水滴汽车
知乎|趣头条|大鱼号|微博|汽车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