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上世纪50、60年代用柯达彩色胶卷拍照的老照片,美国普通大众汽车生活的真是写照。
![]()
从上世纪20年代末期轿车在美国完成普及,汽车成为美国普通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到了上世纪50年代末已经过去了三十年,这时美国家庭车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在设计、技术含量以及舒适性方面是世界家庭车的标杆,60年代全面普及200马力以上的大排量V8动力。
![]()
而在豪华车方面,50年代末美国豪华车步入300马力时代,整个60年代所有的凯迪拉克车型、所有的林肯车型以及所有的帝国车型都是动力超过300马力的大排量V8发动机。
![]()
加油站便利店,一盒6个冰淇淋39美分。
![]()
美女的座驾是一辆福特雷鸟(大致是一辆1956款,基本型的动力为一台202马力的V8发动机),福特雷鸟开创了美国Personal Luxruy Car 的时代,这种车型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衰落最终在本世纪初彻底消失。
![]()
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车可靠性虽然不是最好的,不过也属于一流水准。但是!受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所限,50年代的一流水准比不上今天的三、四流水准,会修车是一个50年代美国老司机必备的技能。
![]()
![]()
![]()
![]()
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轿车流行了一个配置;自动变速箱。1950年销售的别克轿车中85%都装备了自动变速箱。
![]()
![]()
![]()
从上世纪30年代的流线造型开始,美国轿车设计历经了一个飞跃时期,30、40 年代的轿车和50年代、60年代的轿车外形上有了巨大的差异。
![]()
![]()
![]()
![]()
![]()
上世纪50年代美国乘用车市场还是纯粹的美国品牌和美国制造时代,进口车虽然有一定市场但是还非常小,1958年进口车在美国乘用车的市场份额只有8% ,这其中一半是大众。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大众是美国销量第一的进口汽车品牌。
![]()
大众T1在美国非常受欢迎,50年代美国还真没有这样的车型,人口多的一家子一起出行或超市购物时很便利。
![]()
家庭郊游,野餐设备够齐全的,不仅能吃口热乎的,午餐也能很丰盛。
![]()
60年代美国的玩车一族都是美式大马力,400多马力的肌肉车。
![]()
![]()
![]()
![]()
![]()
我是中国改革开放制度的坚定支持者,1979年中国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打碎了制约生产力提升的大锅饭制度,让懒汉们不能再不劳而获,也向世界打开了大门,也让国人了解到了中国和西方巨大的差距。
![]()
我记得很清楚,1979年央视播放的介绍美国和日本的纪录片中提到了两个数据;美国千人拥有轿车的数量超过400辆,日本的数据是200多辆。同时期中国人买辆自行车都要攒几年的钱,很多人在为实现自己的自行车梦在奋斗,而电视机只是个别家庭才有。面对西方世界,1979年我们真的没有自豪…… 改革开放40年,亲历中国由弱变强,人民生活富裕,今天的中国人是真的自豪。
![]()
过往已发内容链接
中国生产的第一辆“吉普”
80年代中国生产的底盘最先进家庭车
聊聊曾经熟悉的老车 GAZ M24“伏尔加”
1988年巴西版桑塔纳2000产品册
老车不死 2017款大众老POLO
中国第一篇 原装大众老捷达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