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该出手时就出手
戈恩出逃的消息,最初由黎巴嫩《共和国报》报道,《东方日报》随后证实消息,法国《回声报》、英国《金融时报》以及美国《华尔街日报》等各家国际媒体随之跟进。
黎巴嫩电视台MTV报道称,2019年12月30日,一支被邀请来的乐队进入了戈恩位于东京的豪宅,进行新年表演。这一切都是在日本警察的批准和监视下进行。表演结束后,乐队人员收拾好乐器箱子,很快离开戈恩住宅,日本警察并未发现异常。据说戈恩就藏身在其中一个专门定制的乐器箱中。
黎巴嫩当地媒体称,“乐队”成员的真实身份是前特种部队成员——经过精密的招募、策划等过程。
“乐队”直奔大阪关西机场,戈恩使用一本非本人的假护照骗过了海关人员,上了一架早已准备好的私人飞机,飞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之后换飞机飞抵黎巴嫩首都贝鲁特。
戈恩通过美国代理人发表声明称,“我并非逃离审判,而是逃离不公正与政治迫害。我人正在黎巴嫩。我已不是有罪推定、无视我基本人权的不当日本司法制度的人质。”
戈恩是一个“全球化”的人,拥有黎巴嫩、法国和巴西国籍,在日本企业担任CEO。他是几家黎巴嫩企业的合伙人,其中包括一家酿酒厂。长期以来,他一直被认为是黎巴嫩最成功的外籍商人之一。
2018年12月,戈恩被日本逮捕,黎巴嫩外交部表示:戈恩是黎巴嫩著名的公民,他代表了黎巴嫩在海外的成功故事。在这场严峻的考验中,黎巴嫩外交部将站在他一边,确保他得到公正的审判。黎巴嫩内政部长马奇诺克发表了态度强硬的声明:“一只黎巴嫩凤凰不会被日本太阳烤焦的。”
法国报纸《世界报》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称,此次营救是戈恩妻子依靠其兄弟在土耳其的人脉安排的。自从2018年12月戈恩被日本政府关押,卡罗尔就一直在以各种方式为戈恩奔走求援。2019年4月,卡罗尔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文章,宣称她丈夫是无辜的,并抱怨他在监狱里受到的待遇,说他被关在禁闭室,24小时开着灯,整天整夜地接受审讯,不能见他的律师。
6月中旬她通过媒体对美国总统公开喊话,要求其在此后日本举行的G20峰会上向日本总统施压,解除对卡洛斯·戈恩的非法监禁。
2019年12月24日,在律师知情的情况下,戈恩曾与妻子进行了长达1个小时的对话。而据外媒透露,法院拒绝了他与妻子联系度假的请求。在圣诞节的听证会上他认为法院在审判中拖延了时间,这让他担心审判可能要到2021年才会开始。
日本媒体很愤怒。
《东京新闻》称,戈恩未经许可出境违反了他的保释条件,也嘲弄了日本司法制度。“审判很有可能不会执行,他想证明自身清白的论点现在也令人质疑。”
有的日本媒体认为,当初让戈恩交保的决定,如今看来相当不明智,说当时也有部分人士对交保决定感到很不寻常。《产经新闻》认为,检察官提出法院当时是对“外来压力”让步,才会让戈恩交保。
戈恩律师团的律师弘中惇一郎表示,事先并不了解关于戈恩离开日本的任何情况,这令他格外震惊,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根据日本法律相关规定,戈恩被批准保释并禁止出境,辩护人需要代为保管戈恩的护照,并在没有法院批准的情况下禁止将护照交还给戈恩本人。而从目前的举动来看,戈恩似乎已经将日本律师团甩掉。
日本东京地方法院日前在其官网发布的声明中表示,有关禁止戈恩出境的保释条件“没有任何调整”,并表示将与黎巴嫩当局展开司法协作,使戈恩能够尽快回到日本受审。
另一位日本法律界人士表示,戈恩作为黎巴嫩籍知名人士,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热衷支持黎巴嫩社会公益活动,在黎巴嫩拥有着上至政府、下至普通民众的广泛支持,因此戈恩在此时选择逃离至黎巴嫩,就如“一艘船停靠在自己的母港”,也将使日本检方及法院的下一步审讯计划受到巨大的阻拦。
日本政府还没有说什么。
美国:极力向阴影里隐藏
2019年初,由前法国阿尔斯通公司高管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和一名法国记者合著的《美国陷阱》一书在法国出版,引起巨大反响。该书以皮耶鲁齐的亲身经历揭露美国政府打击美国企业竞争对手的内幕。
美国司法部从2010年起就对阿尔斯展开调查,怀疑其通过在埃及、沙特、巴哈马、台湾地区和印尼支付至少7500万美元的贿赂,以获得总价超过40亿美元的合同。而阿尔斯通对于美国司法部的调查采取拖延战术。
2013年4月皮耶鲁齐突然被捕之后,为了对阿尔斯通继续施压,美国当局又逮捕至少3名皮耶鲁齐的前同事,要求其配合美国司法部的调查。
皮耶鲁齐被逮捕震惊了整个阿尔斯通的高层,2014年12月22日阿尔斯通跟美国司法部达成认罪协议,被罚7.72亿美元,阿尔斯通70%的电力和电网业务以127亿美元卖给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通用电气。
阿尔斯通这家曾经横跨全球电力能源与轨道交通行业的商业巨头被美国人“肢解”。而皮耶鲁齐在其中,不仅成为“棋子”,还成为弃子,阿尔斯通不仅没有发动力量斡旋,还拒付律师费,最终还解聘了皮耶鲁齐。皮耶鲁齐也直到2018年9月才走出监狱,恢复自由。
美国《反海外腐败法》通过于1977年,规定禁止美国企业针对一切国外企业、政府、政党的贿赂行为。1998年,美国国会修改了该法,这个法律就成为美国横行天下的法律:只要一家企业用美元计价签订合作,支付发生在美国领土,或仅仅通过设在美国的服务器发送、存储邮件,这些都被视为“国际贸易工具”,美国就认为自己有权提起诉讼。美国2001年又颁布《爱国者法案》,允许美国情报机构在工业领域开展经济间谍活动。
对美国来说,《反海外腐败法》就是“一座真正的金矿”,不仅可以赚得巨额罚款,还可以帮助美国的跨国企业低价收购、获得竞争优势。而美国为维护其经济上的“一超”地位,在打击竞争对手时“六亲不认”,连盟国也不放在眼里。自2010年以来,仅法国公司因违反美国域外法就为美国国库缴了近140亿美元的罚款。
戈恩被捕后,有媒体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此事介入调查。经过调查,根据美国《证券交易法》,SEC执法部联席主管斯提芬妮·阿瓦基安指控戈恩向投资者隐瞒了9000万美元的工资和5000万美元退休金。
9月24日,戈恩同意向SEC支付100万美元罚款,以了结有关他隐瞒薪酬信息的指控。SEC与戈恩达成的和解协议,禁止他在10年内担任上市公司的高管或董事。
此后,SEC隐身而去,近日所有的报道都不再提SEC,戈恩的罚款仿佛交给了日本政府。
因为那个时候,阿尔斯通公司原高管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正在进行他的环球演说,美国人脸皮再厚,也不无尴尬。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SEC拿到100万美元就收手了:有人警告SEC,不要再惹麻烦。SEC就从人们的视界中消失了,而媒体好像也被什么人大量招呼:就说日本人,不要提美国。
但是还是有不少人注意到了带走戈恩的机构——东京地方检察院特别搜查部。这个机构成立于1947年,是为追查旧日军而创立的秘密特务机构,最初的人员全部由CIA培训,第一任部长为老是叼着烟斗的麦克阿瑟。直至今日,东京地检特搜部仍被认为与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关系密切。
有人指出,几乎所有损害美国利益的日本经济要员都是被东京地检特搜部批捕。如,田中角荣的“洛克西勒事件”、1989年的竹下登丑闻、2007年的小泽一郎辞职等事件,均是东京地检特搜部的战绩。
因此,戈恩被捕后,有不少舆论认为,这一事件可能跟美国有直接关系。结合最近美国和法国的关系,美国做出这一举动似乎不难理解。
2018年11月5日,马克龙呼吁建立“欧洲联军”,抗衡中美俄。11月18日,马克龙在德国柏林,当着德国总理默克尔的面大声疾呼欧洲决不能成为大国玩物。法国政府拥有雷诺15%的股权,是雷诺最大的单一股东。因此,有分析认为,戈恩被捕极有可能是特朗普借日本之手向马克龙发出的警告。
是谁不想放过戈恩?
一年多来,几乎每次在戈恩的拘留期限快到时,东京警方都会对他进行“再逮捕”,这导致戈恩的拘留期限一次一次延长。
2018年11月19日,东京飞机场,戈恩在专机内被捕。法国媒体分析指出,日本法庭拒绝戈恩交保释放请求,其理由是如果戈恩获得保释一方面他会与事件有关者沟通或者施压,另外一方面,日本法庭也担心戈恩会离开日本。
据日本NHK最新消息,戈恩在接受日本检方调查时表示他无意少报薪酬,并否认了日产针对他经济不当行为的一切指控。与此同时,与戈恩同一天被逮捕的日产代表董事凯利为戈恩的指控辩护称,戈恩的薪酬是和公司内其他董事商讨过,以适当方式支付的。
第二次被捕:2018年12月4日,东京地方检察厅特搜部决定再次逮捕戈恩,理由是检方怀疑他在2015至2018年少报了总计约4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亿元的报酬;戈恩方面要求东京地方法院公开说明拘留理由。法官多田裕一说明认可警方拘留戈恩的理由:“(嫌疑人)可能毁灭罪证,在国外有居所,可能逃亡。”
第三次被捕:同年12月21日,东京地方检察厅特搜部以涉嫌在2008年将私人投资产生的损失转嫁给日产汽车公司,触犯《公司法》的“特别渎职”罪,将拘留期限延长至1月11日,持续大约50天。
2019年1月8日上午,戈恩在东京地方法院出庭,坚称“无辜”。
戈恩用英语作陈述,大约10分钟。他说:“我把人生20年奉献给复活日产事业……由衷地热爱和感谢日产。我一直尽全力、正大光明且合法地推动日产业务。”
根据日本法律,嫌疑人及其代理律师可在法庭作陈述,检方不必出庭。
2月,戈恩方面更换了律师,雇用常胜律师弘中惇一郎,再次提出保释申请。
3月5日东京法院裁定,戈恩以10亿日币(约900万美元)交保。日媒预料检察官将会提出抗告,并提出更多指控,阻止戈恩获得释放。
他被附加了以下保释条件:
1.必须居住在东京。
2.不能出国旅游,护照必须交给律师。
3. 超过两晚的旅行需要法院批准。
4.住宅的入口必须安装监控摄像头。
5.禁止访问互联网、使用电子邮件。
6.只能在他的律师办公室使用一台没有联网的个人电脑。
7.禁止与案件当事人进行交流。
8.法院的许可后才能参加日产董事会会议。
9.禁止联系日产管理层。
根据日产官方声明,戈恩漏报收入一事发生在2010-2014财年,距今已有5年。为何此时才被曝出,并引发迅速反应和行动,时间节点是否过于巧合?有分析认为,除了独裁、高薪等因素,戈恩欲快速推进的雷诺-日产彻底合并计划,才是日产最终决定踢戈恩出局的最大原因。
日产和雷诺结盟已近20年,雷诺持有日产43.4%股份,对日产有着很大控制权。而日产仅持有雷诺15%的股份,且没有投票权。戈恩作为雷诺-日产联盟的领导人以及日产汽车的董事长,一直在计划将两家汽车制造商进行合并。
另一方面,“保卫日本汽车业”是日本产业界乃至政界的共识。2019年年初,日本经济产业省的官员曾以匿名形式对外发声,称无论如何都要保住日产,不会让雷诺以不可逆的形式完全吞并日产。
2019年3月份,西川广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否认日产将与雷诺合并,他认为两家公司整个合并“没有实益”,反而会带来“副作用”,并称日产试图维持和雷诺及三菱汽车间的三方结盟,致力于提高管理效率。
日产社长西川广人先前说,打算借戈恩“落马”,重新审视与雷诺的不平等关系。日本经济产业省已经开始准备对策,以应对法方合并要求。共同社报道,日产和日本政府可能面临一场苦战。
是美国人让日本政府扣押戈恩,拿了100万美元揣兜里走了,然后日本政府借机压迫戈恩放弃合并?
还是日本人扣押戈恩,力图阻挠合并,美国人借机敲诈了一笔罚款?
现在的问题是:款已经罚了,合并的事也没有了,背后的那股势力为什么还不放过戈恩?
中国网友:昨天看新闻就猜,要么有特工相助,要么日本故意放纵,否则不可能脱离监视,没想到不是法国特工,居然是黎巴嫩。
这样看来日本是比加拿大滑头,是东方的权谋之术,本来美国让日本扣押法国的人,日本就要得罪了法国。现在法国的人在眼皮下边“潜逃”了,其实正合了日本心意,不仅不得罪美国也不得罪法国,还成了受害者,不用夹在中间了,权谋之术日本不得不防啊。
小鬼子故意放水,不能惹美国,又不能得罪法国,然后人就跑了。自己还要装成受害者…
…
日本人果然不是加拿大那种低智商的人,做大事不露声色,把一个烫手山芋给妥妥地玩没了,自己还保留了非常完美的形象!
现在戈恩一走,日本政府解脱了,日产公司也不会被雷诺控制了,戈恩也避免了司法缠身。三方共赢!
美国人已经达到了拆散日本与欧洲汽车产业的联合的目的,应该也可以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