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汽车市场,相比去年依旧没有回暖的迹象。国六标准的推行,加快了车企更新换代的速度。同时,全球电动化的发展,裁员潮也随之而来。回顾这一年,一些重大政策的出台或者转向,直接推动了市场的巨变,接下来还会将中国车市带向何方呢?
国六标准实行,技术再升级
2019年对于汽车市场影响较大的事件首推“国六”标准的实行,从“国五”升级到“国六”并非易事,对于车企来说这是一次技术的考验。
“国六”标准堪称全球最高的排放标准,为了给车企一些反应的时间,国家此次分别制定了“国六a”阶段和“国六b”阶段两个水平的要求。“国六a”是“国五”到“国六”的过渡阶段,而“国六b”才是真正的“国六”排放标准。
“国六a”已于今年7月1日对燃气车辆实施,在2020年7月1日将对城市车辆(城市公交车、环卫车、邮政车等)实施,2021年7月1日对所有车辆实施;“国六b”将于2021年1月1日对燃气车辆实施,2023年7月1日对所有车辆全面实施。
本来预计于2020年甚至更迟实施的“国六”标准,突然提前,车企要做的不是简单的修改零件,而是应对更高级别的排放标准,做一次全面的技术升级。不管是在燃油功率上花心思,还是在尾气处理上做研究,技术水准都远超“国五”时代。
随着“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反应迅速以及有着完善技术研发体系实力的车企,在竞争中会抢占先机,占据有利位置;相反,缺乏自主研发能力或者依靠技术引进的汽车制造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
汽车排放标准的提升,不仅响应了“蓝天保卫战”的号召,更是一种逼迫车企提升技术的手段,从而推动我国汽车企业的技术发展,能够更好和国际市场竞争。
新能源补贴退坡,优胜略汰
2019年,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是非常煎熬的一年。国家补贴标准在2018年的基础上平均退坡50%,一夕之间,同一款车不同的售价,销量也是一跌再跌。
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36.9%和43.7%。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6万辆和8.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9.6%和4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完成1.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3%和54.4%。至此,中国新能源市场连续5个月销量下滑。
新能源补贴的退坡,撕开了新能源汽车的遮羞布。技术指标门槛低,一堆投资者涌入新能源汽车市场,依靠补贴存活。
现在距离传言补贴全部取消的2020年还有一周时间,新能源的市场将会面临更严苛的挑战,但这才是市场真正的意义——优胜略汰。一味的政策补贴反而会降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技术的提升。随着补贴的退去,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和性能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相信之后也能为市场和用户带来更好的产品。
新版双积分政策,车企抢占PHEV市场
双积分政策的出台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能耗,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高新能源车型的市场占有率。双积分政策要求新能源汽车积分必须占据总销量的10%,不足10%的就要接受惩罚,或者通过从其他厂商处购买足够的积分。否则,由于积分不足的原因,燃油车型的销售将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整个品牌的业绩。
但是双积分政策自实施以来,效果却不尽人意。2019年1-4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量34万辆,新能源积分达56万分,新能源积分21%,远超考核比例10%的要求。新能源积分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也就很难起到约束市场的作用。
双积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本来政策是为降低能耗,但是实施后平均实际油耗水平不降反升。因此工信部对于双积分政策进行了4处修改,虽说力度不大较为温和,但也给车企带来了新的方向。
从今年广州车展就可以发现车企扎堆推出PHEV车型,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这两点。一方面是从目前的市场需求以及技术水平层面来说,PHEV车型更符合当下的市场;另一方面,新版的双积分政策利好,也让PHEV重回车企的视野。
全球电动化引裁员风波
自2018年年底,美国汽车三巨头发起大规模“裁员潮”后,德系三巨头也宣布了裁员计划:奥迪2025年前将裁员9500人,以加快向电气化和数字化转型;戴姆勒未来两年裁员至少1万人,以缓解发展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的利润压力;宝马到2022年在德国裁员6000人,以便拿出更多资金支持电动汽车发展。
从上面的消息来看,德系三大豪华品牌BBA裁员的目的几乎都是为了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但在小编看来这只是一个导火索,毕竟这两年汽车行业并不景气,除了需要转型电动化进行资源优化投入,还需要压缩成本保证企业的运转。
电动化等新一代汽车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汽车制造体系的结构性改革,纯电动车的零件总数比传统车减少了3成,对应的生产工人的人数也将有所减少。因此,未来汽车行业的人才结构将会出现较大比例变化。
全球电动化的发展是顺应智能化社会的发展潮流,但不是裁员的主要原因。一个汽车时代的更迭,也是汽车行业的大转变,需要有变革,而且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这一状态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总结]新能源补贴退坡,双积分政策接棒以及全球电动化的发展都昭示着一个主题,那就是节能减排依旧是汽车行业的关键要素。随着政策的调整以及充电设施的完善,未来的几年依旧会着重发展电动车。
同时,随着特斯拉的国产,市场对于电动车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造车新势力也不能再闭门造车,而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产品力。这是挑战也是机遇,车企能否把握好这关键的转折点,也将决定他们是在这波浪潮下涅槃重生还是黯然退市。
试驾 | 前有宝马3系,后有奔驰C级,凯迪拉克CT5靠什么赢?
长图 | 一张图看懂红旗HS7,40万级自主中大型SUV,值不值得买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