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已经接近尾声,对于这一年来说,国内造车新势有着太多的事情发生,有的车企仍在为自己苦苦的发愁,有的车企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战略布局,而有的车企以已将旗下的多款车型上市,而对于理想汽车来说,它也完成了一件大事,就是在年底前,终于完成了其产品的交付。
12月2日,李想通过微博发布了几辆理想ONE车型正在从常州的制造工厂开始装车运输准备交付。而这一次交付也让很多用户经历了四年零五个月的等待。
交付后并不理想
上市交付后对于车企本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但是自从理想ONE正式交付以来,短短几天已经累计出现了多起事件,先是"银行突然停止放贷"、然后是用户提车后出现""排气系统报警"、随后又出现了"PDI忘记取消物流模式、用户被限速",以及更为严重的"动力电池故障报警,车辆无法正常工作"。
![]()
虽然,在几天之后,理想汽车找到了一些问题的根源所在,也在积极的处理和应对,但是作为一家造车新势力企业,在小批量交付后,就出现频频的问题,实在让一些用户和潜在的消费者难以接受,毕竟对于一家企业来说,这样的产品体验确实影响了用户的正常用车,同时也影响了其品牌的形象。
当然,任何企业都不情愿借助这种方式来提升产品的可靠性。而这几次事件对于刚刚入市的理想汽车来说也并不是一件坏事,毕竟批量交付后出现暴露出些许问题可以及时的处理和解决,避免大批量交付后,出现车辆召回等事件,同时,大部分造车新势力在最开始交付的时候也都不是一帆风顺,理想汽车也不例外。
大环境影响理想汽车吗?
可以看到,理想ONE在交付的以后并不顺利,其所面临的问题也只是刚刚开始,然而更大的问题仍在后面,我们都知道,今年仍是汽车的寒冬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都出现下行的趋势,而对于理想汽车而言,它虽然已经交付,但是它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期,所以,这也让刚刚进入市场的理想ONE,直接进了汽车的"寒冬期"。
![]()
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已遭遇连续的销量下降,数据显示,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万辆和9.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6.9%和43.7%。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6万辆和8.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9.6%和4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完成1.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3%和54.4%。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在2019年补贴力度大幅退坡以后,新能汽车一已经连续多于出现负增长,目前大部分的造车新势力仍处在亏损的状态,而对于资金本来就不充裕的理想汽车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数据显示,理想汽车2018年度的营业收入约为1.7亿元,净利润约为-7.19亿元,资产总额约为47.32亿元,负债总额为8.3亿元。截至2019上半年,理想汽车营业收入约为527.76万元,净利润约为-6.29亿元,资产总额约为58.42亿元,负债总额为9.31亿元。
而这对于理想汽车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其融资困难即代表要承担巨大资金风险,同时,面对过内正新能源正在接受"洗牌"的阶段,理想并没有一款具备产品力的车型能够为它带来盈利,在面对越来越多国内品牌和合资品牌所带来的压力时,目前的理想汽车根本无法招架。
增程式优势并不明显
其实包括威马、蔚来、小鹏汽车等造车新势力在内,从建立之初都在加紧完成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相关技术储备,树立品牌形象。而理想却一直追求于增程式的解决方案,然而,增程式电动车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比如,它搭载动力电池数量少、比燃油车更节能、使用成本更低以及不受充电限制等等,但是增程式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它没有补贴,也没有技术的储备。
![]()
而在其它方面,我们都知道,特斯拉拥有新能源汽车品牌能力的加持,蔚来则以更加优异的服务来打动消费者,同时,像广汽、比亚迪等则以整车制造经验为背书,但是这些有利的条件对于理想汽车来说都不存在,它也无法在增程式的车型里找到颠覆或者创新的出口。
写在文末
对于理想汽车来说,其曾程是的汽车固然有它的优势,但是在根本问题上,其实理想ONE并没有解决用户的痛点,因为,用油发电并不是一个最终的解决方案,也不是会像氢动力电池一样拥有更为出色的效率。
而在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电动车被推出,增程式的车型却少之又少,而随着着电动车的不断发展,纯电续航达到800公里以上、充电时长再次缩小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所以,对于理想汽车来说,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如何生存也是它将要面临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