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塔主
文|塔主
![]()
上上周在一嗨租了台QX50去子梅垭口。前面也发过一些图片,随行车有M2和C63。原本只有M2一同出发,结果C63在晚上九点的时候决定要和我们一起去子梅垭口。有两台纯种性能车一起去川西QX50的味道就变了。从一开始的绝对主力,变成了彻头彻尾的配角——拍摄车。
![]()
![]()
全程拍了很多M2和C63的图片。买了稳定器后拍的动态图片绝大多数也贡献给了那两台车,对QX50是稍稍有些不公平哈。于是返程路途我们选择了和那两台性能车不同的路线,在还车前5小时做足了主角该有的待遇。
![]()
一嗨门店拿到车坐上去后,第一眼视觉上看这车的“豪华”设计就不明显。或许是知道自己的内饰就是“上下两块屏”+“类奥迪中控”组成没什么设计美感,于是就把内饰做成一坨黑,掩盖设计短板。当然,如果说可以看看白内饰,emmmm,我刚去看了看.....算了,好像还不如这黑的。倒是后排座椅角度可调/后仰角度够大,这点我给一百个赞。
![]()
开起来的感觉也同样“有问题”。“豪华感”极为欠缺。咚......咚...咚,悬挂处理坑洼很及时,但传递得太真实了太直接了一五一十全部都给到你。就像没有避震器,屁股和背是被套在弹簧里的。开了还不到半个小时我就说出他既没有传统德味的厚实高级,也没有传统日系的轻浮豪华的话。这怎么就是一台豪华品牌的豪华车?
![]()
可以简单给大家说个对比,就对比之前的探岳。探岳的“高级感”,都是好于他的。当然,不得不说探岳底盘营造的感觉是相当讨人喜。
除开以上不足,看和摸上这台QX50就基本没啥问题了。噢,还有一个车机。不太好用,需要很耐心去操作。好在我有多年操作家里97电脑的经验,对电子设备卡顿/不流畅的忍耐度比较高。
![]()
接下来要说的可能内容可能和一些评论不太一样。看到有很人说这车的转向问题,开着很不爽,具体表现在哪里也没细去了解。我开的这台QX50是低配的前驱版,整个转向手感很不错,低速转向时的阻尼变化;低速到高速的衔接过渡;高速时转向时的阻尼变化,这些挑不出毛病。
![]()
然后我去瞅了瞅QX50的配置表,发现QX50四驱顶配转向用的是备受广大车友批评的电子电传转向系统,而其他版本都是普通的电子助力。可能其他人反映的“不爽”的问题就出在这里,或者还有可能是驱动形式的不同,毕竟这款是前驱版本。(我更倾向是那套电传转向的问题,毕竟在Q50上口碑一直不好)
![]()
这款可变压缩比的引擎我在老早前就想试试了,一直没机会。这次到高原驾驶全程没有感受到一点感觉动力不够的情况,加上中高速时变速箱超快的反应(车速跑起来以后和CHR上的CVT响应速度不相上下),超起车来一点不拖沓。
强动力表现我们也一点没惯着,全程多踩去高转行驶,引擎多在低压缩比的费油工况。Vc-turbo+CVT,1000公里(高速20%+高原山道80%),行车电脑取得了9个油的成绩,和我脑子里预想的7个左右还是有差距,不过看在我们经常那么踩高转也不错了。
![]()
还想额外说点这变速箱。车子执行大动力请求以后,整个变速箱会有有挡变速器的换挡感受。
红线,掉落,红线,掉落......
如果此时再使上执行“换挡”很快的换挡拨片,那么你一定会有一场运动车的驾驶体验,这还真不像是个规规矩矩的CVT呢。
![]()
不过,这变速箱的也有不好的地方。偶发有非常明显的闯动和顿挫;其次手动模式升档偶尔迷失方向。8挡巡航状态,手动模式下继续升档有大概率回执行降挡至6挡的情况,你说这是要表达个什么意思?
![]()
不仅仅是8挡升挡变6挡让我搞不懂。
引擎的噪音我也没搞明白,低转速时的噪音特别大,没去到绵密高转时的低转声音又特别难听,是真难听。可能和这车1000转的位置刚好是别车的怠速位置也有关系。!!,更让人搞不明白的是,就算转速去到4000多转,那噪音和2000附近的也差不多。!!!,还没完。还有异常清晰的路感和避震器良好的支撑性,emmmm,是描述运动型车吗?不是,是在说一台SUV。
![]()
后来,一起冲向雪山的路上C63车主都说:“我在后视镜里看这车过弯还多稳”。
![]()
开了两天QX50后,我越来越期待日产把VC-TURBO放后驱平台后的运动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