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职,就业。再离职,再就业。
告别靠资本续命的宝能,李峰又重回他所熟悉的传统车企。在一众媒体的颂扬中,李峰犹如身披金甲圣衣的盖世英雄,孤身前来,只为带领东风悦达起亚迅速脱困。
![]()
孤身一人求起亚于水火?
数据显示,10月份,东风悦达起亚实现销售24583辆。在对外宣传中,这个成绩被描绘为“环比增长34%”,却丝毫不提及,相较去年同期36002辆销量的大幅下滑。更别提,故纸堆里,那个57037辆的历史同期销量纪录。
东风悦达起亚目前的窘迫,与李峰无关。李峰能否成为拯救东风悦达起亚的白衣武士,更言之尚早。这篇文章,求是汽车只想聊聊,李峰这个人。
作为汽车行业的知名高管,李峰身上,有着极为复杂、甚至矛盾的标签。
在职业生涯的起步期,李峰扎根北汽福田,一步步升至副总经理兼营销公司总经理。2005年,在老同学尹同跃的召唤下,李峰来到芜湖,出任奇瑞销售公司总经理,结束了“奇瑞没有营销”的历史。
从北汽福田出走,李峰或许怀揣着与老同学携手振兴家乡安徽汽车工业的梦想。未料,短短三年半时间,梦想便输给了现实。
2008年,奇瑞汽车销量大幅下滑,李峰宣布因个人原因离职,表示将去中欧工商学院攻读EMBA。两个月后,李峰重回北汽集团,出任北汽投资公司副总经理。
在这个明眼人都清楚的跳板职位上,李峰只虚度了两个月光阴。2009年1月,北汽集团宣布,李峰出任北京现代党委委员、常务副总经理职务,负责北京现代全面经营管理工作。
![]()
北京现代时期的李峰
从老东家出走,在外闯荡几年,再被老东家招致麾下,并委以重任。李峰的风头,一时无两。
对于李峰的回归,当年集团内部人士曾背地里颇有微词。毕竟,对任何一家大型国有集团而言,受栽培多年的嫡系子弟出走,在某种意义上都代表着“背叛”。无论北汽集团或李峰自己是否承认,回归后的李峰,身上的标签已从当初的“根正苗红”转为“职业经理人”。他的价值,就是拯救北京现代。
所幸,李峰用四年半的时间,证明了自己。“叛将”的质疑,终因北京现代的崛起成为一个禁忌,但“职业经理人”的烙印,终究让李峰成为规则下的牺牲品。
鲜有汽车集团能容许旗下子公司负责人长期身居要职,北汽集团也不例外。2013年7月,李峰从北京现代功成身退,调任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一职。
在当年的通报文书中,北汽集团用了“升任”二字。从职位级别上看,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的确高于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但李峰到任时,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仅成立不足三年,怎么看,都安置得有些随意。
熟悉车辆设计、制造,被誉为营销大师的李峰,在自己并不熟悉的资本领域开始拓荒,也为北汽集团挣了一些脸面。2014年12月19日,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港股市场。
![]()
北汽股份时期的李峰(中)
苦尽未必甘来,“职业经理人”的标签,将李峰再一次打入冷宫。2017年2月,北汽集团宣布,李峰出任北汽集团有限公司新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不再兼任北汽股份公司总裁。
与前一段任期高度相似,委任李峰时,这个新技术研究院仅成立一年半。区别在于,这一次的通报文书中,北汽集团并未继续使用“升任”二字。原因很简单,新技术研究院的级别,远不如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甚至都不是一家企业机构。
或许是看透了人生百态、世间冷暖,2018年1月,李峰再次“叛逃”北汽,加盟宝能集团。届时,接替李峰出任新技术研究院院长的孔凡忠,身份远比李峰高贵,同时兼任着北京汽车研究总院副院长的职位。
对孔凡忠这一名字略感熟悉的,可以翻翻今年7月有关北汽研究院的新闻,与主线无关,求是汽车就略过不表。
作为早已扬名立万的汽车高管,在李峰加盟宝能集团之初,外界就有两种声音。一方认为,背靠姚振华这棵大树,李峰拯救观致汽车,是再容易不过的事;另一方认为,脱离了大型国企的舒适圈,李峰选择宝能只是一种过渡。
事情随后的发展,证实了后一种观点。在与姚振华度过了短暂的蜜月期后,李峰再一次,选择“叛逃”。
![]()
当离职、再就业的周期越来越短,李峰在东风悦达起亚的日子,也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毕竟,一个不断滑落的车企和一个职业生涯末期的营销大师之间,有一个冰冷的KPI。敬请期待《“叛将”李峰(下篇)》。
全文上、下篇共3800字,已在求是汽车知识星球提前发布。扫以下二维码或点击左下“阅读原文”,加入求是汽车星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