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用这句话来形容雷诺在欧洲、南美,与中国市场的表现,应该再贴合不过。
作 者 | 尚 武
责 编 | 李晓瑞
出 品 | 汽车K线
相比标致、雪铁龙(含DS)在中国遭遇长期寒冬,雷诺此前高歌猛进,年销量曾超过7万辆,让东风雷诺一度被认为是法系车在华“最后的希望”。两年前,东风雷诺公布了2022年愿景纲要:届时将实现年销40万辆规模,向同胞兄弟日产看齐,但如今这个目标变得遥不可及。
今年前三季度,东风雷诺累计销量为1.19万辆,与去年同期的4.48万辆相比,下滑73.43%,令该公司承受巨大经营压力。
“客观来讲,东风雷诺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相较于那些已经在中国市场耕耘几十年的品牌,投产3年的东风雷诺还处于蹒跚学步阶段,会跌倒、会摔跟头。”但他认为,雷诺品牌在中国没有历史束缚,也没有沉重的包袱,雷诺的小体量可以快速调整战略和战术。
可当下中国市场正在面临从增量市场,快速过渡到存量竞争的转变,新一轮的淘汰赛已经开始。不论是近期银行清查4家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财务情况,还是之前铃木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再到10月底长安汽车有意出售其手中长安PSA合资公司(DS品牌)的股份,弱势品牌被清除,或者被抛弃的例子不在少数。
“雷诺不是满街可见的量产品牌,不是凭低价上量的品牌,而是一个小众、个性、高价值的品牌。”这是葛树文对雷诺的看法。
然而,这个拥有121年历史的品牌,征战世界顶级赛事F1大奖赛多年,具有先进的技术储备和积淀。不论是欧洲,还是美洲,抑或是北非、中东和南亚,我们都能看到菱形组成的品牌。
让人不禁想到“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用这句话来形容雷诺在欧洲、南美,与中国市场的表现,应该再贴合不过。
未来三年,东风雷诺计划,一年投放一款国产车,一年导入一款进口车,保证每个细分市场有一款主力车型。到2022年,雷诺预计其在中国市场有11款在售车型,来实现轿车、SUV和MPV全产品线的布局。但目前,雷诺品牌在中国并没有轿车产品国产。
所以,雷诺将引入其电动车这个强项,到2025年实现全面电动化。2019年1-9月,雷诺Zoe全球销量为3.5万辆,排名全球新能源车型第八。
除了持续发动产品攻势扩充市场份额,东风雷诺另一个战略体现在服务方面,该公司希望在软实力领域强化竞争力,例如全车动力总成系统质保期从之前3年10万公里,延长至5年15万公里;今年年底前,该品牌要在中国336个地级市实现100%“三随”服务。可对于当前销量下滑比较严重的时期,要提升终端服务其实并不容易。
即便近几年拥有24万用户,但相比大品牌而言,市场不好的时候,东风雷诺经销商抗压能力相对较弱。如何平衡经销商与主机厂的关系也将考验东风雷诺的新领导层。正如东风雷诺副总裁洪浩所言,东风雷诺网络战略不求数量,而是求质量;将集中资源于优质经销商,有些需要淘汰的就要淘汰。
思考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