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目前有多少城市的市民可以举报交通违章?
自《关于修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发布以来,国内大部分的城市都已经可以通过当地公安认证的渠道进行交通违章的举报。
![]()
而交通违章举报其实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很久之前各地的交通公安的网站平台就可以进行举报。
只不过当时的方式简单粗暴,上传照片网页卡死不说,如果需要提供视频,能不能上传上去真得拼一下人品。
久而久之,大家发现在一次次的上传失败中被别人加塞,并线惹出的满腔怒火逐渐消失殆尽,最终如得圣贤,又像顿悟禅意,放弃了举报甚至生出怜悯之意:唉,没有素质的人类真是可悲可叹...
也许这才是他们真正的用意,少一丝愤怒多一份善意,毕竟我们是和谐社会。
愿意参加交通违章举报的人多吗?
还真不少!
为了配合《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天津市公安交管部门实施了《天津市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交通管理,没几天就收到了4万余人的实名注册。
![]()
在5月1日到5月2日中午,这一短暂的时间段内,共有17181名市民进行了注册,并上传了交通违法1775起。
几个月后,《兰州市举报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奖励办法(试行)》在7月10日也正式实施,同样短短几天就有6348人进行了实名注册,并上传举报1102起交通违法。
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就更不用说了,属于“全民举报”系列。
听说举报有钱拿,这是真的吗?
天津市的公安交管部门表示,被举报的违法行为,经公安部门确认后,将会给予举报人20或100元的奖励。
![]()
兰州市则是对通过审核的违法举报进行话费奖励。
哈尔滨的交警部门就更厉害了,自打去年5月1日开始实施交通违法“随手拍”举报平台以来,全市已审核通过近万条违法举报,共发放奖励金13万余元。
不仅有钱赚,甚至还有分拿!
![]()
浙江台州交警部门曾出台过一项交通新政:交通违法行为查实后举报者除了可获得微信红包奖励外,还能获得交通违章“减分券”,在举报人交通违法时可以抵扣,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不过这项颇具争议的举措最终并没有正式实施。
交通违章举报怎么操作?麻不麻烦?
虽然各个城市的平台都不太一样,有的使用本地的交警APP,例如魔都的“上海交警”以及哈尔滨的“冰城e行”等等,也有使用“随手拍APP”以及直接微信小程序的平台。
虽平台不一而足,但操作方式还是大同小异的,首先在下载好本地的APP后需要本人的实名注册,然后才能开始使用举报功能。
![]()
以魔都的“上海交警APP”的使用方式为例,如果我需要举报一位眼前的家伙,我先得记录下需要举报的时间点(填写时需要确切的时间点),然后在将车停好后,拔下行车记录仪中的SD卡,或者连接行车记录仪的APP将有前车违章那一阶段的视频下载到手机或者电脑上。
![]()
然后使用手机或者电脑端的剪辑软件,找到发生违章的那一刻,将事发时刻的前后5~10秒的时间截取出来,还不能太大,必须控制在50M以内,目前高分辨率的行车记录仪比比皆是,视频容量一个比一个大。
剪辑完成后,再登入APP,填写举报车牌,选择违反了哪条交通法律法规,将视频压缩后上传上去,最终完成违章的视频举报,一整套流程下来就算是熟练工也得将近20分种的时间,着实不算短了,问我举报麻烦吗?我觉得还是挺麻烦的。
违章举报对社会交通到底有什么帮助?
最明显的帮助就是缓解交通警备资源,大城市的车流量之大就不提了,与之匹配的警力人员远远不够,在执法人员无暇顾及之处,依靠群众的力量、“随手拍”的威力,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现和查处。
![]()
另有一些城市的监控设备数量不足,容易出现很多摄像头监控死角盲区,而行车记录仪和手机的普及度完爆了那些监控摄像头,好好利用起来,无疑能对交通整治提供莫大帮助。
投机者将此当“正业”,百姓之间却“互相伤害”
也有人担心奖励举报机制下,会出现有人将此当成“正业”妄图以此牟利,甚至主动以碰瓷的方式逼迫对方“不得不”违章来赚取奖励。
“交通举报”也带有一定程度的发泄属性,特别是在遇到前车违章时影响到了自己,比如突然的加塞逼得自己急停,突然的并线导致自己需要踩刹车,此时的举报行为更像是一种“正义的报复”而非以健康文明的驾车教育为出发点。
百姓之间的“互相伤害”,可能导致人人自危,行人与司机之间的矛盾产生,可“违章举报”为交通文明迈向更高层次的初心又令我们无法反驳。
那么换作是你,发生在你面前的交通违章,你会选择举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