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两重天——用这句话来形容蔚来的现状再合适不过了。
日前,有网络媒体爆出:一汽蔚来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有可能会搭伙成立。具体来说,一汽集团可能是控股方,继续按照现有团队模式运营,双方合资推出15-25万元新能源车型。业内人士猜测,之所以选择15-25万元为价格范围,是因为这个价格区间的受众面更广泛,接受度会更高。
财经网就此事采访了蔚来内部工作人员,其回复称:“这条信息不予评论,这样重大的信息我们一定会有公告的”。至于公告的更多细节,蔚来官方对财经网表示:目前没有公告的披露时间。虽然此番消息短暂讨论后便再无音信,但这并不影响蔚来造车新势力“话题王”的身份。
50亿元融资成“泡影”
时隔五个月,蔚来再次传出获得巨额投资的消息。然而,这次的融资却以搁浅收尾。
10月15日,据36氪报道,从接近蔚来高层、湖州市政府等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在引进北京亦庄国投的投资之外,蔚来也在与浙江湖州市吴兴区洽谈一笔超50亿元的融资合作。与这笔融资配套的是,蔚来将有一个20万年产能的工厂落户吴兴区。
随后,蔚来CEO李斌回应称,“目前尚无太多信息可以披露,蔚来确实在跟不少地方政府接触。”
10月16日,湖州市吴兴区政府则对此前传出的投资蔚来一事进行了否认。给出的原因是鉴于评估风险过大,已停止进一步洽谈。据媒体报道,与“洽谈超50亿元的融资意向”信息同时流出的还有一份湖州市当地政府部门的会议纪要。根据该会议纪要内容,引进蔚来智能汽车项目既是重大机遇,也面临一定风险。吴兴区和市级有关部门要深入核实项目投资方的资质、牌照、实力等具体情况,准确研判项目的可行性。要围绕政策扶持、资金拨付、股权回购、风险防控等重点方面,进一步优化细化项目合作的具体条款,确保把项目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
消息传出后、蔚来汽车(NYSE:NIO)盘前股价随即大幅下跌。
今年5月,蔚来曾宣布,获得了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亦庄国投”)1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根据协议,蔚来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新的实体“蔚来中国”,并向“蔚来中国”注入特定的业务和资产,亦庄国投将通过其指定的投资公司或联合其他投资方,对“蔚来中国”以现金方式出资人民币100亿元,以获取持有“蔚来中国”的非控股股东权益。100亿元融资的消息曾救蔚来于水火,然而后续落地至今尚无下文,外界对于蔚来的资金链仍是颇为担忧的。
钱途争议不断的蔚来
8月24日,蔚来宣布在原有的终身免费质保服务之上,还将为所有ES6、ES8的首任车主提供终身免费换电。简单来讲,在蔚来换电体系中,首任车主自驾前往换电站,均可享受终身免费全国换电服务,并强调“全国范围内、不限距离、不限次数、不限换电站”。
9月24日,蔚来公布了其2019年的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蔚来第二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15.08亿元,环比下降7.5%;净亏损为32.85亿元,环比增长25.2%,同比增长83.1%。
而二季报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蔚来的流动资产(包括现金、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等)约为79.9亿元,相比2018年末的121.7亿元少了40多亿元。
从账面数字来看,蔚来的流动资产在半年内蒸发了三分之一,而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达到了82.5亿元。2018年末,净流动资产——营运资本还有35.8亿元。而半年后的2019年6月末,净流动资产是负数。
财报一经发布,蔚来的免费换电方案便引来不少质疑。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行业分析人士对财经网表示:“免费维修和免费换电项目的服务成本虽无法精确估量,但对于账面数字并不好看的蔚来来讲,在财务上也属于‘不可控‘的一项支出”。
还未从旧的质疑中走出来,蔚来再次将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10月4日,在第21家NIO House重庆朝天门店开业当天,蔚来总裁秦力洪现场透露,公司将在今年年底推出其官方二手车认证平台,并在不久的未来,正式上线蔚来出行服务。
“至少我们要保证我们自己的车,在二手车价格方面不低于燃油豪华车的价格。如果达不到,我们蔚来出钱兜底。”秦力洪表示,蔚来的进展非常好,“菜”还没有上齐,未来用户可有更多期待。然而,承诺易、实现难。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显示,不同品牌的国产燃油车,三年保值率在40%至65%之间。而新能源汽车的数值显然更低,基本在20%左右。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进军二手车行业以期提升保值率的过程中,如何控制成本才是更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路走来的蔚来
时势造英雄、也毁英雄。自2014年成立以来,蔚来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中名气最大的一位,无论是高管变动、公司裁员还是产品质量问题,都将蔚来推到舆论的正中央。更何况造车是投资支出大、回报周期长的重资产行业,蔚来在打造品牌的同时,还需要兼顾工厂、技术、人才、运营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而这些,都需要钱来做后盾。
仅仅一年前,蔚来还顶着公众授予的“中国特斯拉”光环,于2018年9月12日在美国敲钟上市,股价最高曾达到13.8美元,市值一度超过130亿美元。仅仅一年之后,蔚来的股价跌至1美元上下,市值缩水到14亿美元。
为削减成本,仅在裁员方面,蔚来便动作频出。2019年4月至5月,蔚来裁减了海外的研发中心和办事处共计140余名员工。在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中,李斌表示,截至第三季度末,蔚来全球员工总数将从2019年1月的9900人减至7800人左右,裁员人数相当于员工总数的14%,并且蔚来还会剥离一部分非核心业务。
不过,客观地讲,市值缩水、裁员等问题并不能全盘将这家迎风而上的造车新势力否定。从融资金额来看,蔚来依旧是国内造车新势力中的第一梯队。
而且作为一家造车企业,车辆的生产和交付才是“硬实力”。成立5年,蔚来已生产并向用户交付两款车型,ES8和ES6。10月8日,蔚来公布了2019年三季度交付数据,共计交付4799辆汽车,环比增长35.1%,超过二季度财报中的预计数据(4200辆至4400辆)。具体来看,在第三季度交付的4799辆汽车中,ES6交付了4196辆;ES8交付了603辆。根据日前中汽研正式公布的上险数据,今年1月-9月蔚来累计上险数达到12430辆,占新势力整体约30%。其中,ES6在9月份的上险数量为1659辆,在造车新势力中位列第一。
在2019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秦力洪曾对资金问题作出回应。他表示:“公司不一定过得很阳光明媚,但肯定死不了。”不过,仍有不少人表达了对蔚来未来的担忧:如果蔚来短期内拿不到一大笔“救命资金”,那么等待它的很可能就是退市或是被收购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