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所有车企的日子都很难过。全国汽车销量持续下滑,可是理由越来越难找了。若说该买车的人都买了,销量掉下来很正常——中国汽车保有量才170辆/千人,甚至远不及马来西亚(430辆/千人)、墨西哥(300辆/千人),应该还有增长空间才对。
若说是经济不好,消费不振,或是买房掏空了家底——今年前三季度,德系车、日系车销量都在增长,德系SUV涨幅尤为明显。总不能说大家没钱买自主品牌,唯独有钱买德系SUV吧?
![1.jpg]()
若说消费者被限购限行挡在门外,或是被“国五”“国六”搞懵了——买新能源车啊!2018年国内汽车市场首次负增长时,就是新能源汽车逆流而上,成为行业的希望之光。可是如今,连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都开始下滑……
2019年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7%,为近两年来首次负增长。中汽协也将全年预期销量,从160万辆下调至150万辆。
2019年8月,销量同比下降15.8%。2019年9月,销量同比下降34.2%——150万辆都悬了。
![2.jpg]()
由于自6月25日起,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取消,因此对于销量受挫,大家都有一些心理准备。但连跌三月,愈演愈烈,仍然出乎很多人的预料。一时间流言四起。网传的一张短信截图称:原定于10月30日—11月1日举办的上海新能源汽车自动化技术展,因行业不好致使部分车企计划有变,延期至2020年8月举行。
最初发布截图的人说:原预计有60多家参展企业,后来发现30多家已经倒闭了……随即,平安银行(16.510, -0.19, -1.14%)宁波分行下发通知,要求排查猎豹、众泰、华泰、力帆的风险情况。虽然四家车企很快发布了澄清公告,但股权出质、财产冻结、拖欠工资等问题还是被挖了出来。
![3.jpg]()
莫非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到寒冬了吗?但与此同时,特斯拉在华销量节节攀升。随着9月特斯拉全系车型免征购置税,上海超级工厂投产在即,销量预计会进一步增长。忽冷忽热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将是怎样的格局?特斯拉的冲击有多大?自主品牌能柳暗花明吗?带着这些问题,小编请教了一些大头。
![4.jpg]()
新能源汽车卖不动的主要原因是:
1、补贴退坡
目前地方补贴全取消,国家补贴砍掉一半,相比之前减少了70%-75%的补贴。假设一辆新能源车的官方指导价为20万,以前补贴能达到8万-9万,消费者只要出12万。如今补贴只有3万左右,车价瞬间变成17万,消费者不愿意买单,车企只能削减利润,把车价降到15万左右,这对于车企而言非常困难,对消费者而言,价格凭空高了不少。
![5.jpg]()
2、整体汽车市场在往下走
主要是因为大家对宏观经济的预期不佳,当一个人对自己的未来收入预期不好时,肯定会砍掉非必要消费,而新能源车大多为非刚性需求,再加上续航里程不长、充电不方便、价格坚挺等因素,最容易被消费者砍掉。
3、燃油车由于市场持续下滑,竞争加剧,折扣力度不断加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冲击到了新能源车的销量。
![6.jpg]()
从新能源车企方面看,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大部分日子都很难过。
新势力方面:
有的企业本来毛利就低甚至是负数,如今还得降价搞促销,亏损非常严重。尽管如此,销量还远不如预期,造成库存增加,原来的投资计划也需要重新调整。
本身还未盈利,新势力主要依靠融资输血。但如今已经到了交付阶段,与传统车企拼刺刀的时候,在销量没有起来之前,投资方也不会盲目投资,当前新势力的现金流问题已经比较严峻。
此时它们最重要的是先活下来,开源节流。蔚来目前做的事情是对的,裁员、精简非核心业务,同时做大销量规模,多把车给卖出去。无论是李斌、何小鹏、李想,还是付强等人,眼前最核心的任务还是卖车。
![7.jpg]()
传统车企方面:
属于双线作战,传统燃油车市场下滑厉害,这种大环境下,只有少量车企还能保持增长或微增长,比如长城、大众、丰田等,大部分弱势车企会出现断崖式下跌,比如长安福特、神龙等。
汽车产业销量暴跌的同时,产能和人员不可能一下子削减,因此会在短时间造成巨亏。当库存不断积压时,会极大地吃掉现金流,为了保持现金流健康,只能依靠降价来促销。但降价也很可怕,比如一辆车的促销成本是1万,销售10万辆就少赚了10亿。
![8.jpg]()
这时候要做的主要有两点:
1、产品有竞争力,也就是聚焦产品,在某一个细分市场先站住阵脚;
2、定价有侵略性,这个取决于对供应链的控制能力,将主要的营销资源聚焦在有竞争力的产品上,集中突破。
做到这两点,才能不断往上攻,但还有一个挑战就是智能化,先活下来,再做好智能化,才能真正形成差异化。
![9.jpg]()
总体而言,我对新能源行业的未来持乐观态度,新势力肯定会活下来几家,传统车企将形成头部聚集效应。其中几家的竞争力会很强,比如比亚迪、广汽新能源这两家已经比较明确,吉利、蔚来和长城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