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而言,之前的一路成功逐渐形成了外界对他们一直优秀的惯性认知,总之恒大出手做事情嘛,必然不凡!正如恒大造车的五条原则——制定大战略、确立大目标、心怀大格局、围绕大定位、完成大布局。所以,在新能源造车这个领域,恒大起步就对自己有着极其高的要求。那么要求高,就自然不能随随便便做事情。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敲锣打鼓地拿着概念车讲化反讲生态,而是踏踏实实观察调研,不轻易透露。这是因为眼下造车soeasy白菜化了吗?并不是,这几天造车新势力们陆续出来的财报与销量报告就像一个个火药桶;最关键地,政府主导的补贴政策逐渐收窄了。所以,既不是在套利窗口期,看上去又不是非做不可的主营业务,那么对于许家印而言,这一切到底图什么呢?
![]()
发展新能源汽车,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中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这既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不仅新能源汽车未来具有万亿级的市场规模,而围绕他一整套未来智慧交通出行生态圈与延伸产业链,以恒大的眼光,不可能忽略掉这么大的盘子。所以造车对于恒大而言,不是要与谁看齐,而是心中自有韬略。而今年以来,许主席就为造车亲自七赴海外,考察瑞典,德国等多地并与包括Nevs、科尼赛克、hofer、BENTELER等汽车产业巨头开诚布公地进行合作研讨。能这样访师拜友走出去就说明决心已下,再将大家请进来便意味着大局已定。
![]()
9月25日,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与全球顶尖的汽车工程技术龙头企业,在深圳恒大总部举行研发设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同步研发15款新车型,覆盖顶级型、超豪华型、豪华型、尊享型、舒适型、经典型等全系列产品。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德国FEV集团CEO StefanPischinger、德国EDAG集团CEO Cosimo deCARLO、德国IAV集团CEO UlrichEichhorn、奥地利AVL集团主席兼CEO HelmutList、加拿大MAGNA集团欧洲区CEO兼MAGNA STEYR全球CEO GuntherApfalter及各方高管出席活动。
![]()
本次签约的五大巨头均为全球汽车工程技术领域的龙头企业,在底盘、白车身、动力总成、电子电器、整车集成、车身内外饰等汽车整车研发全流程,均拥有世界最顶尖工程技术。其中FEV有41年历史,在45个国家拥有6500人的研发团队;MAGNASTEYR有120年历史,在28个国家拥有13000人的汽车工程研发团队;EDAG有50年历史,在18个国家拥有8600人的研发团队;IAV有36年历史,在12个国家拥有8100人的研发团队;AVL有71年历史,在34个国家拥有10400人的研发团队。过去数十年里,它们已为法拉利、保时捷、宝马、奔驰、奥迪、丰田、福特等全球知名车企研发设计了无数款经典车型。
![]()
也许有些人会说,供应商们为造车新势力站台,已经习以为常,这几年发布会上见过的诸如此类的场景多得是。但这里要强调三点,一是时机上,不再是之前新势力用几张PPT承诺销量之类的故事,就能引来他们为之站台鼓掌拍肩膀。大家都见过经历过了,因此当下你有没有真本事,真实力,真做得成事情的履历背景,才是他们愿不愿意为你站台的首要考量。其次,来的“朋友圈”是不是全球顶级一流水准而不是贴牌货,外界也都在看。而依照许家印主席一直以来的国际视野与雄心壮志,不是国际顶级资源根本瞧不上,能坐在一起“搞事情”的必然是顶级头部资源。另一方面,对于这些共襄盛举的供应商们而言,对恒驰持续发力的表现情有独钟,不是来自一时的观察。这么长时间以来,尤其对恒大面向全球招聘8000名专家和技术精英的史诗级英雄帖,大家都明白一定要争搭恒驰这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大做强做成功”,这是恒大一贯的做事风格。早在布局之初,许家印就制定了恒大造车的宏伟目标:力争在3-5年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10年内实现年产销500万辆。同时,恒大集团一开始就确立了恒驰新能源汽车的定位:“核心技术必须世界领先、产品品质必须世界一流。”在核心技术领域,今年1月,恒大与世界顶级超跑科尼赛克合作,拥有了世界顶级豪车的研发制造核心技术;3月及5月,分别通过收购荷兰e-Traction和英国Protean,拥有了代表动力总成未来发展方向的世界最先进轮毂电机技术;7月,与德国hofer合作,拥有了世界最先进的三合一动力总成核心技术;9月,与德国BENTELER和FEV集团强强联手,获得世界顶级新能源汽车3.0底盘架构知识产权。
在生产制造领域,恒大已在广州、上海、天津、沈阳等地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全部按照工业4.0标准,采用世界最顶级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打造高端智能工厂,为“恒驰”全系列产品大规模量产提供强有力保障。口号容易理解,达成目标的过程过程就未必那么容易。而走出去请进来这些顶级一线供应商们的核心目的,一来肯定是保证谦虚学习的态度,二来不是为了凸显恒大造车成本高。没有一家公司是完美的。但是在造车这么大的一件事情上,那必须确保自己绝不犯错。造车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一个小错例如一个供应商拿出瑕疵的零件或者设计有误,恒大没有发觉那必将层层累积导致无法预计的后果。因此,许家印主席这样事必躬亲去实地参观访问,去看去了解他们的底细能力,这是非常负责任地态度。而全球顶尖的汽车工程技术龙头企业也知道跟恒大合作,可不是那么随意的事情,卖卖副厂件,低价拿出早期已淘汰的产品各取所需,恒大一定会逼着他们拿出最新最优的产品与之形成配套。如果现在不跟恒大玩,以恒驰的发展速度,恐怕再想跟上就再无机会了。我们常说总是高估了眼前2年的发展,低估了未来十年的趋势。恒大球衣胸前不断变化的恒系产业推广,就充分说明了恒大一路以来的居安思危。许主席做事情绝不是拍脑袋的作为,一方面朝着打造“世界最强新能源汽车集团”的既定目标在走,按照“核心技术必须世界领先、产品品质必须世界一流”的定位,恒大一步一个脚印,在核心技术、生产制造、研发设计等领域完成战略布局。另一方面,很多人都将造车与恒大整体的生态体系没有结合起来看。造车不是孤悬体系之外的彩蛋,他其实为恒大的地产,旅游文化,电商与共享生态圈的连接扮演了关键性的keyperson的角色。他是移动物,是仓储与新能源传输的载体,又是未来5G自动驾驶条件下的最佳选择。因此,恒大造车绝不仅仅是当下嘴巴里说的未来那点销量口号那么简单。千万不要小看恒大的远景,而“恒驰”也必将成为享誉全球的民族品牌,向世界彰显中国智造,为中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