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谁是全球车市最佳CEO?留着标志性山羊胡的蔡澈博士无疑是人选之一。
连续两年将奔驰品牌带入全球豪华汽车市场的第一位置,去年更是创下了超过240万辆(含Smart)的销量记录,这位在奔驰CEO位置上工作13年的德国汽车大佬,正在将汽车发明者的三叉戟星徽擦得熠熠生辉。
在2018年开年的底特律车展上,有车以后与蔡澈博士进行了深入的交谈。
蔡澈博士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
与高手过招非常有趣,它让我们变得更好
有车以后:奔驰连续两年获得豪华车销量第一, 心态有什么变化吗,是否已经不那么看重销量排名了呢?
蔡澈:这么多年一直在看着竞品的尾灯,这并不是很有趣,而现在我们已经开到了前面。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看清未来发展的方向,并采取正确的方法。目前正处于行业的转型期,我们不能只关注现在的竞争对手,因为有很多新的竞争对手已经出现在我们视野范围内,他们不懈地努力争取成功。然而,我们并不会减少对现有竞争对手的关注和尊重,而是会进一步扩大我们的视野范围,关注更多这个行业中出现的新兴品牌和企业。
有车以后:就去年的中国市场而言,奔驰和第一名奥迪的差距已经大幅度缩小,您对这一成绩有何看法?是否认为 2018年奔驰可以超越竞争对手,在中国市场上夺得销量第一呢?
蔡澈:的确,前几年我们在华与同为德系的竞争对手相比,有过较大的差距。为此,我们做了许多工作,了解我们落后原因并且付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实现追赶。现在与主要的竞争对手实现了销量方面的旗鼓相当——去年业绩表现我们比宝马略高一点,而奥迪则通过自己的努力超越了我们。我们很高兴缩小了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我们不会因此产生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对我们来说,与高手过招非常有趣,它让我们变得更好。诚然,业绩排名对于员工是很好的激励,但是对于名次的追逐绝非是我们业务发展关键。现在,是我们继续放眼未来,扎实业务的阶段,奔驰要专注于扎实的业务拓展,为未来业务发展设定好方向,做好准备。
到2022年奔驰大约会推出10款纯电动车
有车以后:正如您刚才提到了新的竞争对手,新的竞争对手这一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他们主要来自于电动智能汽车领域。奔驰有EQ计划, 康林松先生说EQ计划将发展成一个完整的系列,包括SUV,能不能具体阐述一下奔驰EQ计划的发展节奏和阶段性目标?另外,奔驰将如何平衡传统业务和新电动车业务的预算和资源配比?
蔡澈:我们曾经也说过,2022年的时候大约会推出十款纯电动车,从明年开始,我们将以非常紧凑的节奏将它们逐步推向市场。
对于传统内燃机业务和电动智能汽车业务,我们一直坚持同时发展两个支柱的战略。我们深知未来的成功绝离不开电动车事业,与此同时,中长期的发展则需要关注我们的核心业务,即内燃机业务,当然这些也会部分的进行电气化,比如我们现在有48伏车载系统以及其它相关技术。现在奔驰大部分车型是内燃机车型,我们不会一蹴而就,只发展电动车而不顾及现在的传统业务;当然我们也不会固步自封,只关注传统业务,我们要实现良好的平衡。我们对未来做了很多投入,过去我们投了85亿欧元,后来我们又有140亿欧元的投入,都是对梅赛德斯-奔驰而非戴姆勒其他业务。此外,在无人驾驶等其他各方面,我们也有相应的投入。我们希望给股东比较好的回馈,要把各项业务进行平衡,形成全面的发展。
假以时日,中国汽车品牌一定会走向世界舞台
有车以后:我们昨天晚上在大剧院看到了您跟老朋友施瓦辛格在台上谈笑风生,从容淡定。您的职业生涯走到现阶段,是否是奔驰的未来有了非常好的前景和规划,才让您如此的自信和从容?
蔡澈:非常感谢您的溢美之词,我在这个行业已有42年的从业经验了,在这个职位上也13年了,或许是因为跟大家见过很多次面,以及我经常到底特律,这种熟悉感给了我极大自信心。同时,大家知道去年是梅赛德斯-奔驰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年,这也给了我们信心,但是成绩已经成为过去,而面向未来,我们拥有得比较扎实的技术发展让我们非常乐观,这也成为我信心的来源之一。此外,我的团队也非常的扎实,我们现在的企业文化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运行着,包括了同事们的思维方式等,都让我看到了我们能够更积极,更灵活的拥抱未来,他们自信但不自负,我们对未来有非常明晰的目标,这些都是我信心的来源。
有车以后:有消息说吉利准备在奔驰股份上进行增资扩股,您怎么看这件事?这件事到底进展到什么程度了?第二个问题,作为一个从事汽车行业多年的资深人士,你认为中国品牌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蔡澈:首先回答您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我们与吉利公司做了一些初步的非正式的谈话,但是没有任何的决策。戴姆勒欢迎任何对于长期投资有兴趣的投资人。
关于第二个问题,实际上中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汽车市场,假以时日,中国汽车品牌一定会走向世界舞台,并会在中国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过去竞争中,许多品牌在传统内燃机方面的优势明显,而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未来的电动车以及其他方面的新竞技赛场对技术有着不同于以往的要求,也允许更多的竞争选手可以进入这个竟技场,包括中国的企业。所以,我相信中国的公司和中国的政府都关注到这样的机会,在未来的电动车发展领域,中国企业一定会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有车以后:现在汽车行业处于技术变革的过程中,新能源发展很不平衡,蔡澈先生您认为电机取代发动机的时间点会在何时?另外,对于电动和燃料电池这两个技术路线,您认为哪条更切合实际一些?最后,奔驰和北汽合作一直在不断的加深,合作的原则是什么?
蔡澈:总得来说,电动车发展需要整个产业各个体系的发展而不仅是产品,比如相应基础设施,电来源力,相应的政策法规等,例如,有一些发电方式可能会制造更多的二氧化碳,违背了我们最终实现环保的初衷,需要进行全方面的思考,包括电池的回收,可靠原料的来源等;此外,世界很大,有罗马、尼日利亚、北京等等不同的市场,对于政府来说,相应的汽车企业,以及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原材料供应又会产生诸多问题,需要清楚得看到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挑战;还有您提到的燃料电池,实际上还有一些无碳燃料的产生,可以实现能量的经济性,因此,我们现在提未来的发展方向,还为时过早。我们相信,这些都需要妥善思考,当然我们也要时刻保持头脑的清醒,意识到我们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扎实地走向未来的发展。
中外在汽车领域第一个合资企业就是北汽和戴姆勒-克莱斯勒的投资,那时我是董事会成员,经历了很多高低起伏,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我们现在有一个非常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从时间上学到彼此互相尊重,互相信任,这对我们成功合作至关重要。我们目前在市场上取得的成绩,可以说是与北汽的成功合作分不开的 。未来我们在中国的合作不仅仅是限于乘用车,还有卡车、商用车。未来的发展中,无论我们做什么,都会尽量确保所有合作伙伴的利益,当然也包括其他的合作伙伴,比如比亚迪,我们希望未来的发展方向,都能够跟我们重要合作伙伴达成共识,保证我们在市场上的共同成功。
有车以后:现在在中国有一些以前没有任何造车经验的企业进入了造车领域,从新能源和智能化作为突破,而且非常自信的对像BBA这样知名车企发起挑战,并赢得了很多中国民众的信任,您认为这样的车企会成为奔驰的竞争对手吗? 您认为这样的企业未来会在中国获得成功吗?
蔡澈:诚如之前所说,我们要保持开放的视野,不仅关注传统的竞争对手,更要关注新选手的进入。当新的时代机遇来临时,人人都有机会,他们可能没有经验的包袱,没有130多年传承的负累,可以更灵活的面对未来的机会,进行决策的选择。当然,我们的百年传承自然有着独到价值,一言以蔽之,我们自知且自信,我们保持开放,关注新的竞争选手。我们目前所取得的成就都来自于竞争对手对我们的鼓励,挑战让我们变得更好,我们非常欢迎不同层面的竞争,我们会尊重所有的竞争对手,与此同时我们对未来的发展保有信心。
Smart如果国产 北汽是我们首要考虑的对象
有车以后:刚刚蔡澈博士讲到,现在新能源车市场上遇到很多的问题,奔驰之前投资特斯拉也遇到很多财务的问题,奔驰接下来将如何把握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节奏呢?第二个问题,奔驰所处的豪华车市场,是否其他新来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更难抢占到该市场的份额?
蔡澈:对我们来说,没有人知道电动车未来的发展具体需要什么样的速度,之前也列举了许多未知的因素,因此,未来电动车将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客户说了算。于我们而言,我们既要保有现在核心业务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要开始启动“瞰思未来(C·A·S·E)”的战略,尽可能让我们的运作更为灵活,有能力预测未来,保证能有效采取相应灵活而机动。十年前,我可能说一些新的选手进入这一赛场并超越比较成功的品牌相对困难,我们那时候在视野范围中看到的是雷克萨斯,而现在情况变了。诚如之前所说,发展非常精尖的内燃机技术门槛比较高,而电机则相对容易一些,技术门槛的降低,势必让更多人有机会进入到这一行业的未来竞争之中。据我们的观察,内燃机车型现在很容易达到的舒适性和豪华性水平,在一些电动车产品上被妥协了,此外,两相比较之下,价格的差异也尤为明显,导致更多人有机会进入到这个领域,对于他们的发展,我们将拭目以待。我们也需要认清未来的机会与挑战。
此外,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电动车的动力总成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然而我们还需要关注数字化这一领域,它带来了用户交互体系系统的变化,这些也是让一些新的选手进入赛场的契机。我们在CES的时候展示了新的A级车,它在数字化和用户交互方面拥有了非常领先的技术,配备了新一代智能人机交互系统(MBUX)的应用证明了我们已在各个领域关注到了行业 最前沿的变化,同时,我们也想展示在新的领域方面的能力。
有车以后:2017年您感觉到最挑战的时刻是什么时间?此外,smart品牌还没有国产,未来这个品牌是否只考虑同北汽进行国产?是否会考虑像吉利这样新的合作伙伴?
蔡澈:我不太记得有什么时刻让我觉得特别挑战,我们曾多次讨论过,我们现在要保持持续投入对未来、加强新领域竞争力与保持现有行业领先优势的竞争力,这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关于smart国产,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计划。我们不排出此前曾提出的smart将越来越多成为电动车的品牌的这种可能性,国产化的问题我们会考虑,一旦有这种讨论,北汽当然是我们首要考虑的对象,如果北汽不愿意做的时候, 我们可能才会考虑跟别人。
有车以后:您认为竞争对手在2018年中国豪华市场提出的迅猛产品攻势对奔驰是个挑战吗?
蔡澈:当然,产品有产品的周期,而奔驰的40多款车型在向前推进过程中,时时都会有新的产品推出。2013年推出新的S级车,收获了大家给予的良好评价,未来我们也将持续不断让我们的产品变得更好。当然,我们的竞争对手也没有停歇,在持续不断投入新产品,而我们相信,在产品方面我们有着持续的优势,特别是在紧凑车型的细分市场。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