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2018年印度汽车销量已经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有机构预计,到2021年,印度有望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
或许基于此,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进入印度市场。不过,像塔塔这样的本土汽车巨头,到铃木、现代、本田这样的外来品牌,他们目前在印度的日子似乎并不好过。
如,排在印度乘用车市场前列的玛鲁蒂铃木、现代(印度)、马恒达和塔塔汽车等车企7月销量均出现了两位数下滑。具体来看,铃木(印度)公司7月销量下滑33.5%至约10.9万辆;本田(印度)销量跌幅最大,跌逾48%,销量仅1万多辆;本土品牌马恒达和塔塔分别下降15%和34%。
尤其是放弃中国市场的铃木,将焦点放在了印度汽车市场上。尽管铃木依然在印度汽车市场占据销量榜首,但是从其2019年一财季报(4-6月)来看,铃木净利润已出现腰斩,同比减少53%至405亿日元。从今年上半年业务来看,铃木汽车的印度业务占其全部业务的六成以上,印度车市不景气让铃木体会了“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
![]()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自今年4月起,塔塔、马恒达和本田等车企都有多家工厂出现停产情况。据外媒报道,印度汽车制造商马恒达宣布推迟投资计划,并表示由于汽车行业长期负增长,约1500名临时工会被裁退。此外,本田在印度的业务部门表示正在积极寻求办法减少库存积压。
相较而言,在印度的中国车企受到的冲击则相对较小,这或与中国车企在印度的有限布局有关。就拿上汽集团来说,今年4月,上汽集团位于印度的海外整车基地才建成投产。今年6月,上汽开始以一款名为MG Hector的新款运动型多用SUV试水印度市场,销售速度快于预计。
此外,长城汽车对印度市场的探索也不快。据悉,长城汽车今年2月批准了一项160万美元的投资,将在印度当地设立办事处。而进入印度市场时间相对较久的比亚迪,虽受到了市场下滑的影响,但在印度电动车巴士销售方面,运营状况良好。
Reliance Securities高级研究分析师Mitul Shah预测,印度汽车行业的“寒冬”将持续到2021财年中期才会复苏,而车企们能做的就是积极变革,等待转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