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20年代,随着流水线的推广,商品开始在短时间内被大量复制。而由包豪斯带动的工业设计理念,也在同期催生了大量好看又实用的各类商品。
虽然在1913年,意大利人卡斯塔纳便展出了脱离马车模样,采用流线型设计的汽车。但是在20年代,作为当红的汽车,依然被设计成黑色的,方方正正的大箱子,这其中T型车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位美国作家在当时这样描述道,
“汽车这个怪怪的东西,看上去像一幅漫画,相信不久就会有一位天才站出来,对汽车进行全面修整和美化。”
这个天才叫做哈利·厄尔。
1927年,哈利·厄尔接到了通用汽车阿尔夫·斯隆的邀请,带着一些在当时看上去稀奇古怪的图纸来到了底特律。不久之后,通用汽车便成立了艺术与色彩部,所有汽车长得都差不多的这件事成为了历史,福特赖以成名的T型车也很快走到了终点。
从1927年开始的三十二年间,通用汽车艺术与色彩部在哈利·厄尔的带领下,将汽车从一种单纯的交通工具,变成了时髦的商品。汽车也开始变得可以代表一个人的性格和审美。就像衣服一样,可能看到一款车,我们就会联想到它的主人,会是个什么样子,会有怎样的性格。
乔治亚罗曾经说过,也许你可以在家中挂上莫迪里安尼价值不菲的画作,但很多人看不到也认不出。汽车却不一样。通过汽车,我们可以被认知,被认可,被分类。
随着60后逐渐老去,70后接过了油腻的枪,80后开始崭露头角,B级车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沉闷,越来越无趣,至少在设计上是这样的。
面对日益成熟,逐渐成为汽车消费主力的90后,以及即将成为消费主力的00后,B级车也到了需要改变,需要创新的时候。
创新在任何时代,都意味着冒险,但也意味着更大的成功。率先吃螃蟹的,是雷克萨斯。这家一向稳重的日本豪华品牌,在2014款IS上,通过犀利的棱角和凌厉的线条,重新塑造出了年轻精英的新形象,并一发不可收拾。
紧接着,奔驰迎来了大换代。全新的家族式设计,让C-Class一改上代中庸油腻的风格。特别是立标中网的应用,更是进一步凸显了年轻感和时尚感,C-Class也因此大获成功。
B级车变身的高潮,出现在第八代凯美瑞和第十代雅阁身上。作为日系B级车的代表,凯美瑞和雅阁一向给人以成熟稳重的印象。但是第八代凯美瑞和第十代雅阁则完全颠覆了过往的形象,以更年轻的新面貌出现在了世人面前。
至此,我们熟悉的B级车,开始了从油腻大叔向时尚BOY的转换过程。年轻、动感、科技逐渐代替成熟、稳重、大气,成为了B级车的新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