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积分或六折回购,补偿细则再遭质疑

我们先来看看小鹏汽车给出的这份补偿方案吧。

方案A:提供100,000积分,价值10,000元,可用于在小鹏汽车自营、授权的合作伙伴处进行车辆保养、超充充电、车辆维修、兑换精品、以及本人及直系亲属(父母、子女、配偶)增购新车时抵作部分价款。

方案B:G3(参数|图片) 2019款“三年六折置换保值权”,即G3 2019款车主在三年后换购小鹏汽车届时在售的任一型号新车时,有权将其符合标准的G3 2019款车辆按照购车合同上的裸车价格的60%置换给小鹏汽车,并补差价购买小鹏汽车新车。

马上,就有很多车主回应:无论方案A还是方案B,都是围绕继续购买和使用小鹏汽车而设计的,并未获得维权车主的认可。而且,商城东西没有性价比,6折回购更是设置了一堆限制条件。现在逼着车主在30天里做出选择,如果截止日后仍未选择的,将被视为放弃。

对于这份《补偿细则》大部分维权车主无法认可,认为小鹏汽车完全没有诚意,车主们不会妥协,并将维权到底。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方案A

补偿价值1万元的10万小鹏汽车商城积分,可用于兑换和使用维修代金券、保养券、超充电量卡、精品,也可兑换和使用增换购代金券。如此简单、敷衍的方案,激起车主的愤懑,“认不认可”也就更无从谈起。一位广州的小鹏G3 2019款车主就抱怨道:“价值一万元的积分实际成本不到3千元,商城东西贵还没性价比。”还有车主表示:“可以接受一万元现金补偿,但不要A方案,因为商城没有什么东西可选。”

再来看看方案B

对于维权车主来说,抵触则更加强烈。方案显示,小鹏G3 2019款车主需在车龄满34个月、且不超过38个月的时间内完成置换。对此,维权车主就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有车主表示,“没有勇气三年后再买小鹏汽车”;还有车主表示,“三年后换购的话,那车型终身质保的意义在哪里?”更有车主说到,“3年后,小鹏倒闭了怎么办?”

退一步讲,就算消费者有勇气、有意愿再次购买小鹏产品,并且满足了三年的使用年限,但却不一定能符合小鹏汽车提出的更多苛刻置换条件。

方案中提出,小鹏G3 2019款车在置换前期间内,还需满足行驶里程不超过8万公里,无重大事故损伤等要求。一位车主就表示:“小鹏规定的3年8万公里,平均每天只能开73公里,而我每天上下班来回就80公里,根本无法满足需求。”更有一位深圳的车主,不到一年就已经开了4万公里,3年8万公里的规定简直就是一个套路。

面对《补偿细则》,很多车主觉得小鹏汽车失信未除又“添堵”,之后提出的新版解决方案是不会接受了,对小鹏汽车已经完全丧失信任,唯一的诉求仍是坚决退车。

小鹏汽车失信风波,对不起的不仅仅是“鹏友”而是整个汽车行业

造车新势力在最近一段时间出现的问题的确很多,蔚来汽车的自燃频发、长江汽车的欠薪事件,还有小鹏汽车的维权风波,从技术、资金、交付难等等问题可以看得出来造车新势力已经迎来了洗牌季。

其实小鹏汽车这一次维权风波的发生,也并不是偶然的。尽管这次问题体现在对消费者的交付方面,但从整体来看,还是企业营销能力与缺乏核心技术上环节出现了纰漏,从而导致了小鹏汽车的尴尬。

按理说,产品的迭代正是考验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把控能力,小鹏汽车偏玩出超乎想象的迭代速度,而且在改款与迭代上应对又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特别是在自己产能完全跟不上的时候,把新车活活的拖成了旧车,而且乘着补贴新政来临之前,搜刮了一大票的2019款车型的订单,就在交付矛盾已经逐渐升级的同时,2020款上市,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不满,也让消费者对企业产生不信任。

高度模仿特斯拉,这是众多新制造共有的通病,只不过反映在小鹏汽车身上却变得过于露骨。今年的3月份,特斯拉起诉原特斯拉工程师曹光植涉嫌窃取与Autopilot相关的商业机密,并将其带给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小鹏汽车。起初,小鹏汽车还是各种的否认,然而在7月11日,现任小鹏汽车“感知负责人”的曹光植承认曾上传特斯拉Autopilot的源代码。被诉诸到法律层面,这就更使得小鹏汽车处在非常尴尬的地步。

只要小辫子被抓住,就更容易使消费者对新势力的制造忧虑重重!换句话说,技术通过拿来主义的方式轻易获得,如果没有人追究,或许会逐渐被自身消化变成了为我所用,但如果一旦变成了知识产权的官司,甚至变成了公认的纠纷,那么,小鹏汽车不仅得不到应有的技术,还会以不耻的挖角行为令行业贻笑大方,这才是容易赔了夫人又折兵呢!

其实,从小鹏汽车进入新制造以来,一直是新势力代表企业的姿态示人,这一次出现的问题,表面上来看是触动了消费者的底线,但实际上,却是企业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反映!从这个角度看,企业最该道歉的不仅仅是“鹏友”,更应该向行业与市场进行道歉!如果按照这样不遵守与尊重汽车制造规律来快速发展,只会使新势力造车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的出现!

车事结语

凭心而论,小鹏汽车的这场风波其实真正的原因是造车新势力在发展之初就给人一种急功近利的印象,所以出现维权风波、窃取机密这样的事情,不过是众多问题的一个缩影。甚至可以说,小鹏汽车不暴露、也会在其他新势力企业制造中暴露出来。

其实,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是不可能通过寻求一些取巧、走一些捷径就造出一辆汽车的。只有重新回到按汽车发展规律办事的轨道上,这才是最重要的发展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