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两年新能源车的销量榜单来看,微型电动车持续霸榜的成绩,向人们展示了A00级电动车市场的强大潜力。而且,随着“低速电动车禁令”的推出以及新能源补贴政策的退坡,野蛮生长的老年代步车市场被按下了暂停键,微型电动车市场急需更加安全、品质更高的正规电动车填充。而比亚迪作为国内最早转型新能源的车企之一,早已瞄准这片蓝海,并在今年4月份正式推出微型纯电动汽车——比亚迪e1。对于消费者来说,经济实惠应该是比亚迪e1的终极使命,而反映到产品上,能耗低、续航长便是e1的必备素质,那么今天我们便实测一下这款车的续航到底有多坚挺。
![]()
![]()
![]()
很多人都认为比亚迪e1是F0的纯电动版本,只是一个“油改电”车型。其实不然,虽然e1外形基本延续了之前F0的设计,但e1是由比亚迪全新e平台打造,将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化,使整车能耗更低,续航更持久。比亚迪e1搭载了电池容量为32.2kWh,能量密度大于160Wh/kg,这样的数据表现即使是在2019年的新政策里也可以拿到“能量密度”部分的最高补贴。所以在续航能力上,我们可以期待比亚迪e1的出色表现。
![]()
![]()
本次测试路线总长 30km,全程柏油路面,其中有 35% 的城市道路、30% 的高速道路、35% 的城区快速道路,这套方案相较于 NEDC 综合工况测试方案,在高速路段的模拟更多,也会更贴近于日常生活中跑长途的情况。
![]()
![]()
在测试出发前,我们在国家电网60kW快充桩将比亚迪e1冲至满电状态。
![]()
出发前将小计里程清零。前后四轮胎压调至推荐值。
![]()
续航测试过程中,我们将驾驶模式调整为ECO,同时能量回收设置为最大级别,即“较大能量回收”。
![]()
在空调方面,由于比亚迪e1无法显示温度数值,我们便按照当时的天气,根据体感温度进行了调节。测试当天,北京的室外温度大概为23-29℃,并且一直间断性的下雨,所以我们全程开启冷风空调,同时风量选择 2 档,全程外循环。
![]()
![]()
我们此次的续航测试设置了较大的动能回收,但在松开加速踏板时,很难察觉到动能回收的拖拽感。而且,踩下e1的制动踏板,你也根本察觉不到动能回收和机械制动之间的切换过程,制动踏板表现十分线性。
![]()
在整个续航测试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e1行车电脑里程记录的精准度。我们的测试路线大概一圈为30km,而每一圈的表显消耗与实际行驶里程的差距,比亚迪e1都能够控制在1公里之内,甚至实际的续航里程还超过了表显里程,这是在我们测试过的车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
![]()
当完成第十圈的时候,比亚迪e1的实际行驶里程已经超过了NEDC综合续航里程,达到了308.1km,此时表显剩余10km。而当表显刚好为0km时,比亚迪e1的实际行驶里程为317.2km,继续行驶了1km之后,e1正式趴窝,最终的实际续航里程为318.7km,超过305km的综合续航里程。
![]()
![]()
下表是本次续航测试记录的每圈里程数、剩余里程等数据:
![]()
![]()
测续航这种事情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已经见怪不怪了,现在的新能源车一般都能够跑到NEDC续航里程的80-90%。更何况,由于成本限制,微型电动车的高速电控做的都比较差,所以一开始对于e1的成绩并不期待。但是最终的结果却让我们大吃一惊,续航完成度超乎想象。
![]()
究其原因,嘿电认为比亚迪e1的优秀成绩主要源自其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以及车身轻量化的设计。比亚迪e1搭载了电池容量为32.2kWh,能量密度大于160Wh/kg的三元锂电池,更高的能量密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车身的重量。同时,比亚迪也通过提高电芯到模组和电芯到电池包的重量比,来尽量减少其他东西的重量,让整个模组里90%以上的重量都是电芯,从而做到轻量化,降低能耗。
![]()
![]()
充电方面,我们使用功率为 60kW 的国家电网快充桩,同时为了保证充电功率充足,我们选择使用旁边没有车的充电桩。
![]()
从下午5点29分开始对比亚迪e1进行充电测试,充满共花费了113分钟,充电时间略长。测试过程中,比亚迪e1最大的充电功率不到30kW,比国家电网的60kW低了将近一半。嘿电认为,充电功率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e1的电池容量只有32.2kW,所以放电倍率较低。充电时只能按照0.8-1C的倍率去充电,所以充电功率比较小。
![]()
![]()
此次续航测试,不得不让我对比亚迪e1这款小车刮目相看。尽管很多人用“油改电”去评价它,但是e1的产品力的确赢过了大多数的纯电微型车。不仅10.1英寸的大屏功能齐全,其续航能力也是数一数二的。迄今为止,比亚迪e1是我们测试过的车辆里续航完成度最高的车型。而且6万元起步的价格也不会让你有过多的经济负担,所以如果你想购入一台微型电动车,又对续航能力要求很高,那么比亚迪e1可以成为你的第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