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哪个行业,品牌的名字都尤为重要。毕竟名字可以说是一个企业的形象,所以在取名上大家都非常讲究。在汽车行业,车企的名字更是非常讲究,比如吉利汽车的"吉利"在中文里就是非常吉祥、顺利的意思;而长城则和我国的古建筑"长城"其名。
而在最近,上汽集团旗下的自主整车企业——上汽大通品牌也正式完成更名,取名上汽MAXUS,中文名为"迈克萨斯"。车企命个名字,也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可这次上汽大通却遭到了众多网友的吐槽,因为其中文名"迈克萨斯"与丰田汽车旗下的豪华品牌"雷克萨斯"的命名十分相似。
上汽大通是谁?
上汽集团在车界应该算是鼎鼎有名了,旗下拥有的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通五菱三家合资车企,分别在2018年实现了206.51万辆、197.01万辆和207万辆,三家合计销量达到了610.68万辆的好成绩。不过,对于有些人而言,上汽大通或许还没有那么熟悉。
事实上,MAXUS是英国商用车公司推出的商用车品牌。2009年,上汽集团从英国LDV集团全资收购了MAXUS,于2011年成立了上海汽车商用车有限公司,并将MAXUS命名为"大通"。品牌口号:大智融天下,通达铸成功。
上汽大通主要产品包括MPV、SUV、房车,宽体轻客、皮卡等乘商用车,同时还生产新能源汽车。该公司在中国无锡、南京和溧阳拥有三个生产基地,无锡基地主要生产"上汽大通MAXUS"品牌产品,产能为20万台/年;南京基地主要生产"上汽跃进"轻中型货车,产能为10万辆/年;溧阳基地是全球最大的房车专业工厂,产能超过2.5万辆;同时在马来西亚、泰国设立制造基地。其中,SUV产品包括D90、D60,MPV产品包括G50、G20、G10等。
事实上,上汽大通这家商转乘的车企在营销方面一直比较有特色。通过定制化来吸引消费者,上汽大通斥资至少7000多万元为C2B定制化"全网运营"平台,官宣全网粉丝数量已经突破650万,不过销量数据并不漂亮。
上汽大通2018年销量为126094辆,同比增长14.50%。而到了2019年上半年,上汽大通整体销量为62732辆,同比下滑5.83%。旗下的上汽大通D90,这款号称中国自主第一款全尺寸SUV今年上半年销量仅1498辆,月均销量不到250辆,即使各大车企因清库存而出现销量回升的6月,上汽大通的D90也仅仅卖出去156辆。
名字"碰瓷",就能碰出花来吗?
巨额的投资,换来的却并不是销量的上涨,这或许也让上汽大通感到头疼。但若是重新命了名字,这个现状就会改变吗?
无疑,名字是非常重要的,但上汽大通这回的改名在众多人眼里却像"碰瓷"。毕竟无论是从影响力上还是从车的质量上来看,作为豪华品牌的"雷克萨斯"都比取名为"迈克萨斯"的上汽大通好得多。虽说上汽大通这样的取名似乎是为了更加洋气,但在外人看来这就是有"跪舔"雷克萨斯的嫌疑。而在网络上,也引起众多网友的疯狂吐槽。有网友表示:"本来还挺好的,这一下子咋这么山寨",甚至有网友表示"文化自信在上汽这边荡然无存"。
而且,先不说这个名字是否与国外车"雷同",就说上汽大通的产品力,或许也是需要提高的。比如说在车型上,上汽大通旗下并没有一个所谓的"爆款"车型,而刚刚上市的上汽大通D60也有不少问题,一方面来看,它搭载了现在消费者不喜欢的三缸机,这或许会劝退不少人,而另一方面,它的动力也是问题,1.5T发动机最大功率也只有169马力。
再加上针对上期大通D90不断上升的投诉量,各投诉平台针对发动机无法启动、缸体破损、拉缸、抖动、漏油、涡轮增压器故障、怠速不稳、噪音大等问题,上汽大通或许应该好好思考了:销量低的真正改正做法并不是靠换个名字就能上去的,产品力才是提升的根本。
小编语
坦白的说,上汽大通这次的改名确实观感不太好。在汽车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今天,若取名都要品牌碰瓷,那它的未来其实很难被大家看好。名字固然重要,但产品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以上汽大通眼下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应该尽快提升自我,这才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往期精选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