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限速,大家都知道是为了大家的安全,但就如上期说过的“任性限速”,实在有些不合理,不少车主反应防不胜防,一不留神就吃罚单。
除了限速以外,不少车主都反应还有一种情况更加无奈,甚至是危险,那就是限高。
讲到限高,可能私家车主不是很敏感,但是对于大货车司机来说,恐怕是有一肚子苦水。不合理的限速让车主们很苦恼,不合理限高也让车主们苦恼。
是不是对不合理限高没什么概念?
那小赛举个例子
2018年9月20日和9月22日,短短2天时间,邢台发生了两次限高杆拦住消防车实施救援的情况,这已不是偶然事件,限高杆限住了超载大货车,也限住了消防车!
怎么样?
是不是不合理限高的概念
马上就浮现在脑海中?
不仅影响行车效率
还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关于为什么要限高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提到,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保护乡道、村道的需要,在乡道、村道的出入口设置必要的限高、限宽设施,但是不得影响消防和卫生急救等应急通行需要。
关于限高杆高度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提到,一条公路应采用同一净高。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净高应为5.00m。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的净高应为4.50m。
但是在遇到垮桥和隧道的时候,是应该根据隧道高度和桥梁的承载能力合理限制车辆高度。而且提到了限高架不得造车车辆成员伤害。
上面条例中的简单几句话,是解决不了关于限高杆设置的更多的矛盾和问题。限高的必要性问题,限高的标准问题,限高杆的提示问题,限高杆安装后的管理问题等等。
有关部门只考虑限制超高车辆通行,但没有考虑到人的生命安全,很多时候司机因为没有集中精力看路牌,或者是路牌设置不合理,导致车辆撞上限高杆而发生伤亡。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把限高杆设置的权力下放给乡镇政府,公路管理部门是否需要监管,设置限高杆后的管理责任问题,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起初设置限高杆的目的很简单
就是为了保护
高度不足的桥梁设施
免受超过桥梁高度的
车辆撞击造成损坏
限高杆设置是有必要的
但是应该受到监督
但是现在,限高杆起到的作用已经远远不止为了保护桥梁。更多的时候,它是为了限制部分车型通行一些道路而故意设置的障碍。
外围进入城市的道路、超限超载检测站的周边、收费站附近、甚至一些工业园区的道路,都是限高杆林立的重灾区,背后的原因不言而喻。
好消息还是有的,2017年11月27日,交通部正式发布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及《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的公告》,公告的细则对限高杆的具体安装与使用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两项条例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但各地在新公告出台之前设置限高杆数量较多,整改需要时间,所以2018年还是有一些因为限高而发生的事故,希望条例实施后,能够整改好限高问题,让车辆能够有一个更好的行车环境。
日常总结
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解决“限高”和“安全”之间的矛盾。比如车辆与限高标志发生碰撞后,能够阻止车辆通行,但又不至于导致毁车伤人的恶性事故。
在车辆接近限高标志后,能够提醒管理和救援人员采取相关措施。可以研究限高杆的材质、运用电脑管理等综合手段,防止因为限高杆而一起的车辆和人员伤亡。
(文章视频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