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石油峰值”源于1949年美国著名石油地质学家哈伯特(Hubbert)发现的矿物资源“钟形曲线”规律。哈伯特认为,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任何地区的石油产量都会达到最高点;达到峰值后该地区的石油产量将不可避免地开始下降,最终将形成石油资源的枯竭。
但是,最新的研究结果却显示,石油是一种化学成分简单的液状物,而且是可以再生的资源,大部分油田开采之后,都能慢慢从地壳深处获得自动补充。
尽管如此,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然在不停地大肆宣扬石油峰值论,特别是针对中国,这背后隐藏着的却是一个巨大而深刻的阴谋。
本文由国内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贾新光老师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全新分析石油资源与大国博弈,以及为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提供另一种解读,以飨读者。
资源有限论是霸权主义理论
30年前,有一句现在无法考证来源的话“如果每个中国人每年买一双皮鞋,全世界的牛就都没有了。”当时不明白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2012年4月,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记者克里·奥布莱恩在奥巴马访澳前对其进行的专访。奥巴马说到:如果超过十亿的中国居民也像澳大利亚人、美国人现在这样生活,那么我们所有人都将陷入十分悲惨的境地,因为那是这个星球所无法承受的。
当时有人分析奥巴马的真实想法:第一,中国必须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生活方式之外另外选择一种生活模式,选择一种不消耗地球资源的生活和发展模式。至于到哪里才能寻找到这样的生活和发展模式,美国不管也绝不阻碍其发展,只是地球绝不允许中国人过上美国那样的富裕生活。第二,奥巴马声称,中国领导人会立刻无条件地立刻同意他这个观点当时中国领导人的提法是“用足机遇”)。第三,奥巴马要求中国必须承担起大国责任,这个大国责任究竟是指什么?奥巴马除了“解决环境污染”这样一句无关痛痒的话之外,没有进行任何明确解释,但是如果结合奥巴马谈话的主题来看,这个大国责任的内容很清楚,就是绝对不能让10多亿中国人拥有富裕生活,因为这会对地球和人类构成灾难性威胁。
接着有分析家指出:大家千万不要轻看奥巴马对中国的这个警告和威胁,如果把碳排放市场、转基因主粮、股指期货等措施与奥巴马的这个警告联系在一起,就会发现这绝不仅仅是奥巴马个人的看法,也绝不仅仅是美国精英集团的看法,而是整个盎格鲁·撒克逊精英集团的共识和战略。早在世界人口只有40多亿的数十年前,作为悲观派经济学代表的罗马俱乐部就曾经预言,如果全世界40亿人(目前已是60亿)都过上美国那样的富裕生活,至少需要20多个地球资源,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要保证地球资源不会枯竭而又要维持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富裕生活,在客观上就只有一个选择:迫使其他国家改变发展方向,绝对不能达到西方生活水平。中国就成为盎格鲁·撒克逊人最成功的实验,一方面,无限制地消耗中国的资源,西方二十多个发达国家十多亿人口,家家都有中国产品,中国完全变成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源基地;另一方面,又把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牢牢锁死在贫困状态,保证中国绝大部分资源只是源源不断地供应发达国家。所以,当太平洋和大西洋所有航道上几乎塞满了装运中国货物的轮船时,美国等西方国家从没有想到中国乃至世界的资源枯竭问题,而是津津乐道地称赞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可是现在,中国想要改变发展方式,把这些资源用于改变本国老百姓的贫困生活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却提出了资源问题,提出了碳排放问题,提出了对地球和人类的威胁问题——甚至连中国是不是依靠自身资源实现富裕生活都不管——只要是过富裕生活就是对人类和地球的威胁。
有人替奥巴马辩解,认为奥巴马说的不是那个意思。去年10月11日,特朗普在福克斯新闻频道“福克斯与朋友们”节目中接受采访时说,中国人能过上“好日子”,都是拜美国所赐,因为在他之前的美国总统们放任中国实施所谓“不公平的贸易政策”。“这一切该结束了。”
台湾时事评论员黄智贤在台湾中时电子报发表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基于渴望掌控全球霸权,所以对中国的富强,有负面的想象。现在美国为了压制中国,对中国发动了立体式、全方位的围堵。”资源枯竭论就是他们的武器。
2013年12月《 中国能源报 》刊登文章指出,由于受石油顶峰论和石油枯竭论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某些人士在电力需求预测中引入了拐点论和饱和论。据说,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当电力需求增长低至3%以下时,基本可以认为电力需求拐点出现。我国电力需求拐点大致在2030年左右出现。又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当电力需求增长低至1%左右时,基本可以认为电力需求已趋于饱和。我国预计2040-2050年电力需求趋于饱和。
文章指出:2000年前后,不少人信奉石油枯竭论和石油峰值论,也有不少人信奉电力拐点论和饱和论,但是目前有这种观点的人越来越少,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石油枯竭、石油峰值论甚嚣尘上的时代已经终结,由于新的油气资源不断被发现、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大规模开发,如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已经扭转了石油市场的供求关系。另外,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的迅速发展,电力需求的拐点论和饱和论相信的人越来越少。
2016年,有人发表文章《石油“枯竭”并非危言耸听》,认为:“中国作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没有完成由薪柴到煤炭、由煤炭到油气为主两大转变的国家之一,其未来油气消费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根据第一财经研究院的研究,由于中国私人轿车拥有量相比发达国家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原油消费与经济发展还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强相关性。”
2017年12月21日挪威油气咨询公司发布报告,2017年全球新探明石油储量仅为70亿桶油当量,约9.5亿吨,创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石油枯竭论”再度浮出水面。
该报告指出,在过去20年内,全球三大非传统油气资源新探明储量远高于传统油气,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市场对“石油枯竭”的担忧。不过,目前来看,除了美国页岩油气,其它非传统油气资源开采成本依旧非常高,大部分都不具有经济性。
2018年9月4日,BP集团在北京发布了《BP技术展望》中文版,认为,在未来30年,现代社会依旧难以离开石油天然气资源。而为了满足人类的能源需求,油气行业还需要大量投资。目前全球发现的油气资源为55万亿桶油当量,按照目前人类的技术水平,其中10%可被开采,即4.9万亿桶。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到2050年,《展望》预计这一数字将增加到7.3万亿桶,远远高于2018~2050年人类对油气消费的预计需求(1.8~2.5万亿桶)。按照人类现有科技的发展速度,到2050年,新能源无法满足全人类的能源需求。即便考虑《巴黎协定》政策对油气生产的消极影响,油气行业未来每年依旧需要约6000亿美元的投资。
《展望》研究指出,电动车的确可能引领人类交通出行的变革。《展望》指出,现今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几乎是内燃机汽车的两倍,但到2050年,电动车的成本有望下降一半,与内燃机汽车相抗衡。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