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广州789”之称的红专厂开始拆除,这是一场预告了多年的道别。这里曾充满艺术气息,也曾见证广州八九十年代工业的辉煌,作为广州艺术家和设计师理想中心,曾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打卡。
为什么大家会爱上这片废弃的工厂?文艺的小街,破旧的厂房,荒诞的艺术、年轻的游客,看似毫不相干的元素在这里碰撞、组合,让红专厂有了一种异于现实的荒诞感,它像极了一幅超现实主义的画作。
这里成了现代艺术的代名词和实景地,它的拆除,仿佛意味着一个“黄金时代”的远去。红专厂,裹挟着人们对它多元、荒诞的印象渐行渐远,人们挥别红专厂,但对艺术的追求,并未停止。
红专厂、年轻游客与艺术结合的画面常常让大家想起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的作品,荒诞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往往脱胎于现实中。那我们不禁好奇,艺术家到底是如何观察生活,并把现实中几种不相干的元素融合成一幅幅荒诞美丽画面的呢?他们对世间万物的思考方式是怎样的呢?他们有怎样的故事呢?
达利作品《Modern Rhapsody》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青年艺术家郑梓程。他身上有着多重标签,艺术家、艺术学博士、大学老师,他的作品中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荒诞感,通过对他的访谈,我们看到了艺术家眼中的奇幻世界。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荒诞作品脱胎于琐碎的生活场景
永远不对生活冷感,艺术家的灵性,常常脱胎于生活中对不同人事的悉心观察,以及自身对世间事物的独特解读方式。我们在荒诞作品中看到了美与共鸣,也能延伸想到身处大千世界人们的各种可能性。
郑梓程的创作灵感通常来源于他对生活中一些琐碎小事的思考,喜欢去围观,去察言观色,去看看一些跟自己无关的环境,设想周围不同事件之间的联系,然后去猜测事件背后的各种可能性因素,这些细碎的生活场景都会成为他创作灵感的来源。
“我的作品中会出现一些日常的画面,这种日常画面里面隐藏着一些不安,还有一些荒诞的场景。你可能看到我的作品里面有两三个不相干的元素,但它们拼凑在一起的时候,就变得有内在的逻辑,可以顺理成章的成立。”
生活场景、荒诞梦境、书中读到的历史事件与人物、跳蚤市场中遇到的有趣古物……看似不相干的事物,经过郑梓程脑海中对它们背后故事的想象,都会变成一幅幅看似荒诞但寓意深刻的作品。
郑梓程作品《契卡的卧室》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低于生活
有时候艺术作品中展现出的看似美妙的画面,其现实中的原型可能是比较负面的事件或信息,艺术家常喜欢用荒诞、唯美的画作去展现现实中残酷的一面。郑梓程的画作《献给贵屿镇的诗》原型是一个名为贵屿的村子,画面中梦幻的蓝色烟雾,其实是焚烧了重金属电路板之后的蓝色烟雾,美好的背后实则是污染,现实中的负面与唯美的画作交织出了荒诞之感。
郑梓程作品《献给贵屿镇的诗》
《月亮下的六便士》看名字让人想起毛姆的文学名著,原型却要比魔幻唯美的画面残酷很多。画面上镇子中的人,实际上喝着污染超标几亿倍的水。当地人用最原始最粗暴的方法就地焚烧电脑主板,然后融成一块块的金、银,最后进行再销售。当地的小孩子也不怎么读书,放学就去田里面、路边去捡那些剩余的金子、银子渣渣。
郑梓程描绘的唯美画面,背后是残酷的现实,不仅让人再看画时觉得妄诞。画面上孩子们背着书包,然后在一片本该收割的一个稻田里,干着一些不务正业的事情,荒诞之感顿生。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其实并不是高于生活,它是低于生活,而且现实比艺术呈现出来的现实要魔幻很多,超现实很多。
郑梓程作品《月亮下的六便士》
爱好充盈想象与灵感,刻意练习成就完美画作
无聊的时候,郑梓程喜欢随处去逛逛,过程中遇到的人和事都会成为他创作的养料,这个习惯源于儿时父亲经常带他去跳蚤市场的经历。“可能是二手还是三手的物品,那么当时还很小的我就会去想,这样一个物品,它以前的主人是怎样的?是怎么对待它的?为什么别人不要这件物品,它会流到摊子上面来?又为什么会被我带回家?”渐渐地,逛旧物市场并思考物品的前世今生成为了郑梓程的习惯与爱好,这激发了他对世间万物的想象力,这些想象又汇成了他创作的灵感。
成为艺术家还有个能力必不可少,就是把不相干的几件事,用很好的逻辑性融合成一幅荒诞又表意深刻的画面,这个过程有点像解数学题。为了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穿起脑中一个个荒诞元素,郑梓程曾摆地摊卖过打口碟。过程中他学会了编故事,变得花言巧语,也会想象跟不同人接触要怎样说话,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这个经历很好地锻炼了他整合各种元素的逻辑力。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几个不同的、与生活场景有关的元素,被他完美地整合在一幅画里,这里的内在逻辑,源于他记录生活的习惯与实际生活经历。
郑梓程作品《水中的奥菲丽娅》
画一幅荒诞的魔幻现实主义画作,光有想象力和逻辑力是不够的,超强的绘画功底与平时的点滴积累是完美画作呈现的基石。求学、教学、创作的做过程中,郑梓程形成了对绘画技艺独特的训练方式。作为艺术家,并不是生来就具备持续输出稳定画面的能力的,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训练。
“日课”是郑梓程每天都要进行的功课,有些艺术家,可能平时会训练画一些最基本的石膏速写,郑梓程的方式就是每天动笔,把一张张基本画面完成,然后标注成关键词,等到真正创作的时候,把平时积累的画作进行逻辑整理,衍生出一幅幅荒诞唯美的作品。
郑梓程作品《被忘记的殉道者》
如果实在太忙,他可能会采用拍照的记录方式,拍大量的照片记录生活片段与灵感,从手头的训练到脑的训练,保持一个“日课”这样一种状态,重复练习。回到画面上,要创作的时候,去翻翻这些记录,把关键词两两组合三三组合三四组合拼凑在一块,形成一个新的一个现实场景出来。这就是郑梓程的训练方式,不断坚持记录,不断坚持创作,把自己对世间万物的感受,通过一个个片段,汇聚成海。
结语
一个时代的画作会记录一个时代的历史,当下人向往曾经艺术的黄金时期,但却不曾想到,正在被这代艺术家留心并记录的生活会变成后人眼中的“黄金时代”。
郑梓程作品《全家》
与郑老师聊完,觉得艺术家与普通人的根本区别,大概就在于是否对生活冷感。艺术家会把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通过艺术的方式变成具体的作品展现给世人。我们的生活经常被忙碌填满,忙碌成为了我们对生活冷感的借口。
看到生活中的美与丑,不断思考世间万物的逻辑关系,再通过不断训练而成的精湛技艺表达出来。这代艺术家正在记录的,很可能正是后人眼中某个盛大的“黄金时代”。
微博 明范儿MF | 微信 mingshuo-media
转载投稿及商务合作请联系
电话 13760638845 丨QQ 290212929
邮箱 gdcaokun@163.com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