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国内还在为国六排放闹的沸沸扬扬时,还在讨论电动车怎么不争气时,我们邻国日本已经使用了电动车的终极方案,用飞一般地速度将氢能源汽车带到了"量产阶段",开始玩转氢能源汽车。
![]()
丰田的MIRAI将在日本量产,售价折合人民币约46万元,这款车搭载的"氢燃料电池"在日本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它能把液态氢转化为电能,为新能源汽车供电,然后排除无污染物质的水,甚至可以达到饮用的标准。
![]()
相较于锂电池,氢燃料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续航里程长、整备质量轻、性能提升空间大等诸多优点。单纯从用户体验和摆脱里程焦虑的角度考虑,氢燃料电池对蓄电式纯电动车有着碾压优势。
![]()
日本在此领域有着自己的优势
日本在氢能源领域的
专利数量位居世界首位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日本车企更是大步迈入
被称为“终极环保”的
氢燃料电池车的量产阶段
![]()
![]()
按照目前的火力发电发展下去,2020年日本国内的电费将十分高昂,生产制造成本将大幅提升,为此日本需要支付大量的金钱,长此以往对国内的制造业以及贸易都会造成沉重打击。
![]()
NEDO出台了氢能源白皮书,把氢能源定位国内发电的第三支柱,氢能源越发受到重视。如果在氢能源上走出一条道路,那么日本多年以来困扰的能源问题将彻底解决掉。
![]()
加上丰田新上市的氢燃料电池车日本国内给予了大幅补贴,这也让所有人都把氢能源看做岛国综征。绝大多数专家都认为氢能源仅仅能在日本实现腾飞,在其他国家无法发展。
![]()
![]()
加氢站在日本全国共有100多个,这类加氢站和普通加油站非常类似,通过一个输送管道,大约用3分钟就可以加满5公斤的氢气燃料。
![]()
目前日本国内道路上行驶的氢汽车超过4000辆。这家位于东京市中心的加氢站平均一天下来前来加氢的车辆不到10辆。
![]()
加氢站目前主要依靠政府补贴,如果未来能实现自负盈亏,每天至少需要售出200kg的氢燃料,相当于60次家用轿车加氢。
![]()
为了增加氢基础设施的利用次数,丰田公司还为日本大型连锁便利店7-11打造了专用的氢能源物流卡车。7-11便利店的FC卡车对氢能源的使用量相当于普及30辆MIRAI的效果,无形中增加了氢基础设施的利用次数。
![]()
到2030年日本国内氢能源产业市场规模将达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40亿元,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120亿元,这相当于目前日本年进口能源总量的40%。
![]()
日本还在努力完善氢能源产业链
力图突破能源困境
获得长久的收益
国家铁令发展新能源就是想在汽车行业实现“弯道超车”,但我个人觉得不太可能实现。
中科院有个科学家说过一句话
他说最讨厌弯道超车这句话了
科学技术是日积月累堆积而成的
是后人用前人科研成果实现的新突破
如果说中国人喜欢弯道超车走捷径
那国外的科学家都是傻子吗?
他们为啥知道有弯道不走?
下边的学生听的很感慨
国产车想要真正的实现弯道超车,需要在做好核心技术以及产品品质的基础上,才能适当的发展电动车来缩小与合资品牌的差距,当然我用的是“缩小差距”,而不是“实现超车”。
目前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正在收紧,仅有纯电动汽车能够享受较高的政府补贴。但对于氢能源汽车等新型燃料汽车由于在没有实现量产与普及的情况下是难以获得补贴支持的。
![]()
诚然新兴产业和新技术是应该鼓励和扶持,但将这些交给市场,让市场作为衡量的标准来去伪存真,对于中国新兴产业发展或许至关重要。
![]()
发展才是硬道理。如今日本的氢能源都要进入"量产阶段"了,这个理论上拥有最好前景的新能源材料,无疑让国内还在电动车领域挣扎的车企心慌。
![]()
不过,氢燃料电池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诸如氢能车的造价并不便宜,且安全确实是个问题,而这些都是以后研发氢能源路上必须要解决的问题。